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昌保这个“村官”接手“国企”后,厂里领导还是原班人马,但管理机制比原“国企”时更民主化了。厂委会是日常工作管理机构,职代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叶昌保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原厂职工最难忘的一件事是叶昌保进厂后召开的“首届职工代表大会”,大会最精彩的部分是“叶昌保答职工问”的对话会。参加对话会的职工回忆:“这是建厂十几年来最活跃、最紧张、最让人兴奋、最自由的一次代表大会。”“当时礼堂挤得满满的,一些不是代表的人也挤进来了,吵吵嚷嚷地提问题,”“叶昌保并不像是一位‘新老板’,更像一位受到选民质询的‘公仆’。”
民主管理机制之所以能落实,有其过硬的“经济基础”。叶昌保强调工资分配要向一线职工倾斜,放活车间,高管层低工资。2004年兴洪纺织厂职工平均工资700元,而当时高管层的核心人物、总经理刘兴华只拿着村里给的530元工资,作为兴洪纺织集团董事长的叶昌保,仍然拿的是洪林村给他定的550元工资,比原国企来的干部低得多。上级组织发的奖金,叶昌保要么交给村里,要么送到有困难的村民家。
“村官”治理国企”,叶昌保的办法,其实不过是做了国企管理者应做的事。国企管理者搞垮国企,往往是国企管理者做了不该做的事。谁能说叶昌保仅仅是一名“村官”呢?
“带头富”与“带领富”
叶昌保领导洪林集体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忘共同上升,共同富裕。1970年以前,有27户因为穷搬离了洪林,后来洪林坚持集体化道路,日子好过了,相继把他们全部接回来。到了1984年,这27户中还有三户因为多方面原因,生活水平与其他村民始终相差一半。洪林村通过党支部会和村民代表会,决定把当时鸭场的1500只鸭子分给这三户,每户500只,放养三年,集体不收一分钱。就这样,他们在村集体经济的扶持下,实现了共同富裕。全村干部群众形成了“洪林是一个大集体,更是一个大家庭”的集体主义观念,“洪林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人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给洪林集体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洪林在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党员队伍的建设。1982年,洪林村一个支委受当时鼓励农村发展专业户政策的鼓舞,考虑自己有一手驾驶技术,想自己买汽车跑运输,尽快发家致富。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叶昌保不这么想。党支部针对这个问题召开党员大会,开展新时期党员如何处理“带头富”与“带领富”关系的大讨论。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共产党员如果光顾自己富,离开了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就会失去共产党人的正确方向。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带头富要服从带领富,带领富要讲奉献精神”,成了洪林村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条准则。
上世纪80年代有段时期,有人认为发展党员不要讲政治标准,只讲生产力标准就可以。如对专业户和个体户主,认为只要他们有业绩,有愿望入党,就应积极接纳。洪林村党支部对这种只重经济不重政治的偏激标准很是不感兴趣。他们认为,专业户和个体户有业绩应该肯定,但绝不能搞“一好百好”而降低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原则。在洪林发展党员,无论是谁,再有本事,赚钱再多,不关心集体事业,没有奉献精神和奉献意识,不能带领群众走集体化,共同上升、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不能发展。40多年来,书记叶昌保总把“一心装着群众、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好事,先让群众得;好处,先让群众讨”。他以“自身硬”来教育、影响、感染党支部一班人和全体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和跟随。叶昌保至今仍然拿着村民的平均工资。迄今为止,全村78名党员没有一个人图个人发财而离开村集体,使洪林村建设成了既没有百万富翁,更没有贫困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镇化新农村。如果没有党支部的集体领导,靠叶昌保一个人,全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洪林村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叶昌保及党支部带领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
“先富帮后富,洪林有义务”。洪林村不但村里群众共富,而且带领邻村互相帮助,共同富裕。1977年,洪林的日子还谈不上富裕,为了帮助石码头区范家洲大队脱贫,党支部一班人主动分期分批进驻范家洲大队,帮助制订治穷脱贫方略,并且每年用优惠价供给粮、棉良种各一万多斤,还派技术员指导他们科学种田。范家洲地势低洼,洪林给他们60吨华新水泥,并花4000多元买了一台60马力的柴油机送给他们,协助建排涝泵站。1980年石码头公社闹春荒,洪林一次就将仓储的100多万斤粮食无偿提供给受灾大队度过难关。1981年界牌内垸溃口,万余社员受灾,洪林用十几辆拖拉机、汽车,一次送去粮食3万斤、稻草8万斤和成衣300多件。1983年8月,长江正值洪峰,洪湖水位猛涨,暴雨下个不停,地处洪湖岸边的金湾渔场的变压器被雷电击穿,1000多亩精养鱼池面临水漫鱼失的危险。洪林村得知情况后,当即把正在送电排渍的100千伏变压器拆下来,连夜送到渔场,使他们保住了100多万斤成鱼。
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洪林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个人的富足及集体家当的厚实,洪林村扶贫帮困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经过10多年努力,洪林村与洪湖市108个村党支部建立了互联关系,先后为这些村拆借资金270多万元,提供信息800多条,派出各类技术人员150多人次,代培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180多人,还捐资30万元建立学校一所。经过他们的帮扶,有34个村脱贫致富,18个后进村跨入了省、地、市先进行列。
2004 年全国人大会议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叶昌保精心起草了发言材料《我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点建议》。大会期间,叶昌保大胆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要把重新明确农村发展道路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叶昌保实事求是、深入浅出的发言,在与会代表及新闻媒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到洪林村调研,对叶昌保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2年底,张全景再次考察洪林后说:“洪林村‘红’了这么多年。时至今日,仍值得好好打量、细细琢磨!”
在中国农村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部。”集体经济是劳动群众共同富裕的基础,共产党的领导是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新时期新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受各种利益、各种思潮的冲击,优秀共产党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显得更为突出。洪林集体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叶昌保及党支部带领洪林人奋斗的结果。革命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使红军拖不垮、打不烂,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洪林集体经济在叶昌保书记和党组织的带领下,无论前进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一定会勇往直前,蓬勃发展!
(江龙海,本刊特邀编辑。彭顺强,本刊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