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德]:对于物质上的要求不要那么高,这样就会很满足,知足常乐。当然对于工作上、学习上,那是不能低标准要求的,当然越高越好。但是我觉得在物质享受上,比如,有了500万像素就要700万,有了700万像素不行要1000万,一直往上去追求,没有完,你要想往向上追求的话,永远满足不了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在自己可能的条件下,对自己有一个适当的、适合自己的追求,就足够了,你不要去不停地攀比,攀比起来是没有够的。没有够的时候,你就会走些弯路,甚至是斜路,这样对自己不好,对社会也不好,都有一个反面的作用在里面。我觉得在物质享受上,千万要适当,而不要无止境地去追求。
[周秉德]:当今的年轻人,也不完全是这样的,很多人都有很理性的头脑,希望社会能够有更好的进步,自己怎么在这个社会进步当中,在我们的和谐社会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的孩子,我觉得还是很多的。像“追星”,你看他是“追星”,但是他在“追星”之后,在另外一方面,也不完全是这样,也不是盲目地“追星”,而是考虑到自己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得更好一些。我觉得大多数的年轻人还是很可爱的。我在网上也看到很多年轻人,他能够正确的对待现在的社会。他对于一些不良的现象,也有所批判,对于一些错误的思想,也会有些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些年轻人还是很可爱的。如果要是多学一些老一代革命家的优秀的品质、他们的崇高理想,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就可以更健康的成长,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能够为我们的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觉得是有这个信心的。我也特别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够把周恩来同志在13岁时候立下的志向作为自己的志向。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已经崛起了,我们国家现在离崛起还差得远。现在在北京,在大城市看到的都是很繁荣的景象,但是,边远的山区、西部广大农村,比如小孩子没法上学,现在当然已经免了学费了,但是路途很远,我前几天在电视里面看到,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她要上学的话,隔着一条江,江上有一个很粗的钢绳,她把自己吊在这个钢绳上,这样吊来吊去,到对面去上学。当然现在搞了一个吊桥,这个吊桥也不是很稳当的,但是已经比原来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贫困的地方、落后的地方还很多很多。虽然我们国民生产总值很高,好象已经是第二位了,仅次于美国了,但是我们人多,13亿、14亿人一平均,我们还是很贫穷,还是很落后。咱们不能够光看到我们繁荣的一面,还要看到很多很多落后的地方。所以我觉得我们离中华民族的崛起还很远。我觉得我们的周总理的所作所为,真是从13岁立下的志向指引了他的一生,他一生都在践行“为中华之崛起”。所以我感到他是为中华之崛起而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去,他一辈子都是这样做的。
[主持人]:这句话可以继续勉励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要到这里了,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各位网友再见!
[周秉德]: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