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前,沙家浜人民抒写芦苇荡抗日传奇;66年后的今天,沙家浜人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续写光荣。
有人说,沙家浜是因沪剧《芦荡火种》和现代京剧《沙家浜》而家喻户晓,名扬海外;而沙家浜人说,沙家浜本来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她的常青是源于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
走近沙家浜,神秘的芦苇荡、游弋的小舟、惬意的春来茶馆、机智的“阿庆嫂”……展开的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早在1928年4月,革命的火种已经撒向这片田园水乡,先烈们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团组织,土地革命运动如火如荼。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苏(州)、常(熟)、太(仓)游击根据地。1939年5月,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六团东进江南,与沙家浜抗日武装胜利会师,开展更大规模的抗日武装斗争。4个月后,部队奉命西移,留在沙家浜的36位伤病员,以芦苇荡为天然屏障,依靠无数个像“沙奶奶”那样的革命群众,一边养伤一边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斗争,谱写了沙家浜军民同仇敌忾的鱼水深情,也孕育了经典的《沙家浜》。
如今,从历史中走来的沙家浜,一派新的景象。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东南角,现在的沙家浜镇是由两个镇合并而成,共有4万人口,境内有两条高速公路穿过,一改过去交通主要靠水路,出门不便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沙家浜人民也充分享受到常熟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原来偏于一隅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崭新的城镇。
“常熟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关心沙家浜的发展建设。”常熟市委副书记戈炳根说,沙家浜是常熟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市里有理由有责任把沙家浜建设得更加美好。近年来,常熟市加大了对沙家浜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坚持走保护教育为主、适度开发利用为辅的科学发展思路。
一出戏唱响了“沙家浜”——“沙家浜,天下传”。沙家浜人巧做这个被擦亮了的品牌,他们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涵,以浩荡的芦苇荡风景为特色,以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为主调,以民俗风情和农家生活为补充,招揽中外游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共有350万游客走进沙家浜进行观光旅游,2004年,风景区的门票收入达到了2000万元。沙家浜还推出“三色游”:即追寻阿庆嫂、郭建光足迹的“红色游”;忘却喧嚣、走进自然的“绿色游”;持螯赏菊、对酒当歌的“金色游”。
沙家浜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沙家浜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党史、党性教育的场所,为青少年提供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为部队官兵提供了进行国防教育的良好阵地。仅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苏州市唯一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接待来参观的各类学生就达5万人次以上。
“沙家浜”三个金色大字越来越为世人所熟知,也正在成为今天的沙家浜人民续写光荣的坐标。不少外商慕名前来这里投资。落户在沙家浜镇的省级东南开发区常昆配套区,吸引了40多家台资企业。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技术,还有操着不同语言的外国人,让沙家浜这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中国水乡名镇更加焕发生机和活力。2004年,沙家浜镇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亿元。
沙家浜是红色的,沙家浜也是金色的。这里充满着商机和奋斗。在沙家浜风景区内,以前作为打击侵略者天然屏障的数千亩芦苇荡如今变成了致富百姓的聚宝盆。58岁的朱阿宝自小就在芦苇荡边生活,目睹了从贫穷到富裕的巨大变化。他家的住房已换了好几代,现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三层楼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