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不灭的延安灯火》>>正文
9、荣校——永恒的记忆
2012-10-13 14:01:08
作者:何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据父母回忆,他们1939年经组织批准结婚。1940年,父亲从军委驻南泥湾第四办事处生产科,母亲从清凉山印刷厂,调往关中看花宫中央卫生部工作。1941年调到驻地甘泉县下寺湾的荣校工作,父亲任总务科科长。母亲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父亲。

    荣校,全称是“延安荣誉军人学校”,简称“荣校”,主要职责是管理伤残军人。王群是校长,江西人,说话虽然很难听懂,但特别能干,很有股子闯劲。父母以今后能在这样的同志领导下工作,感到非常高兴,也感觉很带劲。

    父母接到通知,就带着简单的行李,从关中看花宫骑了几天牲口,赶往驻地甘泉县下寺湾的荣校。

    他们到荣校一安顿下来,住在附近几个沟里的一些休养员,听说新来的总务科长是个一条腿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就不断有人到窑里来拉话。父母最先听到的就是告校长王群,和讲述毛主席给荣校更名字的故事。

    他们告诉父亲说:王校长这个人对待残疾休养员,就像对待正常的革命战士一样。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残疾,也不管你是几等残废,一律要参加生产劳动,要上山捡柴、扛树、烧炭;他们说校长自己没有受过伤,也不是残疾人,所以他很看不起休养员,经常是不叫人名字,而是叫缺胳膊少腿的张五、王六,让休养员们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甚至觉得很反感;还有些休养员说他对人太狠,不懂得体谅,更不懂得体贴休养员的不便和难处,甚至在生产劳动中,还有故意难为人的情况。所以有人就说他不像共产党的革命干部,倒像国民党的长官。因为他讲话难懂,又不太善于做思想工作,性情急躁,态度又生硬,所以引起众多休养员的极大不满。不少人都向上级领导反映意见。也有的休养员想动手教训教训他,可是因为校长膀大腰圆,个子又高,所以始终没有人敢动手。大家聚在一块,也就是说说气话而已。但时间长了,大家见上级领导没什么反应,于是就不断有休养员骑着牲口到延安去找军委、找毛主席告状,要求撤换校长。

    过了一大阵子,又有人告诉父亲说,是毛主席把“延安荣誉残废军人学校”中“残废”两个字给去掉的,变成“延安荣誉军人学校”。毛主席这么一改,荣校的上上下下都兴奋得很。

    父母还听说,荣校早先还叫过“荣誉残废军人教养院”,也是残废同志们反感“教养院”的叫法。他们说,既然承认是荣誉军人,怎么还叫“教养院”?大家是因为打仗伤残对这里来的,又不是因为犯错误来改造的。后来,说是毛主席听到这些反映和意见后,就把“教养院”改成“教导院”。名字一经改动,这人们的心情可就又不一样了。

    父母现在又听说了,毛主席再次为“荣校”更名的故事,心里更是激动。因为他调去的时候,这里的正式名字已经是“延安荣誉军人学校”,好像让伤残休养员有点家的感觉了。虽然他看到这里条件很是艰苦,尤其居住分散得很,家家户户都住在山坡上的窑洞里。生活、生产和劳动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父亲更看到和感受到了休养员同志们的热情、干劲、乐观和自信。不光休养员是这样,就是他们的家属和娃娃也都一样。真是像大家说的一样,不少常年自卑、牢骚满腹的人,有的总想找中央、找军委、甚至想找毛主席说说的同志,现在这些都笑了,都挺起胸脯。许多休养员都说:还是毛主席了解我们,看得起我们。我们虽然不都是英雄模范,但我们都是在战争负伤致残的。我们都是有志气的人,我们都是残而不废的人。所以荣校当时千八百的休养员,一下子就都振奋起来、行动起来了。

    在日后的工作中,父母时时处在一种感动和激奋之中。亲感毛主席亲自给荣校更了名儿,给休养员正了名后,荣校的面貌很快就焕然一新。能烧炭的烧炭,能种菜的种菜,即使双下肢被截去的,也会在自家窑洞门口,看管那些因为父母都外出劳动而留在家里的娃娃。

    父母到荣校时王群还是校长。他们听说,因为缺乏合适的人选,加之他本人接受上级领导的批评、帮助,而且他对工作又是出了名的认真,所以没有被调离,继续当他的校长。父母一到,就感受到了王群校长的关心和热情。尤其是他的坦诚、直率和爽朗,给父亲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时,父母对这些都是有功之臣的休养员们的大度、宽容也非常感动。因为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王群校长的工作,一直到1947年延安保卫战打响,转战陕北并渡过黄河向晋冀鲁豫转移,荣校的人员才相继分开,疏散转移。当大家开始分散、分头转移的时候,休养员们都对老校长充满恋恋不舍之情。

