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根据地,在横泾镇(今沙家浜镇)驻扎7天,后被我新四军组织反击给予狠狠打击,胡肇汉本人侥幸逃脱。
抗战胜利后,胡肇汉一度担任国民党太昆边区清剿指挥所主任,后长期担任吴县阳澄区区长,继续与人民为敌。1949年春,胡肇汉逃往台湾,随即受国民党军统委派潜回上海,从事破坏活动,1950年5月被我人民政府逮捕归案,当年12月被正法,结束了其反复无常、作恶多端的一生。
这个女人不寻常!
——《沙家浜》唱词
阿庆嫂的原型到底是谁?
许多人都认为,在《沙家浜》剧中,人物性格最为鲜明丰满的艺术形象是阿庆嫂,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也是阿庆嫂。
也正是因为如此,前些年在一些媒体中甚至形成了“寻找阿庆嫂”热。一个流传最广的说法,认为阿庆嫂就是陈二妹。因为抗战时期在常熟东乡董浜镇上有一家涵芬阁茶馆,是中共地下交通站,接待过谭震林、夏光、任天石等很多同志,茶馆的老板娘就是陈二妹。
因为陈二妹不是中共党员,于是又有人考证说,曾任横泾区委书记的朱凡是阿庆嫂原型。朱凡是一位上海女性,受党委派到苏常太地区工作,1941年被日军抓获。日寇毫无人性地把她一只脚捆在汽艇上高速在芦苇荡中行驶,让锋利的芦苇切割她的身体,残忍地杀害了她。
还有人认为王月嫂、范惠琴、干桂宝等很多人是阿庆嫂原型,她们或为新四军送过情报,或掩护过新四军伤病员。事实上,当年在水乡为抗日做出贡献的女性是数不清的。
正如一些新四军老战士后来指出的那样,这样寻找《沙家浜》原型人物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还是应该更多从现实英雄人物本身的事迹去了解、认识他们。
而事实上,沪剧《芦荡火种》编剧文牧在创作札记中早已说得很明确,春来茶馆的原型是常熟董浜镇上的东来茶馆,店主胡广兴本是个男性。
正如前文提到过的,在崔左夫《血染着的姓名》一文中,记载了任天石与东来茶馆老板交代任务的一段。
东来茶馆是常熟县委设立的一个秘密交通站,老板胡广兴是任天石少年时期的同学,担任了秘密交通员。
领受了任天石交代的任务后,《血染着的姓名》一文中有如下记载:
“第二天,日落以后,晚风一个劲地吹。董家浜湾汊里,一只没有篷的小船,忽然离堤荡去。岸上巡逻的日军和汉奸,大声追问怎么回事?堤下人回答:‘起风哉,绳子挣断了!’日军将信将疑,见小船上并没有人,于是他们要岸上人下湖把小船拉回来。早已站在人丛中的胡广兴同志,第一个出来跳下水去,游不到十丈,他忽然大喊‘救命!’两手乱舞,装出要灭顶的模样。下水的人都会意了,慢慢把身子蹲下去,好像水深得要命,游不出去,只好挣扎着爬上岸来。
“日军气得喳呼了一阵,只得走开了。
“小船悠悠地越漂越远,等到天一抹黑,船底下爬出一个人,上了船,小船飞快地向湖心的芦苇荡驶去。
“这弄船的是青年党员胡小龙同志,是胡广兴的侄子,在茶馆做个帮手。就是他,浸在秋寒的湖水里,两手推着船底,把船弄到湖心,再驶到芦滩,连夜把三十多个伤病员全部转移到澄西张家浜的。”
看过《沙家浜》的人,自会把这一段记述与《智斗》一场戏作个对比,也会看出,沙四龙的原型应该是胡广兴的侄子胡小龙。
在《血染着的姓名》一文中,实事求是地讲到了胡广兴后来的下落。在胡广兴入党一年后,由于环境恶劣,家庭矛盾,他终于离乡到了上海。临走前,他对任天石说:“我是瘦马负重,只能走到这里了。”
俺十八个伤病员,
要成为十八棵青松!
——《沙家浜》唱词
“郭建光”和他的战友们
1982年5月,谭震林同志在南京召开的华东七省市党史工作会议上说:“《沙家浜》的斗争故事是真实的,‘郭建光’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