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抗大八分校的办学历史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方伟
浏览次数:
2025-04-27 14:49:33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位于皖苏交界处的安徽省天长市龙岗社区,是一座水乡古镇,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以下简称八分校)所在地,留下了丰富的办学遗存,是全国14所抗大分校旧址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所。4年多的敌后办学时间,八分校先后培养了2000多名军政干部人才,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贡献。

  八分校前身是成立于1940年5月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政干校。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及所属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师,江北指挥部军政干校一部扩建为新四军第二师军政干校。不久,经时任新四军政委刘少奇提议,中央军委同意,新四军第二师军政干校改为抗大第八分校,由第二师直接领导,同时与抗大总校建立联系。新四军副军长、二师师长张云逸和副师长罗炳辉分别兼任八分校校长、副校长。5月4日,八分校在天长县张公铺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张云逸作了动员报告,阐明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着重阐述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第一期开学时有学员近400人。不久,因日军发动大“扫荡”,学校几经辗转于同年秋迁到天长龙岗。由于新招收不少青年学生,学员总数达到600多人。八分校在龙岗利用相对安定的环境进行正规化办学,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1942年4月,第二期开学,学员800多人,均为第二师营以下干部。开学前罗炳辉兼任校长。同年8月,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召开的华中抗大工作会议上,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对八分校取得的教育成绩给予了表扬。1943年4月,八分校撤离龙岗并移驻附近农村。当年秋季,八分校改编为第二师教导团。其后八分校(教导团)继续办学两期,培训学员800余人。

  八分校办学体制是校、队两级制。校的领导机关设有训练处、政治处(后改为部)、供给处。校机关还下设有俱乐部、医务所、实验剧团、校报社等机构。学员队主要分为营级以上干部队、连级干部的军事队和政治队、排级干部的军事队和青年学生队等。各学员队设有队长、指导员。学员主要来自部队,也有少数是来自根据地和从上海等地投奔新四军的知识青年。第二师师部高度重视教职工队伍建设,学校的不少处长、科长等都是红军老干部。教员以部队选拔为主,也有部分来自抗大总校和地方。1943年春,抗大华中总分校撤销时派出数十名教员和干部来到八分校,有力加强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力量。

  教学内容以政治理论和军事为主,兼顾文化知识的学习。政治理论教育主要包括时事政策教育和理论课程。时事政策教育主要由新四军军部和第二师师部领导作辅导报告,一般以上大课的形式进行。陈毅、张云逸、邓子恢、郑位三等都到校作过报告。常设的理论课程有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发展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党的建设和党的政策等。文化教育方面,主要包括语文、算术、历史和地理常识等内容。军事教育主要学习毛泽东关于游击战的思想和各种作战方式等内容,同时进行投弹、射击、翻越障碍等基本军事训练。张云逸、罗炳辉都曾为学员亲自做战术示范动作。根据形势需要,八分校还组织学员参加战斗和军事演习。1941年5月底,八分校成立不久,日军对淮南津浦路东地区发动了大“扫荡”。学校组建了战斗小分队,参加并顺利完成侦察和阻击敌伪军的任务。1941年秋,八分校组织全体学员进行了长途行军和军事演习,历时半个月,行程700余里。

  八分校极为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坚持每周开展党日活动,召开党小组会,检查思想,学习党的文件。1941年9月,张云逸、郑位三、罗炳辉等向学校评选出的模范党员颁发了证章和奖品。1942年到1943年,在全校进行了革命人生观、反不良倾向的教育。1943年到1945年,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万隆会议:中国共产党国际领导力的“首秀”
·下一篇:无
·晓雁:战斗中的抗大九分校——追寻铁军之旅(十四)
·毛主席在抗大霸气讲话旁边是威风凛凛的林彪,后面两员大将是谁?
·中红网-陈步峰:太行深处铸熔炉 革命薪火代代传——时隔八年,服务文化采风团再
·从抗大校风校训学抗大精神
·中红网红色头条-李殿仁:从抗大校风校训学抗大精神
·中红网-杨俊玲:追寻红色记忆,传承抗大精神(组图)
·延安抗大:“两论”引领中国哲学“推进”的三个维度(组图)
·回忆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纪念抗大建校六十一周年(组图)
·郭书文:一座闪烁青春光辉的军政大学——观电视剧《烽火抗大》抒怀(组图)
·特稿:一座闪烁青春光辉的军政大学——观电视剧《烽火抗大》抒怀(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抗大八分校的办学历史
万隆会议:中国共产党国际领导力的“首秀”
赖光耀:鲜为人知的红色和尚——记释先胜法
特稿:鲜为人知的红色和尚——记释先胜法师
《方志敏年谱(1899—1935)(修订本)》出
《新疆抗日战争志》新书发布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挥师破雾闯雄
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青杠坡下祭忠魂,红色
我军唯一的九边形军事家
祭英烈:第一站★皇甫烈士陵园(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