    父亲是1937年劳山事件中受伤致残的。当年他只有19岁,是个英俊干练的小伙子。父亲说,当他左腿被高位截肢成为二等甲级残疾人之后,最害怕听的就是“残废”两个字,更害怕这两个字中隐藏着的被蔑视。他说自己失去一条腿他不害怕,害怕的是那些正常人蔑视的眼光。好像人一残就废了,就必须依赖别人。他们往往看不到残疾人的自信和自尊。父亲说他特别理解这些休养员。他们只不过受伤致残,但他们并不是残废,他们没有要靠革命养活一辈子的想法。他们会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他们也能以自己的劳动为别人服务。他们是身残志不残。他们最需要的是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父亲一直念及毛主席去掉“残废”两个字的英明。这不是名字好听不好听的问题,而是没有对这些革命同志们另眼相看。而且以后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虽然他们当中许多人不是英雄,但他们却是生产的能手和模范。他们残而不废。他们在那个艰苦年代的所作所为,值得所有的人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父亲本人就是很好的证明。因为他这个左腿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和自强不息,和大家一样以苦为乐。在艰难的生产劳动中抛撒着热情与汗水,克服着一个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着一个个常人难以创造的奇迹。所以不顾伤残的父亲,以他出色的工作和生产劳动,当选1945年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

    因为延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结构,离它一百多里远的甘泉县下寺湾,也都是沟沟峁峁。荣校虽然是个伤残人员集中的特殊的单位,大家也只能分散开来。休养员也只能居住在山坡上、谁也不挨谁的一眼眼的窑洞里。校部、剧团、卫生所在下寺湾,一所在刘峁沟,休养院和二所在田家沟。阎家沟离下寺湾街最近,沟里依山挖的窑洞大都比较大、深。有的还有小套间。因为窑洞就着山坡挖,一排最多也就四、五眼五、六眼窑洞。窑前空场虽然挖得比较平坦,但地方很小,就是匀出点地方,还都想多种点菜呢。所谓好点的地方,都住上了残疾较重的休养员。还有些休养员,分散住在一些已想不起来名字的其他沟里。总的看来,荣校的伤残休养员、工作人员、再加上家属孩子等,虽然总共千把人。但分散的范围可是不老小的。

    下寺湾是甘泉县的一个小山村,距延安70多公里。这个小山村南边有条河,叫洛河。河虽不宽也不深,但顺着河两边或离河近的村、沟、峁生活的老乡,在“水贵如油”的陕北,起码能吃上水。小村里有一条所谓的街,没有道。街上有几家所谓的店铺。母亲回忆说有个车店,是个姓冯的老财开的;有个做衣服的裁缝店;还有个小杂货店。最负“盛名”的就数那个银店。母亲曾很兴奋地告诉我说,我一岁过生日时,父母给的一个银项圈和一副小手镯,就是在那个店里打的。银店虽然很小,但远远近近都挺有名气。那时,无论是老乡还是部队上的,劳动生产能攒点钱,大都喜欢到这个店里给老人或娃娃打个银首饰什么的。最时兴的,就是手镯和项圈。钱要是能攒多点的,就去远些的地方打个金戒指。当年的延安人把这金戒指叫做金镏子。

    在离阎家沟不远处,有座不知道什么年代留下个旧戏楼,荣校在下寺湾的院部、政治部、总务科、卫生所等,都挤在旧戏楼的几间破房房里办公。所谓换药、看病,也都是用白布帘帘隔着。就这,当年何光春医生和护士王显兰阿姨,都感觉很知足很自豪了。现还健在的谭新华阿姨,从刘峁沟搬过来后,也曾经在这里工作过。

    离旧楼不远还有个不大的土戏台。台上除了厚土什么也没有。当年一说荣校剧团要给休养员和老乡演小戏,那台上台下就都被大人娃娃站满了。你哪知道,就这,在当年的甘泉县都算是很有名声、很了不起的啦。

    而引起只有30多户人家的下寺湾人颇为自豪的是,这个小山村曾是陕甘晋省委所在地。1935年10月,党中央毛主席率领红军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住了11天后,就前往下寺湾。毛主席在这里住了3天,并在这里召开了中央常务会议。毛主席“刀下留人 停止捕人”的重要指示,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从而制止了肃反扩大化。谁也不曾料到,下寺湾这个小山村和毛主席曾经住过的窑洞,而今已成为人们参观革命圣地延安时,必前往瞻仰的革命遗址。

    自从“延安革命荣誉军人学校”在这里安家,下寺湾这个小村子的名声就更大了。它所以名声大了,主要因为:一、荣校职工和学员中,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英雄、功臣多。二、在大生产运动中,荣校这个特殊的群体,表现出部队能打硬仗的作风,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三、荣校有个剧团,虽然人数不多,没什么名家名角,也没有演过大戏,但时常在村里的土戏台上,演些传统秦腔小戏和自编的小节目,这很受当地老乡的欢迎。听说,有时还有从延安、从甘泉县骑牲口来看演出的。

