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后》>>正文
第六章 毛泽东党中央从陕北到西柏坡
2007-07-05 09:40:33
来源:《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后》
作者:王运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晋绥调查
    沿黄河北上,经临县达干、磺口,下午2时到达临县寨则山。毛泽东一行决定在这里过夜。
    一住下,毛泽东立即派任粥时及有关人员调查这里1947年受灾情况和群众生活情况,毛泽东还亲自向村党支部书记、村长陈斌和老农会会员张茂福转达中央对当地干部群众的问候。
    等院子里静下来,毛泽东不顾疲劳,坐在院子里看起文件来,一直看到天黑。吃饭后,周恩来、任粥时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商量行军事宜,很晚二人才离开。毛泽东则又开始他习以为常的夜间工作,直到天近拂晓才休息。中午饭时,毛泽东再三吩咐警卫班长张瑞歧把住过的窑洞打扫干净,把借的东西一一送还老乡,待一切办妥了,12时许离开寨则山,顺着三秋河向北继续行进。 3月24日,毛泽东一行来到临县三交镇的双塔村。
    三交镇是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所在地,中央土改工作队也在这一带。转战陕北时,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大多数转移到这里。那时党中央只有一部电台,而中央后委却有几十部电台,中央同各地的联系一般通过后委下达,所以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枢纽机关。同时,它又负责陕北前方的供应工作。中央后委的工作是由叶剑英主持的,他已率领部分队伍先期前往西柏坡了。此刻迎接毛泽东一行的是杨尚昆等人。
    毛泽东一行在双塔村住了两个晚上,经研究决定:中央和军委的大部机关人员由杨尚昆率领步行前往西柏坡,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带少数电台、机要、警卫人员乘车东行。
    在双塔村期间,3月25日还召开了动员大会,周恩来首先作行军动员讲话。他说:“这次我们离开陕北到河北平山县去,到了那里中央机关就汇合了,彻底打败蒋介石,离解放全中国的日子不远了!”接着任粥时也讲了话,周恩来朝着正在北房台阶上来回踱步的毛泽东问道:“主席讲话吗?”
    “不讲了。”毛泽东摆了一下夹着香烟的右手。
    这时,与会的同志都热烈地鼓起掌来了。机关中大部分人已好长时间没有听到毛泽东那极富感染力的浓重湖南腔了,现在即将踏上胜利征途,多么希望能聆听那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啊!
    听到这掌声,毛泽东也猜出了大家的心思。他止往脚步,大手一挥,象发表宣言似的大声朝大家说道:“同志们,行军是艰苦的,可前途是光明的!”
    会场里又是一阵长时间的鼓掌声。这时不知什么人在队伍里大声说了一句:“一年多没有听毛主席讲话,请主席多讲几句。”话音一落,又是一阵燃放鞭炮似的鼓掌声。
    毛泽东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大步走下台阶,来到大家面前,充满激情他说:“咱们都是转战陕北的战友啊!大家同甘苦共患难一年多,你们帮助我们做了许多事情,这要好好谢谢你们。你们记得吗?那次十几天的急行军,走了几百里、上千里的路程,打了沙家店,我们就算翻过了山拗,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在陕北战争中的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手里了。我们现在要到华北去,还是要翻山越岭,还要经过华北的最高山脉,路上还有敌人,虽然我们有部队掩护,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但我们仍要提高警惕,不能粗心大意。到河北平山县一带,那里条件要好些,对指导全国有利,所以我说,行军是艰苦的,可前途是光明的。翻过太行山这个最高山坳,我们在全国也将是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以后就越来越好了,全国的胜利很快就要到来,同志们,努力吧!”
