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长篇小说《井冈山秘密交通线》>>正文
第二十七章
2015-05-07 15:09:41
作者:钟恒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朱德弯腰抱拳问炳华:

    “老乡,我是这支队伍的朱德军长,请问你们这个村庄谁主事?”

    炳华打亮这位言谈亲切、举止文雅,满脸慈祥的军长,说了声:“我带您去!”就奔村子走去,在村头看到泰正、泰诚,炳华指着两个长辈说:“他俩就是我们村庄主事的。”朱军长又弯腰,抱拳,泰正、泰诚也弯腰,抱拳还礼,朱军长站直身,行了个军礼,说:

    “我是这支队伍的头,我们叫工农革命军,是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军队,我们要打到永新去,拿下禾川镇!眼下桥没了,我们要把桥做好,还得在这里做个午饭兼晚饭,两顿一起吃。老天帮忙,雨停了,我们就在空地做饭,锅、碗、瓢、盆、米、菜我们都带了,要借你们这块宝地埋锅造饭,行不行呀?”两个老人赶紧点头,他继续说:“我们还要买些柴火、生火做饭,还要买些木头打桩造桥,能买得到吗?”

    “有的,有的,你派个人跟我来就可以。”泰正诚恳地说。

    “我跟您去吧。”

    “不行,您这么大的军长,怎么能劳您大驾,干那些粗活,那样会折我的寿。您到我家去喝茶吧,我派一个人去跟你们背木头架桥,钱就算了,这桥毕竟是我们进进出出要走的,可恨的白狗子斩断铁环,把桥抛到河里冲走了,你们帮我们修,就已经是积了大德了,还谈什么钱?部队分散到各家各户去做饭,柴火都现存,还买什么呀!”泰诚爷爷边走边说。

    “我们部队有严格的纪律,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借你们的宝地路过,还要在这里做饭,就已经打吵你们了,用你们的东西岂能不给钱?那我们跟白军还有什么区别?。”朱军长站着不动,要他俩尊重他的意见。

    泰正和泰诚互相看了一眼,泰正叹口气说:

    “同样是军队,怎么差别就这么大?怎么样,老兄,就按他们的规矩来吧?我们扭不过他。”泰诚点了点头,泰正继续说:?“好吧,就依你们的规矩办,柴火送到你们做饭的地方,木头背到河边。”

    “要得!”朱德微笑着说,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朱军长转身走了,留给泰正、泰诚两兄弟一个坚强而朴实的背影,他和王尔琢、陈毅会合去了,一会儿的功夫,三、四千人分散在贝瑶村的犄角旮旯,贝瑶的村民把柴火送到一个一个锅子前,过称,收钱,军人做饭;还有一部分人扛着木头、锯子、斧头、宽长凳送到河边,部队里有专业的木匠,开锯、削桩、装桥板,一派繁忙景象,村子上空升起袅袅的炊烟,秋云表现最大方,最积极,一个肩膀扛一根木头,小跑着送到河边,军人来不及点数,他又扛过来了,大家都很奇怪,后来也向他学习。泰正目测一下,叫大家停止送木头,架桥的木头够数了。登记数字的一位戴眼镜的军人问秋云跑了几趟,算好木头钱,秋云汗流夹背,脸累得通红,激动地说:

    “不就是几根木头吗?算我支援你们打白狗子的,里面有个胖团长,最坏,你们一定要打死那个狗日的,活捉最好,我要剥他的皮。况且,这桥还是我们天天要走的,我们每天都要进出呀,什么钱不钱的。”

    他说完,甩手走了,那眼镜军人拉着他不让走,一定要算清账,付好钱再离开,秋云急了眼。结结巴巴地说:

    “我白送不行吗?哪一条王法规定我秋云不能白送木头的?你说出来,哪一条王法……”

    秋云的口气越来越大,样子越来越凶,眼镜军人一手拿账本,一手拉着他就是不让走。正在他俩拉拉扯扯之际,听到好大的声音传过来,说话的就是陈毅,他叫眼镜军人先放手,他走到秋云面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笑着说:

    “老乡,这个木头不会从天上掉进你家里吧!它是长在山上,长成这么大,至少得二十多年,你要把它砍倒,劈枝,剥皮,还要扛回家,晾干,你是准备造房子用的吧?”

    秋云先是摇头,后是点头。

    陈毅继续说:“买卖公平,价格公道,收钱付钱,天经地义。我们是工农革命军,是共产党的队伍,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是我们铁的纪律,你是不是要他犯错误,关禁闭呀?你这个同志不好嘛。”

    “别别……我哪是那个意思,我乐意送木头给你们,是因为你们好,不欺负我们小老百姓,你们那么好,我们也不能做孬种呀。”秋云有点着急地说。

    “他向你要数字,好如数付钱,你该不该配合?”

    秋云点头,又用右手抓了抓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

    “我只顾扛木头,忘记跑了几趟。这样吧,我回去数一数剩下的木头,就知道数了,回头告诉你们,可以吗?”

    “这就对头啦,好,快去快回。”

    一场小小的冲突就这样被陈毅巧妙地化解了。秋云回到家点了一下数字,回来告诉眼镜,他拉了拉眼镜的手,表示歉意,眼镜付完钱,不好意思地看着陈毅,诚恳地告诉他,他又学到了一遭。

    不知不觉,雨停了,饭也做好了,朱军长、王尔琢参谋长、陈毅主任等高级军官都和士兵们同一个锅吃饭,地面还是湿的,大家都站着吃。

    桥造好了,比原先的高一些,宽一点。部队站好队,分批、分期过桥,眼镜军人按照账本,一一付清柴火钱,木头钱。三元、花里、炳华、兴州等十多人参与了打桩,还收到一份工钱,怎么推掉都不行,最后一批走的军人把场地打扫的干干净净,脏物焚烧,埋锅的洞填好,还有几个戴红袖章的军人逐一检查,征询泰正、泰诚两兄弟的意见。然后列队,向送行的老百姓告别,齐整地向道别的人群行标准的军礼。

    朱军长最后一个过桥,他握着泰正、泰诚还有很多来送行的贝瑶乡亲的手说:

    “老乡,打吵了,实在是对不住了,日后有什么困难,到山里来找我们,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后会有期,后会有期……”

    贝瑶人依依不舍,他们目送这支队伍消失在松树林中,朱军长还回转马,朝送行的人群挥手!

    相隔不过一天,同样是军人,一支是号称给老百姓谋福利的国民革命军,却给老百姓带来灾难,一支是被官府骂着土匪的工农革命军,却有铁的纪律,丝毫不侵害老百姓利益,爱民如子,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两支部队给贝瑶人的印象截然不同。

    点点和爷爷回到家,准备做晚饭。点点走进自己的房间,她的写字台上有一封信,没有密封,她赶紧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两句话:

    “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伺机除掉他。”

    她一看就知道,这是秘密跟随朱德部队行军打仗的上级,给她下的指示。她知道她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她把信放下,找来洋火,回想了一会儿,划着火柴,把信烧毁了。

    她走出家,天色已经不晚了。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她跟正在生火做饭的爷爷说,她出去走走看看,她家的船应该快到了,大黄狗紧紧地跟在她后面。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二十八章
·下一篇:第二十六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