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家乡谱就的党员英雄曲(组图)
2020-04-03 15:11:58
作者:吕继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旧中国转型为新中国的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要改造,农业生产组织要创新,国家要建设,民族要富强,人民站起来,当家做主人,过上幸福生活。国家需要邓稼先、王进喜、倪志福、李瑞环、时传祥、张秉贵、雷锋、焦裕禄,陈永贵、吕玉兰等那样国家建设者,工农业生产者,祖国的保卫者,各行各业的服务者,等等艰苦奋斗的创业者,都需要树立先进的青年典型,学习的楷模。同时,又需要有为她们而引吭高歌的像田间这样的诗人或记者、作家、编剧和演员们的大力倡导宣传者。……劳模们用勤奋坚韧的双手,文学家诗人们用眼睛用身体用大脑用文字用语言用声音,共同地观察思考提炼加工,整理创作和表现出劳模们感人的豪言壮语,和英雄事迹。歌唱先进,赞美英雄,争做优秀。共同努力耕耘播种书写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时代,一代新人的创业史诗,建设我们美好的新社会、新生活,彰显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新国民新青年新面貌。

    在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新思想教育下,在毛泽东思想阳光雨露哺育下,在冀东南,一个穷乡僻壤的沙窝里,茁壮地成长着一朵玉兰花。

    我国著名诗人田间和作家李满天、张朴、尧山壁等1966年春天合作采写的题为《只争朝夕》的报告文学,就是歌颂新时代,新农民新青年新女性典型的吕玉兰劳模事迹。

    河北文联主席田间、副主席李满天、张朴,亲自挂帅,带领这支最强劲的创作队伍,来东留善固,深入生活和农业生产一线,感受、创作英雄的故事。

    因父亲是东留善固村里的劳模、共产党员,先进典型。是大姑奶吕玉兰坚强堡垒,两家离的最近。劳动之余,作家们采访吕玉兰之后,和我父亲聊天的次数就逐渐多起来。父亲与作家、记者的关系也逐渐熟悉起来,对他们的印象也较深刻。因此,父亲常对我说起大诗人田间、作家李满天、诗人尧山壁,记者杨殿通等名人前辈!

    一、著名革命诗人田间

    田间 (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1933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外文系。1934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文学丛报》、《新诗歌》的编辑工作。 1935 年任《每周诗歌》主编,创作并出版处女作《未明集》。

    1936年出版描写东北人民抗日斗争 的短诗集《中国牧歌》和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写农民反抗斗争的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这两部书都被国民党政府列为禁书,作者险遭逮捕。1937年春到东京学日文。"七.七事变"后,回上海写抗战诗歌。是年秋,去武汉,写成《给战斗者》。该诗表达了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鼓舞了人民的战斗意志,是当时公认的优秀政治抒情诗。年底,到八路军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当战地记者。

    1938年春夏,到延安与文艺界同仁共同发起街头诗运动日(8月7日)。其诗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传遍全国,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是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到敌后晋察冀边区当战地记者。参加过百团大战。1940年创作《名将录》。

    1941年任晋察冀边区文协副主任,被选为边区参议员。1943年任孟平县抗联和县委宣传部长。1944年创作《太原谣》。1945年任冀晋边区《新群众》杂志社长兼主编,创作著名叙事诗《戎冠秀》及《赶车传》,出版《民歌杂抄》。

    1946年任雁北地委宣传部长、秘书长,参加土改复查,创作《宋村纪事》。

    1948年冬,任张家口市委宣传部长。

    1949年兼任察哈尔省文联主任,参加过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创作部部长、文学研究室主任、《诗刊》编委等。

    1950年任全国文联研究会主任。1951年任中央文学研究所秘书长兼研究员。在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期间,任二分团秘书长。
    1953年,中央文学研究所改为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后,任主任。是年,再次去朝鲜前线,以记者身份进入板门店谈判帐篷内,写成散文集《板门店记事》。

    1954年出访东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次年写作《欧游札记》。

    1956年到内蒙包头及黄河两岸访问,写出《马头琴歌集》一书。1957年到云南访问,写有《芒市见闻》。年底,到张家口市怀来县花园乡南水泉大队蹲点,创作街头诗、诗传单。

    1958年兼任河北省文联主席。"文化大革命"后期,任河北省文艺组党组书记兼组长。1978年出席第五届全国人大。以后,任河北省人大常委、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会员等。1985年病逝。

    田间,是我国著名的革命擂鼓诗人。1945年创作完成出59人民子弟兵英雄的母亲叙事诗《戎冠秀》,1958年开始担任河北文联主席。

    吕玉兰除了在妇联劳模会上向这位支前模范,英雄的母亲学习,生活中照顾帮助戎妈妈之外,平时还曾去看望这位英雄的母亲!她俩已成为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无产阶级英雄深情厚意!

