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中医康养云平台2021年2月18日电(东方国医金典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崔志强)
雨水(The rains),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2月18日18时44分是为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 三候
一候獭祭鱼;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
二候鸿雁来; 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勿过早减外衣。
雨水 饮食与养生
一、要健脾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脾胃能消化五谷,是气血生养之源,应多吃些小米粥,红枣,韭菜,春笋等。
五行中肝属木,在味为酸;脾属土,在味为甘,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春季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应多吃些蜂蜜,甘蔗,藕,山药等。
二、要春捂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大因素,其中“风、寒”之邪居前两位。“风邪善行,易袭阳位”“寒主收引,其性凝滞”,而颈椎是头与心脏相连的“要塞”,颈部血管又是心脏给脑供血、供氧的交通枢纽。若颈部保护不当,感受风、寒二邪,易患高血压、脑卒中、颈椎病等疾病。颈部有身体上最容易受风的3个要穴,即风池穴(脑后枕骨下凹陷处)、风府穴(后发际正中上一横指)和 风门穴(背部第2、3胸椎之间)。之所以均以“风”字命名,是因为这3个穴位最易受风邪侵袭。
中国有句话,叫“暗箭难防”,而中医也有“避风如避箭”之说。这也就是说,风邪最容易侵袭人体的背部,侵袭人体没有防备的地方——后颈部。因此,因此,春捂重点在颈防风,系上一条柔软厚实的围巾,可以降低脑血管疾病、颈椎病和肩背部疼痛的概率。
三、敲胆经
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黄帝内经》上说, “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意思是说体内十一个脏腑都和胆的升发有关。如果肝气不能得到胆气的升发,肝血得不到濡养,则会肝气郁结,表现为脾气暴躁,如果胆不能够升发,不仅会影响肝,还可以影响到很多的脏器。每天在大腿外侧的四个点,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两百下。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须用点力,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敲胆经主要在刺激胆经,强迫胆汁的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由于敲胆经可以使胆经的活动加速,将大腿外侧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排出,因此,敲胆经直接就会使臀部和大腿外侧的脂肪减少,大约一至两个月就会感觉裤管变大了。
四、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身体好”:人体造血的最佳时段,是从下午天黑之后到午夜一点,而且必须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因此,建议每周至少保持午夜12点以前,累计有8个小时睡眠。
五、须艾灸,艾自己
艾灸健脾祛湿,万物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但若雨水过多,湿气过盛,不仅浑身有沉重感,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艾灸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雨水 艾灸的方法
健脾祛湿黄金组合三皇穴位: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地机穴”取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阴陵泉穴:健脾祛湿第一穴!)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脾本身属土,而地机穴暗含有“大地机关”之意,所以如果地机穴的气血畅通,脾胃的功能自然就会变得强大起来。除了调理脾胃之外,地机穴还是缓解痛经的重要穴位之一。
三阴交穴的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交是交汇的意思,有三条“阴”的经脉,交汇在一起,相交于三阴交穴的这3条经脉非常重要,都是属阴的,在下肢部位分别是肝、脾、肾(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肝管人体的气机,疏泻的功能,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头,肾称它为先天之本,藏于先天的经气,主人体的生长发育,骨骼强壮等等功能,先天后天都有了,身体的气机也有了,所以肝脾肾三者放在一起,关系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