    散会后,毛泽东叫他身边的警卫班长张瑞歧引路,去看望他的老马夫候登科。
    侯登科是专门给毛泽东饲养牲口的马夫,老青马就是他一手喂养的,他喂养牲口的精细讲究程度在陕北老乡中极有名气,难怪老青马吃得滚瓜溜圆,皮毛油亮,而且颇通人性,正在牲口圈里忙活的老侯根本没想到毛泽东会来到这里,他看见毛泽东微笑着走来,不知怎的,整天价就在毛泽东身边,这会儿反倒显得格外紧张,两只手不自然地在衣襟上擦了又擦。毛泽东走上前来,紧紧地握住了他的双手,老侯激动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刚张口说了声“主席”就说不下去了。毛泽东象是猜透了他的心思,带着分别时特有的心情,关切他说:“老侯同志,谢谢你。咱们在陕北转战一年多,都是你喂马给我骑,今天我要坐汽车了,你要随机关一起行军,你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就骑上这匹老青马吧!”
    老侯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泪水,颤动着双唇,不知用什么话来深深感谢毛泽东对自己的关怀。此刻,毛泽东眼里也分明噙满了泪花,他转身来到老青马身旁。看见自己的主人来了,老青马摇头摆尾,毛泽东两只手不停地抚摸着老青马,若有所思,似乎在说:老青马,老青马,你陪伴着我不知度过了多少日日夜夜,跋涉了多少山山水水,今天我是来向你道别的,谢谢你了。
    3月26日上午10时左右,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各乘一辆吉普车,其余领导乘一辆吉普车,电台员和警卫人员分乘几辆卡车,离开了双塔村。
    中央中央首脑机关便最终告别了马背上的颠沛行军,乘上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这也是中国革命愈来愈迫近全国胜利的生动写照。
    车队经过自文、康宁,当天下午一时到达晋绥边区领导机关所在地——兴县蔡家崖。
    蔡家崖,这个不满百户的小山村,坐落在蔚汾河河畔。1940年1月,晋绥军民在贺龙和续范亭的领导下,成立了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先后设在这里。抗战期间,晋绥边区巍然屹立在华北敌后,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屏障,为保卫党中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蔡家崖因此获得了“小延安”的光荣称号。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停留了一周时间。他们连续三天听取贺龙等晋绥分局和军区负责人报告晋绥边区军队作战及发展情况、土地改革、整党、工农业生产、工商业政策、农民互助合作及支前工作等情况,赞扬晋绥边区发展人民军队和地方武装,扩大巩固根据地,有力地支援了陕北战争。毛泽东提出,只在领导层谈还不够,中间还需召开一些小型座谈会,希望把这里的整党。整军工作搞好,把土地改革搞好,把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搞上去。这样,我们也就有了可靠的大后方,就能更快地支援西北夺取胜利。为此,毛泽东、周恩来先后召开了贫农团代表、土改工作团代表和地方干部代表的几次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并就农村的阶级成分、土地占有状况及土改发动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4月1日和2日,毛泽东分别作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在上述讲话和谈话中,毛泽东根据几天来听到的汇报和情况反映,首先肯定了晋绥边区一年来在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尤其是采取实际步骤迅速纠正了工作中发生的几个“左”的偏向,使晋绥分局领导下的全部工作走上了雄全发展的轨道。毛泽东强调,在胜利地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下,全党同志必须紧紧地掌握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他重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在这里,毛泽东继12月会议书面报告之后,进一步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并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任务。他还明确概括了党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他指出,如果真正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我们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们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我们的工作。
    同时,毛泽东还强调: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要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他要求各级干部务必学会这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这些谈话,对于在走向全国胜利的形势下改善党的领导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对党的整个工作在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方法论意义。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五章 撤离张家口解放石家庄
·下一篇:薄一波题词
·第一章 转战陕北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下)
·第十九章 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和召开
·第十八章 将革命进行到底蒋介石败退台湾
·第十七章 与国民党举行北平和谈南京政府拒签《和平协定》
·第十六章 从西柏坡到香山
·第十五章 描绘新中国宏伟蓝图的七届二中全会
·第十四章 中苏两党高层领导人的交往
·第十三章 分割包围战和并用取平津
·第十二章 淮海决战60万战胜80万
·第十一章 “关门打狗” 决战在黑土地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