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批判了陈伯达的问题,指出:“陈伯达的谦虚是假的,实际上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这个人是虚伪的,伪君子印象很深刻。”“那时认为在毛主席领导下,当文革组长,有进步,跟主席了。” “是不是跟毛主席,我是不大相信他的。” [1](p.1391) 10月,他撰写了《我对林彪的揭发》的材料,要求江西省委转送中共中央。他在材料中说:“我是共产主义者,与这样叛党叛国投敌的卖国贼势不两立。所谓一贯正确这件外衣,已经剥去了。”接着,陈云就他所知道的林彪的过去进行了揭发和批判。在这份材料的最后,陈云说:“我对林彪过去是相当尊重的。但是也有一种感觉,我从未在会议上听到过他作自我批评。没有自我批评。”谈到他的副主席、副统帅的问题,陈云强调说:“九大的选举没有错,因为当时矛盾并没有完全暴露。这次他的个人主义大发展,竟叛党叛国、逃出国境、机炸身死。矛盾充分暴露了,再来检查他的过去,一贯正确的外衣剥去了,就看出他是典型的两面派。” [1](pp.1392、1393、1394) 1972年1月,陈云还在江西省委扩大会议省直小组会上指出:目标明确、搞两面派耍阴谋,是林彪反党集团的两个特点。他还进一步分析说:“反党的方式,有公开的,有搞两面派阴谋的,但是更危险的是后一种。”“两面派手法不容易识破;如果容易识破他就搞不起来了。” [1](p.1394) “文化大革命”中,江青一伙把周恩来看成他们反党夺权的最大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为了罗织罪名,他们在1932年2月国民党特务制造的所谓“伍豪等二百四十余人脱离共产党启事”问题上大做文章,多次诬陷和攻击周恩来。1972年6月,周恩来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其中提到了“伍豪启事”问题。次日,陈云在小组会上发言说:“我当时在上海临时中央。知道这件事的是康生同志和我。对这样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共产党员要负责任,需要向全党、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采取负责的态度,讲清楚。这件事完全是国民党的阴谋。”同日,他又写出书面发言说:“我现再书面说明,这件事我完全记得,这是国民党的阴谋。” [10](pp.170~171)
四
党的制度建设具有广泛的内容,但它的实质和核心是把民主集中制运用到党的活动的各个领域中去,使之具体化、制度化。但是,党的制度建设在较长时期内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造成党内政治生活长期以来不完全是靠制度来保证,而更多的是靠领导人的品格和作风起作用,民主集中制和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受到很大损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为兼任中纪委第一书记并分管中央政法部门工作的党的副主席,陈云深刻总结党执政后处理内部矛盾的经验教训,大力推进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1979年1月,他在中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开幕会上开宗明义地宣布:“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 [1](p.1513) 在当时,整顿党风的重点,就是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和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同年3月,他在一次谈话中说:“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党很深刻。这个问题关系到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原则,从七大到全国胜利前,我们党都很民主,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发扬民主。胜利后解放初期,社会主义改造,抗美援朝,都很对,民主集中制得到很好地贯彻。从一九五八年起,特别是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彭德怀受批判,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一点一点被破坏。后来,林彪说什么‘顶峰'、‘一句顶一万句'。这时民主集中制搞得很不好。” [1](pp.1511~1512) 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关于民主制度、民主生活很不够是‘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说,党内民主集中制没有了,集体领导没有了,这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