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长篇小说《井冈山秘密交通线》>>正文
第十章
2015-05-08 15:47:24
作者:钟恒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点点告诉黄猫,昨天石爷爷转的信已送达黑猫手上。黑猫转达江西省委指示,近期,蒋介石正筹办与宋美龄的结婚事宜,蒋与桂、粤系的战争一触即发,他无暇顾及其他事宜,要毛委员抓住这一绝佳时期,发展壮大自己,建立人民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筹措款项,解决好过冬的医药、食物、服装等问题;朱德、陈毅带领的南昌起义剩余部队抵达赣南,并在赣南对部队进行了整顿,现在去湘南了,将在那里举行武装暴动.你们要尽快派人去联系,完成两军的伟大会师,壮大党的力量;朱培德已经组织了一支特工队,专门对付我们井冈山,你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切不可妄自行动,以免打草惊蛇。黄猫一一记在心中。

    黄猫告诉点点,毛委员派了许多得力干将去改造袁、王部队,与湖南省委也取得了联系。近期有一系列大的动作要出台。已经制订好了攻打茶陵、遂川、宁冈县城的计划,预计旧历新年前后全部拿下;为了扫除井冈山与贝瑶、吉安联系的障碍,过几天,我们要把五县联防总指挥尹道一拿下,摧毁这个盘踞在井冈山脚下的反动民团势力,扩大工农革命军的势力范围,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让这条秘密交通线和物质运输通道畅通起来。黄猫慷慨激昂,手舞足蹈,边说边做手势,说完,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很沉的包,塞到点点手上:

    “这是毛委员为党中央筹到的一点点经费,共五根金条,请江西省委转交给中央,这是井冈山人民的一点点心意。”

    点点接过金条,很动情地说:

    “听说,你们现在还穿着两件单衣,每天吃五分钱的伙食,日子过得也不易呀!”

    “毛委员说了,党中央在上海比我们过得更难,我们这点苦,这点累,不算什么,再饿也有野菜吃,再冷也有茅草屋.上海没有钱,饿了,只有喝凉水,冷了,只能睡大街。我们这里慢慢会好起来的,袁文才、王佐搞经济还是很有办法的.好了,我也不留你吃饭,我们就此分手吧。”

    黄猫一吹口哨,黑牯子马上牵着枣红马出现在山坡上,点点跨上枣红马,挥手告别他们呼啸而去。

    当天晚上,黑猫又出现在贝瑶,他们又在柏树提废除的砖瓦窑里会面。黄猫告诉点点,朱培德组建的特工组,为头的是位中校营长,云南人。永新保安大队一下子增加了八个人都是外地人,我猜测这八个人可能就是隐藏在保安大队里的特工,党部就是他们的巢穴,人员集中强化训练后,可能陆陆续续会分散下去了,你要尽快摸清这些人的去向,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以逸结劳。

    点点告诉黑猫,她今天去了井冈山,向黄猫转达了你的意见。黄猫说井冈山将有一系列重大的动作,陆续在春节前后展开。将会攻打茶陵县城、宁冈县城、遂川县城,造成革命的武装割据,适时铲除盘踞井冈山脚下五县联防总指挥尹道一的反动民团,打通井冈山与南昌的秘密交通线,物质运输线,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积累开展武装斗争的经验。

    听了点点的叙述,黑猫挥舞着手,非常激动地说:

    “好、好、好,跟省委陈书记不谋而合。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山高林密,地势显要,易守难攻,群众基础也比较好,是武装割据的好地方,完全能够建立红色政权.现在,地方军阀各顾各的势力,各打各的算盘,南京不逼得紧,谁都不会花血本真打仗,他们消耗的力量,不但得不到补充,老蒋还会趁机吃掉他们,这无益于自杀.朱培德和程潜都是聪明人,谁也不会干傻事,但场面上还是要过得去,偶尔放了几声空枪,打几场小仗,《中央日报》就会整版整版地报道消灭了多少土匪,取得了多大的胜利等等。实际上,都是采用赶鸭子的战术,你往我这边赶,我往你那边赶。”

    点点非常钦佩黑猫的真知灼见。她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沉重的布包包,交给黑猫;

    “这是井冈山的同志交给中央的经费,一共是五根金条。”

    黑猫接过布包包,塞进上衣口袋,有点激动地说;
   
