琅琊台位于山东省胶南市。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缘琅琊山夯土筑就的,三面环海,海拔183.4米,山下环台周长7.5公里,平坦的台顶周长130米。史籍最早载于《山海经·海内东经》:“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样解释:“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早在战国前就由越王勾践筑以盟誓而筑已闻名于世,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的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它“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至秦始皇时再筑而成现在规模。秦皇汉武等封建帝王都曾登游过琅琊台,王羲之、颜真卿、李白、苏轼等文人学士也曾游历过琅琊台,并留下珍贵墨迹。琅琊台冠领群山,仰俯高天风云和大海碧波惊涛,与海上岛屿相望相呼应,自然风光大气磅礴,蔚然壮丽,天地山海间的奇观异景重出叠现,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
周代初期,姜太公封齐时作八神,其中四时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遂成为历代帝王祈福消灾的著名胜地。《晏子春秋》、《孟子》记载,景公曾为琅琊台的山光水色所留连,竟至数月不归。《越绝书》、《吴越春秋》记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北上,徙都琅琊,在琅琊山上起观台以望东海,建望越楼以望故都会稽。并于台上歃血盟誓,号令秦、晋、齐、楚,共同尊辅周室。历代的许多帝王曾来这里祭拜。时光过去了数百年。秦统一六国之时,秦始皇3次登琅琊,一住数月,不知秦始皇当时是不是宝剑在手,反正他剑气干云地说道:“越王勾践,僻处偏隅,尚筑一瑯琊台,争霸中原,朕今并有天下,难道不及一勾践么?”意气之间,他马上决定,前平所有旧台,重筑琅琊台。左右很是为难,这么大的工程,那得干几个月啊?秦始皇大袖一挥:“偌大一台,也须数月么?朕准留此数旬,亲自督造,何患不成!”《史记》明确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冬巡郡县,“南登琅琊,留三月”。如是从内地迁来3万户百姓,免除了他们12年的赋税和徭役,修筑起琅琊台,并刻石纪功。琅琊台也是秦代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女东渡日本的启航地。徐福在琅琊台上书秦始皇,请求到海上寻找神山仙药;受秦始皇派遣,率数千童男女,携五谷百工,从琅琊港启航,入海求长生不老仙药,最后东渡日本,琅琊台因此也就成为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的发祥地之一。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始皇帝二十九年(前218年),始皇由之罘复登琅琊。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再登琅琊,左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随从。始皇二次接受徐福上书,并登船护送徐福求仙船队自琅琊启航至之罘。”由于众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所以一部《史记》里就有十几处文字记载着琅琊台。琅琊台揽20多个世纪的风雨,阅尽历代兴衰沧桑,留住了许多名人的足迹,拥有丰富的人文积淀。因此,今天的人们游琅琊台,犹如读一部厚重的历史书。
琅琊台最珍贵的文物是秦刻石,秦始皇所立的琅琊刻石刻辞全文记载于《史记》,它开歌功颂德文学的风气。刻石留存的86字,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我国今存的最早石刻之一,被学者专家称为“无上神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据《史记忖已载》始皇令筑琅琊台后,“立刻石,颂秦德,明德意”,刻石立于琅琊台上,记述秦始皇“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与“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的殊功。故名“琅琊刻石刻石全文496字,其中正文289字,附文207字,其文二字一韵,四字一句,文笔流畅,言简意赅。正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文字的丰功伟绩,附文记录了李斯、王绾等10个随从大臣的名字及议立碑刻的事迹。据传,碑文出自李斯的手笔。始皇死后,秦二世元年东行郡县亦循其父踪迹巡游天下,在始皇碑刻旁加刻大臣从者姓名文字。以彰始皇成功盛德,复刻诏书于其旁,世称二世诏文。
秦始皇,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统一天下后,大兴土木,搞了诸多浩大工程。万里长城、驰道、阿房宫、灵渠、骊山陵等,都是他委任重臣督造的,而唯独琅琊台则由他本人督工修建。说琅琊台是千古帝王之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中国历史上有越王勾践、秦始皇和汉武帝非常有作为的3位帝王都把琅琊台作为充分展示自己性格和追求的舞台。他们多次登临,乐不思归,各自在琅琊台留一串传奇的故事,让后人深深思索和猜测不透。以表达自己居高临下,千古一帝的喜悦心情。就是因为有他们把建立霸业的宏图大志、长生不老的美梦和“振长策而御宇内”的气魄播进这里的山光水色,就是因为琅琊台承纳了这样一些威名振四海的帝王的权势、理想和情感,所以,琅琊台才洋溢着煊赫的王者之气。
因年代久远,到北宋时,琅琊台始皇颂德碑已亡失大半,仅存从臣姓名。二世碑亦已迸裂。清乾隆年间,诸城知县宫懋让为防止石碑迸裂,用铁箍将裂石束住。此时,碑文仅存80字,后铁箍锈折,二世碑遂迸散无踪。直到1922县教育局督学王培枯受命两次到琅琊台寻找,终将残石找回。先藏于诸城教育局,解放后珍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秦代刻石10余处,现仅存两处,其中泰山顶所藏残碑,仅存10字,琅琊碑保存84字,琅琊台刻石笔画接近石鼓文,用笔即雄浑又秀丽,结体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更圆活,为杰出的小篆代表作。且字形、笔法均优于泰山刻石,实乃国之瑰宝。琅琊台是仙境,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是琅琊文化的一个重要凝聚点,是学者文人访古探幽、觅求寻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