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十送红军》歌谣中,“三送红军到拿山”的拿山。
拿山位于永新、泰和、遂川、井冈山市四县市交界处,井冈山斗争时期,拿山归永新管辖,地界包括永新县东乡六十五、六十六两个都。一九五九年成立直接归江西省人民政府管辖的井冈山管理局,拿山从永新县划出,纳入井冈山管理局,一九八一年撤局设县,一九八四年撤县设市,二00年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成立新的井冈山市,拿山是新井冈山市政府所在地.井冈山斗争时期,拿山是井冈山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是国共两党争夺的重要阵地,国共两党轮流占领这里,先后易手多达四次。拿山地区泛指永新县的厦坪、拿山、白沙、曲江一部分,泰和县的碧溪一部分,遂川县新江、五斗江一部分,宁冈的鹅岭,有二百八十多个自然村,人口近两万,拿山自然村则是拿山地区的中心地带,这个自然村也是这个地区最大的一个自然村,一百多户人家,四个大祠堂,一条商业街,一条手工作坊街,二百多栋房子,还有一所国立永新第二小学,有一百棵树龄超过千年的柏树提,一棵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樟树,一棵树龄五百多年的杉树。发源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拿山河流经拿山村,在这棵古老的樟树下,有一个码头,这里每天有一艘机动船往返于吉安、泰和、拿山之间。春、夏时节,大量的木排、竹排从这里出发,运往吉安、南昌、九江、南京、上海。拿山村是那个时候永新县除县城禾川镇之外最大的交通、文化、经济中心。
井冈山斗争初期,红军的足迹经常踏进来,一个班或一个排的红军经常经过这里,去泰和、万安、安福、吉安打土豪、筹款子,一九二八年端午节前后,红军大部队在朱德、陈毅、王尔琢、林彪等率领下,取得五斗江胜利后,乘胜追击,途经这里,因下暴雨,河水猛涨,红军官兵在大樟树下、柏树提上和民居的屋檐下等候他们的工兵和当地的农民一起把桥架好后,挺进永新,第一次占领永新县城。这里,也成立了工农兵政府,组建了赤卫队、暴动队、妇女会、儿童团,如火如荼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活动.一九二八年八月,朱培德卸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原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涤平接任他,何健接任鲁涤平任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涤平、何健远比他们的前任程潜、朱培德血腥,他们俩在湘、赣两省展开屠杀共产党人和农民、工人先进分子大比赛,湘、赣两省血雨腥风.鲁涤平听说拿山是井冈山朱毛红军物资和情报的交通枢纽,命令属下采取非常措施予以摧毁,他的属下创造性的执行他的命令,在这里放火烧了许多房子,开枪杀了许多人,几百年的古村毁于一片火海。烧毁家园的熊熊烈火和屠杀无辜的惨无人道的枪声,只会使这里的老百姓对国民党彻底失望,更加坚定跟共产党走的决心.一九二九年一月,红军主力部队向赣南、闽西进军时,驻守永新县城的红军经这里到茨坪集结,老百姓纷纷拿出粮食和衣物送给他们。红军走后,这里又一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惨无人道的洗劫,美丽古老的村庄弹痕累累、破败不堪.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是共产党上海、南昌、吉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地紧密联系的一个情报中枢站,大量的情报先送到这,再经这里送到毛委员、朱军长的手上,大量的药品、食品、棉花、棉布、胶鞋等红军必需的生活品和枪支、弹药等战略物质也是先运送到这里,然后择机分期分批地从四条线路送上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情报有很多是先送到这,再送到江西省委或湖南省委,然后转送到党中央。这里还有很多人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上红军,当上赤卫队员、暴动队员。这里的儿女为井冈山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拿山是井冈山秘密交通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枢纽。
我就是拿山大樟树下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儿子,我的爷爷参加了赤卫队,也是红军的后代。小时候,我经常听村庄上的老人讲,给红军架桥,给红军当探子,给红军当挑夫,当红军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我的大脑里历久弥新,但在党史、军史中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只有朱德、宋任穷等老红军革命胜利后,重上井冈山时,回忆当年峥嵘岁月里提到过,这让我很不能释怀。我曾经把这些故事讲给我的朋友听,他们都感动得流泪,他们鼓励我把这些故事写出来,让世人了解井冈山斗争时期还存在着这么一条重要的秘密交通线,那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秘密交通线.以文学的方式来纪念为新中国诞生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民。
一份责任揽上肩.平凡而渺小的我着手做这么一件伟大而有意义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