    “井冈山的同志自己那么艰苦,他们现在还在穿两件单衫,山里又潮又冷,经常吃野菜、南瓜充饥,油、盐都放得很少,睡觉盖的都是稻草……”黑猫的声音越来越小。

    点点感觉到黑猫的声音有点颤抖,夜幕中看不清对方的脸,她感觉到了她眼睫毛上有闪动的泪花。

    从砖瓦窑出来,点点回家去了,黑猫又住进了云来客栈.黑猫依旧是两个菜,一荤一素,秋云老婆送来一小碟火红的辣椒酱,特地交代是赠送.黑猫笑了笑,表示谢意,饭量比平时增加了一点,鼻梁上沁出一层汗珠.她话语不多,吃完饭,付好钱,就上楼睡觉去了.第二天一大早,黑猫坐点点家的小火轮机帆船离开了.秋云老婆去打扫房间时,发现房间还是跟上次一样,干干净净,被子叠得有棱有角,各种物件摆放得整整齐齐,秋云老婆感觉很奇怪,这小伙子怎么那么爱整洁,其他人怎么就那么邋里邋遢?她笑了笑下楼去了。

    点点一直在考虑黄猫谈到的井冈山近期工作的设想,她觉得井冈山工农革命军要端掉五县联防总指挥尹道一的老巢,是件大好事。尹道一本来是个读书人,写得一手好字,后来到吉安、南昌、九江、上海做生意,主要是做木材生意,也就是把永新、泰和、遂川、宁冈等地的木材,返运到南昌、上海去,发了大财,回来便办起了团练,先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三县、五县、七县联防总指挥,即遂川、永新、宁冈、泰和、莲花、酃县、桂东七县联防的总指挥,起初是保村护民,对付王佐,与当地老百姓相安无事,后来团丁越来越多,开销越来越大,接受南京的任命,与毛委员共产党、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敌,仗也打得越来越多,南京政府只给头衔,不给经费,江西的朱培德看不起他,也不愿意用他,湖南的程潜也不把他放在眼里,他要养活这么多团丁,自己又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就加重了所管区的税赋,那些团丁也干些抢、杀、奸的勾当,民愤越来越大,逐渐与老百姓形成一种对立关系,为了达到威服的目的,尹道一对待老百姓的手段也就越来越残忍,打击面越来越大,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如果把他给干掉,无疑对当地老百姓干了件大好事。

    既然是件大好事,那么,点点觉得她也应该有所作为.课余时间,点点就要爷爷带她去尹道一的老巢三田垅一带的小溪里抓脚鱼,抓黄鳝,她也顺便去捞点小鱼小虾,借着这个职业的掩护,她和这里的老百姓聊天,摸清情况.这几个村庄的男女老少,讲到尹道一没有不翘起大拇指说好的,特别是与他同族同姓的人家,更是把他讲得活菩萨一样好.她知道尹道一奉行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古训,打牢群众基础,不仅把他们的赋税免掉了,还经常发一些食品、衣物给大家,他们当团丁也是自愿的,闲时当团丁,有花边发,有衣服发,有饭吃,有时,还有酒喝,忙时就回家种地。一年三节还可以领到一笔相当于一个劳力一年种地的钱,春节还会额外分到几斤猪肉,几斤牛肉。当然,他们也会孝敬尹道一身边的关键人物.尹道一是不接受下属送礼的,这些团丁纪律散漫,军事素质不高,没有斗志,听到枪声,基本上就跑掉了,保命要紧,但身体素质好,熟悉情况,特别能走山路。点点借卖甲鱼、黄鳝、石拐的机会,也跟那些团丁小头目聊聊天,谈好价钱,称好斤两,结完钱后,点点故意送上一只小的甲鱼、几个石拐或几条黄鳝,团丁头目很高兴,就把不住门,滔滔不绝地和点点讲述他们民团的布防情况,不用点点问,他就会说得很仔细.有些是点点想不到的,比如说尹道一在苑圃有个姘头,每逢初一、十五,他都会去那个人家过夜,一般身边只带两个保镖,这两个保镖就在他姘头家前面那个人家打麻将,姘头的老公也打,赢了钱是自己的,输了钱算尹道一的。尹道一的姘头长得很漂亮,皮肤白晰,腰小屁股大,胸脯也大,做姑娘时招蜂引蝶,坏了名声,怀了身孕,只好嫁给一个穷且年龄大还瞎了一只眼的人.他老公瞎了一只眼,另一只视力也不是很好,身体也不行,家境不好,他就容忍她偷人.据说有一次,一家人饿了一天的肚子,中午尹道一来了,带来了大米、米酒、猪肉,还有几只鸭子、几条鱼、全家人美美地吃一顿大鱼大肉。他借着洒劲,说;“昨天冇米下锅,今天大鱼大肉,真好,要是另一只眼睛瞎了,就更好!”他老婆踢他一脚,骂他:“大鱼大肉还堵不住你的嘴!”骂完,跟尹道一进房间去了,他只得去打麻将,不然,他老婆跟尹道一嘶混的浪叫声,会把他逼疯。
    点点还到尹道一府上转了一圈,她是跟着大管家去杀一只五斤多重的大脚鱼时进去的,他们厨师不敢杀那么大的脚鱼.

