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胡宗南命刘戡所部29军序列的王牌36师前往榆林增援,就在36师师部及165旅行至沙家店的时候,因为军情早被西北野战军方面掌握,他们遭到了西北野战军的猛烈攻击。受彭德怀之命率领1纵和2纵前来阻击的贺炳炎,在战斗前向全纵队宣读了彭总发出的动员令:“彻底消灭36师是我西北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是收复延安解放大西北的开始。为着民族解放事业,继续你们无限英勇的精神,立即消灭36师,活捉钟松,号召你们本日黄昏以前胜利完成战斗任务!”
动员令极大鼓舞了部队的士气,使当天的攻击格外猛烈,到黄昏前,全部攻占了敌军阵地,歼灭了胡宗南最精锐的3大主力之一的整编36师。敌36师的歼灭,被军史家称为“沙家店大捷”。这一次胜利成为西北战场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共产党所领导下的解放军在和国民党军队的较量中,从此由内线防御转入内线反攻。
1947年10月,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张宗逊升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第1纵队司令员由贺炳炎接任。清涧是咸榆大道上的要冲,驻守着敌整编第76师师部、第24旅旅部和一个多团的兵力。10月1日,贺炳炎率1纵攻占清涧南面的三十里铺。10月4日,1纵和3纵包围了清涧。10月6日,1纵、3纵分别从西面和东面向清涧进攻。艰苦的战斗整整打了3个夜晚,1纵和3纵相继攻克清涧城西高地的大部分阵地,但耙子山主阵地还在敌人的手中。
耙子山是清涧地区最高的山,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座清涧城,又因为山在城外,所以又是清涧城的一道天然屏障。耙子山南北长约百余米,国民党守军为了阻止解放军进攻,将数丈高的天然陡壁再进行人工切削,形成几面直角的立壁,易守难攻。耙子山成了西北野战军夺取清涧城的最大障碍。9日晚,贺炳炎指挥部队从南端登山,先是以搭人梯的方法,不奏效后又采用挖踏孔的办法,想以土工作业的手段一点点迫近敌人的碉堡和小庙,然后再发起强攻。但山势太陡了,而敌人的火力又十分猛烈,攻了几次都未能成功,部队伤亡也比较大。贺炳炎很着急,其他指战员们也都很着急。
着急的还有清涧城里的国民党守兵,从我军攻击一开始,他们就频频向胡宗南呼救。不得已之下,胡宗南只好再派其29军军长刘戡率5个半旅从延安来增援,在接近清涧的时候,与1纵教导旅、新4旅等阻击部队展开激战。
耙子山攻不下来必然影响整个战役进程。野司指挥部里的彭德怀和一线指挥的贺炳炎都很着急。就在部队作战最紧张的时候,彭德怀给贺炳炎打了个电话,脾气火爆的彭德怀在电话中焦急地对贺炳炎喊道:“为什么还没有打下来?我命令你赶快把耙子山给我拿下来!”而此时贺炳炎正在为部队伤亡太大、进攻受阻而大伤脑筋,当听到彭总在电话里的情绪不对劲时,自己也来了情绪,大喊起来:“部队伤亡太大,有困难!”
贺炳炎和彭总在电话里吵起来,因为前面还在打仗,情急之下,贺炳炎就把彭德怀的电话给扣了。“咔”的一声,贺炳炎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敢跟我彭德怀摔话筒的贺炳炎是第一个。放下电话后,彭德怀坐不住了,他是有些生气,一个下级给上级耍态度,这怎么说都是不应该的,但稳定一下情绪后,他又不得不客观地看待事情:贺炳炎是个直性子人,执行命令从来都是不打一点折扣的,既然他今天顶撞自己,这就说明进攻困难确实太大。于是,彭德怀不但没有责怪贺炳炎,还带着野司副参谋长王政柱亲自来到了贺炳炎的指挥所,指示部队调整部署,重新组织攻击。
10日上午,部队终于拿下了耙子山敌军主阵地,彭德怀带着旅长们察看战场。在看到敌人防御工事群的时候,他感慨地对贺炳炎说:“像这样坚固的工事,像我们这样的装备,要不是革命的军队,任何队伍都是拿不下来的。我在电话中有些话……”
贺炳炎抢过话头:“彭老总,摔电话是我的错,我要向野战军总部写检讨。”彭德怀笑笑,对他连连摆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