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汉语中,“搜括”是一个常用词。请看两个例子: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读通鉴论•唐懿宗》:“于是搜括无余,州郡皆如悬罄。”清代戏曲家李玉《一捧雪• 婪贿》:“休想,纵然搜括尽脂膏,怎肯把大盈支放。”这里的搜括都当“尽量搜索掠夺财物”讲。恕我学识短浅,在我涉猎过的古籍中,当“尽量搜索掠夺财物”讲的词汇,未见有“搜刮”一词。亦作“ 搜刮 ”。1、搜求;搜索;搜集。《梁书•武帝纪中》:“凡诸郡国旧族,邦内无在朝者,选官搜括,使郡有一人。” 明•沉榜 《宛署杂记•契税》:“两县除将库积银两并节年存留通融支尽外,搜刮先年库贮黑漆铜钱,申允搭支,少救燃眉。” 茅盾 《子夜》八:“他只好把所有的现款都搜括拢来,全家搬到 上海 。”2、谓用各种方法掠夺财物。 宋•司马光 《言蓄积札子》:“官吏往往更行收糴,所给官钱既少,百姓不肯自来;中糴则遣人编拦搜括,无异於寇盗之钞劫。” 明•周岐 《官兵行》:“倾仓倒瓮恣搜括,排墻堕壁掘餘藏。”《老残游记》第一回:“谁知道除那管船的人搜括众人外,又有一种人在那里高谈濶论的演説。” 李大钊 《现在与将来》:“试看那强盗军阀,那个不是忙着搜括地皮,扣侵军饷……预备他那子孙下辈万世之业?”
《辞源》和《辞海》是我国近代学者发起编纂的两部较大规模的、相当权威的辞书。它们都收有“搜括”一词,却没有“搜刮”。特别是《辞源》,它在“出版说明”中告诉我们:该书“结合书证,重在溯源”。由此可见,用作“尽量搜索掠夺财物”,原本是“搜括”,而不是“搜刮”。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八节:“清政府加紧搜括人民”,有学生认为“括”字是个“错别字”,应改为“刮”。其实,“括”字不错。“搜括”读音“sōukuò”,括,是括囊的意思。清政府派贪官污吏到百姓家搜查,把搜到的值钱的东西装入袋囊运走。这个词很形象地反映了清政府残酷盘剥百姓的历史事实。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1298页,同时收有“搜刮”和“搜括”两个词,它们意思相近,但读音不同。“搜刮”读音“sōuguā”。
搜括”怎么读呢?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北京第6次印刷的《辞源》修订本上册第1256页,“括”字下注音“kuò”,只此一音。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辞海》普及本上册第2002页,“括”字的注音与《辞海》一样。两部辞书有收有“搜括”,其中“括”字没有其他注音。据此,“搜括”应该读为“sōukuò”。我们注意到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1947年出版的《国语辞典》,在1957年和1962年经删节重印,易名《汉语词典》第1046页有“搜括”一词,标有注音字母,译为拼音“sōuguā”;其后解释有两项:“①搜索,如‘夜分求衣,未遑搜括”,见梁书。“②亦作搜刮,谓徵掠财物。”但该书并没有给“搜刮”另立一个条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第935至936页,“搜”字下罗列的词汇只有“搜刮”,没有“搜括”。
“搜括”(sōukuò)改读“sōuguā”,再改写为“搜刮”,这里存在一个积非成是的过程。要弄清这个过程,先听我讲一个民间故事。传说某地有个县官,贪婪成性,整天光想着怎么盘剥百姓。老百姓恨透了他。转眼这位县官上任快三年啦。为了捞个好名声,能升官,他强迫百姓给他献颂德匾。百姓们打心眼里不愿意,可害怕县官耍淫威,不得不献颂德匾。本来缺德,却让人颂德,这匾上写什么呀?愁坏了大家。偏巧有个秀才,挺聪明,他在匾上写了四个大字──“天高一尺”。这块金匾抬到县衙的大堂上,县官一看,心花怒放。他琢磨:“老百姓称包公是包青天,我比天还高一尺,这不是说我超过包黑子了。传到皇帝那里,我准能高升。”他赶快叫衙役收下金匾。可是他万也没料到,这块金匾要了他的命。原来,金匾的内容传到京城,进了皇帝的耳朵里。这位皇帝是个明君。他想“天怎么能高一尺呢,分明盘剥百姓,地皮被刮下一尺深,这样的贪官怎能留!”他微服私访,查明真相,将这个贪官处于极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