    尹府居村民子中央,是两栋五进连体的大房子,前面是两棵大柏树,院子是用三六九的青砖围起来的,地面也铺上了小青砖,房子的门是厚厚的柏树板的,步枪子弹都穿不透,墙体是三六九砖砌的,手榴弹都炸不开。房子的后面就是山,所有的窗户都不大,窗棂都是铁匠精心打制的铁条,窗框也是厚重的柏树板的,一般的铁锤没有半天的工夫是敲不开的,尹道一是瘦高个,爱穿长袍马褂,能喝酒、爱吃肉,讲话倒是细声细气的,急起来有点口吃。他抓到的人,如果是捶桌子,踢凳子,瞪眼睛,破口大骂,骂过之后,一点事都没有,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如果他笑眯眯的,还给大鱼大肉吃,给酒喝,那就性命难保,半夜就会拉出去枪毙。浪迹江湖的尹道一特别警醒,一有点风吹草动,他就能惊醒,手枪不离身,即使睡觉也会放在枕头底下,他枪法不好,所以,他不大轻易当众放枪,怕别人知道他枪法烂。

    点点曾设法进入碉堡,几次努力都没有成功,她只能透过门洞或窗户朝里看,里面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个床都没有,可以断定,平时碉堡里是不当通宵班的。

    三天的侦查,点点把七县联防总指挥尹道一的情况,摸清楚了,他的老巢三田垅,只有团丁八十九人,号称二百多人,名义上归他管辖的是各县的保安大队以及民团,永新有一百九十七人、号称二百多人,莲花七十五人、号称一百多人,宁冈六十八人、号称一百多人,泰和一百五十六人、号称二百多人,酃县一百二十五人、号称二百多人,桂东九十二人、号称一百五十多人,遂川二百八十五人,号称三百多人,实际上一千多一点人,号称三千多人.他真正能够调动的就是自己的八十九人,其他保安团或叫民团、保安大队的,他必须报请省政府才可以调动,而且都是出人不出力,还付钱,特别是遂川的肖家璧,大字不认得一个,一点信用也不讲,还经常跟他抢地盘,多次出现武装冲突,互相都有伤亡,早就结仇,是面和心不和.他跟永新的保安大队关系是最好,其他的都是应付。也就是说,井冈山派人攻打尹道一,真正支援他的,几乎是零。尹道一自己的团丁,大都是为了自保,赚点钱,都是半农半武,职业团丁就是五个人,这五个人是尹道一的铁杆,三个是族弟,两个是姻亲,其中一个枪法特别好,一个文字好,其余三个都是酒囊饭袋,外加好色之徒。擒贼先擒王,拿下尹道一,这个民团就会自动解散,其他团丁看似凶恶,其实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能不杀他们,尽量不杀,杀一个团丁,等于毁一个家。这些民团值班是有规律的,遇有紧急情况值通宵班的,平时是两人一个碉堡,轮流当班,每个碉堡有一挺机枪,还有少许的手榴弹,当地人叫手雷.子弹存放在尹道一家里的,由他的大老婆掌管,平时每人只有三发子弹,打仗时一人也就是二十发子弹,三个手榴弹。尹道一还在附近的村庄布有水客,也就是特务,这些水客享受他团丁的待遇,都是秘密的,目前名字不详,人数不详,可以肯定的是,都是当地的农民,跟尹道一多少沾上点亲戚、朋友关系。

    理清了这些关系后,点点便展开纸,提了三点建议。第一,尹道一名为七县联防总指挥,实质上能调动的兵力,仅他自己的八十九人,真正铁杆五人,力量小得很,可以打下来;第二,建议初一或十五尹道一去他姘头家的路上伏击他,拿下尹道一,整个民团就会自动解散;第三,溃散的团丁由他去,不必追,他们大部分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能不杀就不杀。她又找来直尺、圆规、三角板,绘制从旗锣坳到苑圃到三田垅的地理图,又单独绘制三田垅的军事构造图。