    1966年底,田间经过来东留善固参加劳动,近一年的生活体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采访、搜集创作素材,以真挚豪迈的感情,创作完成描写吕玉兰的著名诗歌《不管风吹浪打》。被作曲家云翔(肖云翔作曲家1926.11生,河北行唐人,1938年参加革命,……

    天津歌舞团团长)谱成歌曲,在群众中广泛传唱,这首诗热情讴歌了当时吕玉兰不畏艰难,敢于斗争,不屈不饶,艰苦创业的品格和英勇事迹。这首诗,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感情是真挚的。诗中写道:

    不怕风吹浪打
    不怕走石飞沙

    主席著作是指南
    姑娘胆略比天大

    十五岁立下斗天志
    二十岁创业当了家

    穷沙窝里把根扎
    开出一枝玉兰花

    主席的教导记在心
    工作就是斗争

    十年斗争为革命
    十年树木长成林

    谁说妮子心眼傻
    姑娘青春似火红

    坚守社会主义阵地
    打退资本主义进攻

    不怕险途难关
    不怕明枪暗箭

    毛泽东时代好青年
    顶风压浪冒风险

    带起一班英雄汉
    双手挽起狂澜

    玉兰花开传千里
    乘风破浪再过万重山

    有一位收藏以上歌谱原件,叫盛昌的藏友,这样形容吕玉兰和田间两位不同时代的英雄。他说田间老人这首诗,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感情是真挚的”……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青年人,再读田间的诗很难入境了。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不同的社会背景,会涌现不同的杰出人物。然而,社会无论如何发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受人尊敬而卓有贡献的英雄豪杰,一定会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采留存史册,让有心人永远怀想不已。吕玉兰是这样,田间老诗人何尝不是这样?

    “穷沙窝里把根扎”,当年的东留善固原是山东、河北交界处的一块穷乡僻壤,“穷沙窝”是对自然环境的高度概括,又何尝不是对建国初期社会生产力的概括?“白茫茫的沙滩”――“种一葫芦收一瓢的沙荒地”(引自《吕玉兰》第193页)在一个偏僻贫瘠出名的地方,有吕玉兰那样的英雄,也同样有田间这样的老革命战士,老英雄诗人不停歇地再次走在祖国建设的一线,为社会主义建设新一代英雄引吭高歌,鼓与呼!……

    纵横考察文学史上的现象,许多人物的出名和被宣传,许多人物造成的或大或小的种种影响,不能不说都有文化人劳动的影子。多少文化人,凭着正直无私的人格,凭着顽强的爬格子的精神,为塑造历史上的千千万万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付出了心血呀——其间立意之苦、情形联缀之难、文字招致的功罪沉浮,直至文字本身的选汰得失——说不得的苦楚。据说,田间在这一时期,从乡下回来,写诗、写文,办公室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手里只攥块干馒头或窝头片,连顿整齐饭也顾不上吃。鸡蛋么,买和腌都托付给了邻居和同事,就这样一件事,也忙得没工夫面托,而依赖于一张张白纸字条。

    关于他艰苦卓绝的生活情形,很多他周围工作的同志,都有过文字留下来,何止口碑呢!据他70年代后半期的同事、一位叫郁葱的诗人、作家所记,“他的生活简单得很让人难以置信:每天早晨到食堂买一盆粥,早晨喝一半,留到晚上再把另一半热一热……”这固然不是直接记叙东留善固时期的文字,但我们有理由肯定地说,困难时期的田间,其生活的艰难,只能比后来“早一半,晚一半”的盆粥生活更艰苦,也许,在田间看来,这并不算什么,因为他是从抗日战场上走过来的人,但对于后来人,我们能不为之动容?!

    ……吕玉兰作为名冠一时的英模不光是诗人要深入实际地去表现她,而且其它各界的文化人也都在为其耗费神思。田间的诗才被引吭而歌,(《不管风吹浪打》的曲作者为著名作曲家肖云翔)……这证明,上个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前期,广大文艺工作者、文化界各层人士在歌咏工农兵人物这一创作方向上心同德,想到一起,做到一起,其精神风范,后来者自当仿之效之,于慨然之际,挥鞭奋进哉!”。
美好的历史不会沉寂,总会有提起它的时候——从心里,从灵魂的深处。

    二、 李满天

    李满天,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延安鲁艺文艺系。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6月在河北太行山区,在百姓中间,搜集资料,创作完成了小说《白毛女》。成为以后改编歌剧舞剧《白毛女》的蓝本。解放后,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作协河北分会主席。中共十二大代表。

