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春节前夕,西北野战军作战会议决定:春节一过,西北野战军即挥师南下,向国民党统治区进军。2月22日至24日,第3、第6纵完成了对宜川守敌整编第24旅的包围。宜川被围后,胡宗南即令刘戡率部沿洛川至宜川公路经瓦子街轻装驰援,却迟迟不见刘戡行动。刘戡没有动静,围城部队就加大了对宜川外围的攻击,先后占领了子山、外七郎山等要点。胡宗南只好亲自催促刘戡,刘戡这才率部进入瓦子街以东地区,向宜川进发。彭总闻讯后,命令3纵分兵自东向西阻止刘戡,令贺炳炎率1纵断敌后路并自西向东攻击,2纵和4纵从南、北两面夹击。
28日下午天气突变,雨雪交加,天黑后更是漫天大雪。贺炳炎率1纵独1旅为先头,尾追敌后,沿公路自西向东,向瓦子街方向突进。
29日拂晓6时,担任前卫的独1旅3团全歼敌90师搜索连,攻占瓦子街,并迅速向南北两山攻击,切断了敌军退路,死死扎住了“袋口”。得知2纵并未占领瓦子街南面高地而敌主力正在向该地集结时,贺炳炎敏感地意识到,如不迅速占领南面的高地,整个扎“袋口”就会前功尽弃。在和政委廖汉生商量后,他果断决定改变原定全纵全部在公路以北作战的部署,以公路为界独1旅在北山、358旅在南山,由西向东全力攻击。29日下午,2纵赶到瓦子街南面投入战斗。北面,独1旅也与左翼第4纵队取得了联系。我军各部队密切协同,把敌军压在瓦子街以东的山沟里。入夜,北风呼啸,大雪下了一夜未停片刻。战士们露宿在山上梢林中,准备最后的进攻。贺炳炎和廖汉生围在小马灯旁,对着地图仔细推敲着每一个战斗细节。次日拂晓,战斗打响后,贺炳炎指挥1纵沿瓦子街公路和南北两山自西向东攻击。2纵由南向北,4纵由北向南,6纵、3纵各一部由东向西,全方位向敌发起猛攻。到下午5时,瓦子街战斗胜利结束,援敌全部被歼,刘戡在绝望中用手榴弹自毙。
瓦子街战役结束后,4月14日,彭总在马栏镇野司驻地召集各纵各旅干部开会,决定直捣胡宗南战略大后方,出击西府地区,攻敌要害宝鸡,击退延安、洛川守敌,巩固我后方和黄龙新区,建立麟游山根据地。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命令1纵和2纵攻打宝鸡,6纵、4纵进行机动防御。当1纵与2纵完成攻打宝鸡部署后,敌情突然发生变化,胡、马两路援军一改过去迟疑不前的习惯做法,快速地向宝鸡逼进,并与我阻援部队展开激烈战斗。
4月25日晚,彭总给贺炳炎和廖汉生打来电话:“你们看还打不打宝鸡?”廖汉生政委报告:“先头部队358旅下午就出发了,已经渡过了千阳河,到达攻击位置。为什么不打呢?我
和贺炳炎的意见是打,坚决地打!”彭总略为停顿了一下:“好,你们就打吧,但要注意伤亡不要太大,如果困难太大,可适时撤退。”
26日天蒙蒙亮,贺炳炎指挥1纵从西北两面协同东面2纵向宝鸡发起了攻击。独1旅以2团为先头从西门突入城内,358旅以716团为先头攻占飞机场后从北山冲进市区。午饭后,参加战斗的西北野战军占领城内。
宝鸡不愧是胡宗南的后方大仓库,可以说应有尽有。1纵缴获的武器装备及粮食、布匹,堆积如山。面对大批的物资,以及一分一秒紧张到来的撤退时间,贺炳炎心急如焚,最后只好命令部队打开粮仓布库,向饥寒交迫的百姓发放成袋的面粉、成捆的布匹,让他们能扛的就扛,能拖的就拖。全纵队的骡马都以最大驮载量满载着枪炮、弹药。贺炳炎司令员向部队下了一道特殊命令:“全纵每人背上一捆卡叽布和一发炮弹。”有了这些布,不但可以解决1纵的夏衣,就连当年的冬衣也都有了。炮弹就更不用说了,我军炮本来就少,炮弹就更少。望着这些物资和弹药,战士们笑着说:“过年也没有这么热闹。”
4月28日,贺炳炎率部全部安全撤出宝鸡。此后,解放军一路凯歌,后来在荔北战役中给西北国民党军以歼灭性打击。
1949 年2 月1 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隶属第1野战军建制。贺炳炎任军长,廖汉生任政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