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贺龙军长来了。贺炳炎一看来了一位大首长,便往地上一躺,撒着泼地大哭起来,哭得很是伤心。贺龙问明情况后,被他的热情打动,对身边的同志说:“收下,收下,派到宣传部去提糨糊桶子吧!”
贺炳炎参加红军的时候,正是贺龙等人初创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武装疯狂地进攻,企图将革命扼杀在摇篮之时。那时候双方战斗十分频繁,每天都在行军打仗。入伍后不久,贺炳炎就参加了战斗。他手握一把菜刀独自冲入敌阵,左砍右杀,连毙数人,敌望之皆惧退。一仗下来,红军同志开始称他是“贺小龙”,后来一传再传,又因他姓贺,就被误传成贺龙的儿子。
贺炳炎个子不高,但却虎背熊腰。除刀法外,他还酷爱摔跤,曾将一位比他高一头的河南籍红军士兵摔倒。当时,贺龙也在场,带头为他鼓掌。
贺炳炎于1930年6月入党,到了7月下旬他就开始为红军建立战功,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光荣。那一天,红军在潜江渊博子口同白军作战。激战中,已经是警卫班长的贺炳炎被贺龙派去红6师传令,要该师从敌人侧后猛攻。红6师马上投入战斗,白军腹背受敌,只好丢尸弃械。但战斗结束后,却不见了贺炳炎。等了很久,贺龙着急了,就派人去找,找人的人还没有回来,贺炳炎却押着几十号俘虏回来了。
贺炳炎详细地向贺龙汇报了自己“溜号”的经过——
看到战友们打得正起劲,送完信的贺炳炎就有些心里痒,于是从地上捡起几颗手榴弹朝腰里一别,就提着大刀,抄小路去追赶敌军。在一个土坡下面,贺炳炎和几十个正往回撤的白军撞上。白军正准备往前面不远处的芦苇荡里躲呢,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还喊:“兄弟们,进了芦苇荡,我们就安全了。”可贺炳炎想的却是让他们不安全,他一手紧握大刀,一手高举手榴弹,把眼睛睁得跟铜铃似的高喊:“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
白军被突如其来的情形吓得全愣住了。贺炳炎趁热打铁,不等他们醒过神来,就指着一个干涸的水塘,命令他们:把枪都放到塘埂上,人都进塘里去,谁也不许乱跑。有一个白军军官四下张望,发现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突然举枪朝贺炳炎射击。但他才一抬手,就被贺炳炎看到了,于是急忙卧倒,子弹从他头上飞过。子弹没有把贺炳炎吓住,却把他的愤怒给激了出来。他一个翻滚来到开枪的白军军官面前,挥手一刀就把他给撂倒了。几个白军士兵想趁贺炳炎不注意,乘机逃跑。因为还要看住大部分的人,贺炳炎只好扔出一颗手榴弹。爆炸声不仅拦住了逃跑者,使得没敢逃跑的白军也都赶忙趴在地上,大叫:“我们投降!我们缴枪!”贺炳炎把白军点了点人数, 一共47人。
此一役,贺炳炎因俘虏人数多而在部队名声大噪。不久,他就被任命为红军第三军手枪大队区队长,后又担任骑兵大队长。虽然贺炳炎担任了骑兵大队长,但南方少马,大多数时候,贺炳炎还是步行提刀冲杀。闲暇时,他就教战士们习武。这一时期,少年贺炳炎,常常把自己想象成古代的英雄。一次,骑兵大队偷袭空城缴获了一批战马,带队从城中撤退的贺炳炎清点人数,发现少了司务长,立即单枪匹马回城寻找。在敌军已进城的情况下,贺炳炎飞马过街穿巷。正在一店铺前购物的司务长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被贺炳炎一手搂起,放在马上,飞奔出城。面对敌人的拦截,贺炳炎挥舞大刀奋勇砍杀,终于杀出重围。此后,贺炳炎被誉为“红军中的赵子龙”。
贺炳炎进步很快,1933年,年仅20岁的他已经是红军团长了。但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央开始了极“左”的“肃反”。贺龙部队中的党组织被取消,大批在敌人屠刀下幸存的红军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成为“肃反”的主要对象。5月13日夜,贺炳炎侦察地形回来,刚刚拉开被子躺下,就被“肃反”队员带走了,理由是他参加了由陈公博等成立的“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贺炳炎的党籍被开除了,被关押在“改组派连”,随时审问。贺炳炎的搭档、政委宋盘铭也被关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