    点点写好后,重新仔细地看了这三张纸,文字方面很满意,没有动;绘制的地图不是很满意,她仔细地瞧了瞧,觉得太简单了,虽然王大帅和他的队伍对这一带熟悉,但我得尽到我的责任,做事就应该反复推敲,一丝不苟.她把地图放下,又拿起,反复多次,总觉得不满意.她回忆这几个地方的山场、小溪、田园、村庄,她又拿起自来水笔,把她记忆中的每一座房子,每一座小木桥、石拱桥,每一棵大树,甚至牛栏、猪栏、厕所都一一标记上去,让拿到这张图的人尽可能全面了解情况,她越标内容越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物件;充实好两张地图后,点点把图夹在自己睡的百日床的蚊账上,窗外的阳光射在地图上,字迹娟秀,图案清晰,她满意地自我表扬似的点了点头,鼻翼颤动了一下,又自我陶醉在看了看,然后收了起来,装到一个信封里。

    点点想,她要尽快把这些资料送到黄猫手上,让毛委员决策攻打尹道一时,作参考作用。想到前几天老黑牯爷爷来送情况,她觉得让爷爷跑一趟,更秘密、更安全。

    中午吃饭的时候,点点提出爷爷去送一个大信封给老黑牯爷爷,爷爷乐得像个小孩过年收到大红包似的高兴,到倒厅打了一壶酒喝。点点接过锡酒壶,给爷爷筛满一大碗,就把酒壶收了起来,说:

    “爷爷,我知道您酒量好,不会误事,中午只喝一碗,晚上我陪你喝,可以吧!”

    “行、行、行……”

    爷爷三口两口就把酒喝干,吃饭,吃完饭点点主动洗碗刷锅。爷爷带着大黄狗出门了,点点立在大门口目送爷爷一步一步走远,直到成为一个黑点,最后消失了,才回屋。

    下午没有课,点点想躺一下,又睡不着,起来从房间走到大厅,又从大厅走到房间,来来回回走好几趟,就是静不下来,心里毛糙糙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肚子里躁动.她又拿起学生的作业本,提朱笔要改,也集中不了精力,就把作业本码好,她坐在椅子上翻看一下大学里学的医学书,也是入眼不入脑,干脆,她把书合上,走出门,到马厩里牵出马,放马去。

    贝瑶的冬天依旧是绿油的,拉砂河的水哗啦啦地流,河水清澈见底,水鸟时而在水面上嬉戏,时而低空飞行,时而骤然扎入水中,叼起一尾鱼飞起,落到岸边的树上,慢慢食用,四周的山大多是杉树,松树或其它常绿林,近处的稻田里,油菜长势良好,绿油油地泛着光,红花草是一田一田的嫩绿,如果不是近处河边的柳树落光了叶子,还有习习的冷风,真感觉不到,现在已经是严寒的隆冬。

    点点牵着马,任它静静地吃草,她的心里却像十五只木桶打水,七上八下,她想像爷爷现在应该到了哪里,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老黑牯爷爷是不是在家,要是黑牯爷爷不在家怎么办?她真后悔叫爷爷去完成这个任务,万一出现意外怎么办呢?嗨,自己骑马不就一下子到了吗?来回也就半天的事.

    点点捡起河边的薄石片朝河里甩去,看看能劈出多少个浪花,原先她创下过十一个浪花的记录,今天没有超过五个,心里不安,做什么事都没有好的效果。

    点点跟着马沿着河提往上走,河边的草特别地嫩,马很喜欢吃,来到一个回水湾,夏天回水湾是满满的河水,冬天枯水,回水湾就是一片肥沃的草地.三元叔叔和兴周弟弟挥动锄头在挖什么。看到马后面的点点,兴周放在锄头,坐到锄头把上,叫了声:

    “姐,放马呀!”

    三元叔也停了下来,打招呼:

    “点点,今天怎么是你放马呀?你爷爷呢?”

    点点一边回答,一边走近他们:

    “爷爷走亲戚去了,下午才会回来,把马放出来吃点嫩草,呼吸点新鲜空气.你们在干什么呀?”

    兴周抢先回答:“挖黄膳。”

    三元叔补充说:“挖黄鳝,还有泥鳅。过来看看,收获不少.”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一章
·下一篇:第八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