    李满天,为人随和热情,没有架子。关心爱护青年人,润物无声地培养年轻人。如贾大山、郁葱都是在他影响培养起来的青年作家代表。他鼓励郁葱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没有生活,多下去,多看多想就是生活,年龄大了有经历了就是生活。”

    早在 1972年时,李满天在省文联机关 待不住,就下到正定挂职县革委会副主任,从事文学创作。 看亦师亦友的尧山壁怎样描述李满天如何培养贾大山的。

    “李满天是短篇小说的高手,《白毛女》小说作者,1964年大连小说会,最被推崇的是赵树理,短篇圣手。第二个就是李满天,茅盾先生对他的短篇小说集《力原》评价甚高。李满天向贾大山讲赵树理,从《小二黑结婚》到《卖烟叶》,一篇篇掰开揉碎,条分缕析。大山聪明,一点就透,一通百通,在李满天帮助下,陆续写出《取经》《花市》《小果》《村戏》,摘到全国短篇小说大奖。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名星,背后有一个老教练。

    顺风顺水,如日中天,走着走着面前又一个十字路口。县委要改变正定文化工作面貌,希望大山出来担任县文化局局长,派李满天去动员。老李问我的看法,我觉得突然,说你老人家是省作协主席,让我当常务,是“捉大头”。他嘿嘿一笑,说非也,是“抓壮丁”。又说县委认为大山有担当,有智慧,不二人选。老李做了充分准备,想了几套方案,要打攻坚战,持久战。想不到大山听了,吃惊之后,沉思片刻,爽快地答应了,只提了一个条件,“那得我说了算”。问题迎刃而解,皆大欢喜,听说大山还在家摆了一桌。我想关键问题是,县委领导和贾大山相互了解和信任,不仅仅是伯乐与马,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同志加朋友。

    三、尧山

    (诗人、散文家、评论家、教授尧山壁)

    还有尧山壁。尧山壁1939年生,河北隆尧人。烈士遗孤,中共党员。小学、中在邢台就读,五十年代从老家到邢台用双脚步行90华里完成学业。

    自1956年在《邢台日报》开始发表小说《三房》,1962年师大中文系毕业,1972年创作长篇叙事诗《渡“江”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河北粮棉生产高产,称跨黄河,过长江),写吕玉兰的故事。1978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诗集《渡江曲》。

    四、杨殿通

    杨殿通,河北日报记者,《河北共产党员》杂志主编。1966年来东留善固采访,体验生活。完成吕玉兰事迹报告的提纲式文章《十个为什么》。他把吕玉兰事迹概括成十个问题,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向党向全国人民汇报。

    东留善固以吕玉兰为代表的五人劳模,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五大傻”事迹,当初让常人难以理解,引起纷争和讨论。为此,吕玉兰因势利导,把精人与傻子的争论,与大干社会主义,公而忘私,一心为公的社会主义教育紧密结合。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活学活用,辩证地回答了这些疑问。经杨殿通伯伯整理成《十个为什么?》。由于我父亲是东留善固先进典型,共产党员,支部委员劳模。经常接受杨伯伯的采访。

    吕玉兰把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做任何事都是以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尺度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因此,纯粹了自己入党,当干部的动机;净化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心灵。

    所以,在她的影响带动下,在村里组成了一个以她为首,以吕世周、华耀林、倪修礼、冯四清参加的“五大傻”组合。他们以干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大干社会主义为荣的“傻”事。五人组合这些事迹和精神,构成了吕玉兰精神的核心内容。

    《十个为什么》之四,原文如下:

    当干部先弄清哪是本?哪是家?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庚子清明:祭奠老红军张洪义(组图)
·下一篇:特稿:清明祭扫八宝山(组图)
·特稿:清明祭扫八宝山(组图)
·特稿:庚子清明:祭奠老红军张洪义(组图)
·特稿:清明垂泪祭奠父母(组图)
·特稿:重走红军路 探秘小东门(组图)
·特稿:愚人节!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又出了什么新花招?(图)
·特稿:何丽:清明垂泪祭奠父母(组图)
·侯文忠:毛主席走遍大江南北(图)
·特稿:江阴、张家港文史研究同仁庚子清明举行缅怀革命先烈座谈会(组图)
·特稿:做好代祭服务 追思革命英烈(组图)
·特稿:红色文化播种人——全国最美志愿者樊振(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清明祭扫八宝山(组图)
吕继光:家乡谱就的党员英雄曲(组图)
特稿:家乡谱就的党员英雄曲(组图)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周恩来纪念地在行动!(组图)
缪向东讲解【道德经】之九:第九章 功遂身退
缪向东讲解【道德经】之八:第八章 上善若水
缪向东讲解【道德经】之七:第七章 火与文明
特稿:庚子清明:祭奠老红军张洪义(组图)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荣获“白衣天使游沂南”活动爱心企
重走红军路 探秘小东门(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