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日军相持的几年里,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防止意外牺牲,我军多在夜间行动。任穷一直严格要求部队,天不亮不许进村扰民,不管下雨下雪,队伍都要在村外等待天亮,老乡起床。初到冀南时,老百姓听信敌伪宣传,不敢接触我们,大姑娘都躲藏起来。后来,老百姓亲眼看到八路军秋毫无犯,很快就对我们亲如一家了。常常是头天知道我们要来,就把房子腾出来,还特意留下当时格外珍贵的盐。冀南百姓生活那么苦,但他们对八路军的支持却是全心全意的。任穷常常教育孩子们,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老区百姓对军队的支持,是他们用血汗和生命支持了我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就没有抗战和革命的胜利。
1944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任穷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消息传来,他不敢相信,以为电台播错了。说来难以置信,任穷作为长征干部,自到瓦窑堡被派往红28军起,一直战斗在前线,没有去过延安。直到1983年,他才和我一起去了趟延安,了却了他几十年的心愿。
不畏艰难、勇挑重担
任穷是个老实人,为人处事一贯稳重虚心,善于团结人,不拉帮结派,不计较个人得失。老战友们,甚至比他年长、资历比他高的同志,如陈云、陈赓等都亲切地称他为“宋大哥”。因为他的品德和能力,哪里的工作艰苦棘手,需要开拓局面,组织上常会派他去干,所以任穷一生工作调动很频繁。
1949年,随着解放大军迅速推进,全国解放指日可待,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急需建立一套有序的城市管理办法。任穷在1949年至1952年短短3年里分别担任过安徽、南京与云南的主要负责人。1952年,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国家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任穷又被任命为西南局第一副书记;1954年又调任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至1956年,为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中央决定对革命战争时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员进行授衔和授勋,要求一年内完成“要求高,难度大,时间紧”的这两项重任。任穷作为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负责授衔和授勋的具体工作。工作量最大、难度最高的是平衡排队。任穷曾对我说,想不到几十年南征北战,最难干的却是这两项任务。他和同志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终于使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正规化授衔和授勋工作圆满结束。
1956年,周总理让他从军队抽调一名中央委员加强地质战线的领导,他主动请缨。中央随即派他组建三机部(1958年2月改为二机部),负责领导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和开展有关工作。任穷白手起家,坚持抓两头:找铀矿和重用知识分子。他在接见新干部时说:“我叫任穷,到二机部上任,还有一个‘穷’字,请大家和我一道过穷日子,艰苦奋斗。” “我们艰苦奋斗拿出成果,是国家的光荣,民族的光荣,也是我们自己的光荣。”在二机部工作4年,全国的铀矿地质队、铀矿矿脉、坑道矿井,几乎没有他不曾去过的,最远他走到了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白杨河工地。无论在地质队或矿区,大漠或老林深山,任穷总是和大家一起翻山越岭,下矿井,一起住帐篷,排队买饭。他随时就地解决工人和地质员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制订调整方案。于1958年向国家提供了第一批铀矿工业储料。在苏联专家撤走前,任穷抓紧部署应变工作,想方设法减少损失。苏联终止合同撤走专家后,中国原子能事业并没有陷入混乱和停顿,而是平稳过渡到了自力更生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