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苏州、无锡、常熟、太仓等地采访了两个多月,写出了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36名伤病员斗争纪实》。
同年,刘飞将军应《红旗飘飘》杂志编辑部的征文,口述了长篇回忆录《火种》,并把其中部分章节取名《阳澄湖畔》,发表在《萌芽》、《雨花》杂志上。
1959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编辑文牧和党支部书记兼团长陈荣兰,在读到《血染着的姓名》和刘飞回忆录后,颇受启发,认为可以这两个作品为基础,创作一部抗日传奇剧。
不久,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的现代沪剧《碧水红旗》诞生了,也许受到刘飞回忆录《火种》这一题目的影响,1960年把剧名改为《芦荡火种》。
从1960年首演到1963年末,沪剧《芦荡火种》经过三次大的修改。文牧在谈创作经过时讲到:陈荣兰认为戏里男角色太多,建议把茶馆的老板改成老板娘,由丁是娥来演。谁知这一改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全剧增色不少。老板娘的名字本来取名叫阿兴嫂,后来觉得中间一字应着重有力,便改为阿庆嫂,叫起来也更响亮。
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京剧《沙家浜》,主要执笔者是著名作家汪曾祺,他在剧本的唱词和对白上下了很大功夫,大大提升了剧本的文学性。特别是其中阿庆嫂在《智斗》一场中的唱词,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细节是,毛泽东看过京剧《芦荡火种》后,强调要“突出武装斗争的作用,强调用武装的革命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并亲自把剧名定为《沙家浜》。
《沙家浜》作为一出戏剧,情节、人物都是虚构的,而且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难免有“高大全”的弊端。但是这部戏剧所依据的,新四军指战员和江南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
如今,被亲切称为“沙家浜团”的济南军区某部175团,仍然把《你是游击兵团》作为自己的团歌;1992年,常熟原芦荡乡(曾名横泾镇)改名为沙家浜镇,并建起“沙家浜革命传统纪念馆”,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不忘记当年那段艰难而光荣的历史。
(本文写作得到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刘石安同志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