    2009年9月,我和老伴前往延安寻找当年的记忆。我们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四位同志陪伴下,在下寺湾巧遇甘泉县县委书记刘志坚、下寺湾人大主席南梓富。二位领导同志非常热情,为给我们离开延安60多年后前来寻史提供方便,特别找来文化站长贺全军作向导。

    在我们寻史的阎家沟坡上,遇到一个76岁的老汉叫刘文富。他知道我们的来历后,热情地、神采飞扬地讲述着他记忆中的荣校、剧团、演员和当时的快乐。他还回忆起剧团有个叫李莎的,戏唱得好得很。只要有她唱,他回回都去。还有个叫杨万万的,那只要在幕后喊上一嗓子,看戏的都给他叫好呢。还有个叫刘安的娃,当年十四五岁,人聪明、戏唱得好。他是荣校一个姓何的科长的通信员。晚上只要唱戏他都上台,唱啥像啥,嗓子亮得很。

    我们几个在老汉的感染下都激动起来,不由得脱口而出:您老乡不就是当年剧团的“铁杆粉丝”吗!不料,这老乡对“铁杆粉丝”不但熟悉,而且还那么有感情。听罢我的话,竟然哈哈哈地大笑起来。当时我很激动也很感慨:这山沟里的老农,和大城市和时尚真是接轨了。我想,当年这个条件简陋、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服装、道具,也没有名角的小剧团,上演的又大都是些不起眼的小节目。就是这样的演员和节目,不但受到老乡的欢迎,而且留给了他们几十年的感动与记忆。而且这些演出也丰富了荣校的生活,给伤残休养员带来了快乐和欢笑。这不但成为他们战胜伤残疾病的动力,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难怪呀,荣校和它的小土剧团,能在人们心目中留下如此深刻、生动、鲜明的记忆。

    刘老汉的讲述,让我难掩内心的激动。因为他提到的李莎、杨万万、刘安这三个人,正是我父母寻找了几十年的荣校老人。尤其他说的那个给何科长当通信员的刘安,1947年疏散时按上级规定被就地安置,以后再没有音信。而老人说到当年荣校总务科长何炳文,正是我的父亲。刘安就是他的通信员。他是12岁到父亲身边工作的。因为是陕北清涧人,所有的当地的民歌、快板书、说唱、秦腔、眉户等等啥都喜欢,天生是个唱戏的坯子。而且学个什么快得很,关键是戏唱得好。剧团不但喜欢他,而且需要他。所以一到晚上,他就成了剧团的人。刘老汉是他的粉丝也就不奇怪。关键是老汉的回忆,唤起我急切想得到刘安消息的愿望。真是天遂人愿,他旁边的一个老乡,居然是刘安家的邻居。刘安老夫妻虽然都已去世,但他的大儿子就住在这阎家沟。我离开延安的时候不到6周岁,而我返回延安并得到刘安及他家人消息的时候,则是62年之后。这就是我和延安的缘分,就是我们家和刘安家的缘分呀。

    父母在荣校的时候,正是全体管理人员和休养员,都积极响应毛主席提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参加的大生产运动。上山伐树烧炭的,放羊、捻线、织毛衣毛袜手套的,养猪、鸡、开荒种粮种菜的,种棉花纺线织布的,脱坯烧砖、采石打窑的,干什么活儿的都有。到处呈现着一片不分男女、不分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别看荣校有那么多的伤残人员和妇女娃娃,几乎都没有一个闲着的。虽然形势很好,但这些人的生产状况却太艰难了。你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你就不会相信这是真的:人世间,难道还有这样自觉自愿、热情高涨的、各种不同等级的残疾人劳动大军吗?你要知道,他们虽然缺胳膊少腿,虽然头上缠着绷带,胸膛里还有没有取出来的子弹,但他们都在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生产劳动。有目共睹的是,荣校的叔叔阿姨们,以他们亲身的经历和劳动,不但解决了自己吃穿用的,还向前线支援了大量的装备、食品,甚至还动员当地老百姓输送了不少兵士、民工。

    父母亲在荣校工作生活了五年时光。荣校留给他们的,除三个可爱的儿女,就是永远铭刻在心的战友情、同志爱。这是一种永远不会消逝的记忆。现今,收藏着的那张1945年12月,总务科全体同志欢送父亲调离荣校的合影,无时不唤起父母对荣校的深情回忆。即使在父亲去世后这40多年的时光中,母亲也曾无数次,沉浸在荣校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之中。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10、两代人的“鲁艺”情结
·下一篇:8、一排窑洞的邻居们
·解读何丽《不灭的延安灯火》
·解读《不灭的延安灯火》之岁月如歌
·解读何丽《不灭的延安灯火》(图)
·不灭的延安灯火(组图)
·延安,心中永远不灭的灯火
·1、看护排长转成售货员、洗衣工
·2、不识字也不认秤的伙食管理员
·3、抗大的红领章
·4、清凉山的不了情
·5、选择与伤残的何炳文结婚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