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2021年7月7日5:05:19交节。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三候是哪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
在小暑的当天就会有“温风至”,这“温风”是热风,但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熹是炙、烤,人如在天地间一个大蒸笼中,蒸出全身污垢;再如舒展在温水之中,此时温风徐来亦如酒,也可兴在其中--一切都因由自己的心情。
二候,蟋蟀居宇:
后五日“蟋蟀居壁”,指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飞。它农历七月后才出穴,活跃草丛间求偶,到八月天凉,会聚到院中,令小院鸣声鼎沸,天越凉离人越近。待农历九月不入户就要冻死,十月就在床下鸣了。它名“促织”,为督促女子纺织,“促织鸣,懒妇惊”,是为警示。
三候,鹰始鸷:
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所以会在高空中飞翔。
冬病夏治,为何重在三伏?
1.“冬病”多为虚寒性体质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不够,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袜子才觉得舒服。
2.为什么冬病要夏治?
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夏天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
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寒凝;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症状。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那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呢...
3.冬病夏治重在三伏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三伏时间
伏前预热灸:2021年7月03日-7月10日 初伏灸:2021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灸:2021年7月21日-8月09日 末伏灸:2021年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加强灸:2021年8月20日-8月29日
错过一个三伏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当下的这种状态,因为时节在变,天地自然在变,人体随岁月在变,病邪在变,气血在变,生命在变,生死在变,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三伏天,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
4.三伏灸
三伏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人体中阳气最旺之时,此时气血循环最好的时候,这时做艾灸(艾灸-地之阳)
艾草,燃烧之后产生的红外短波最接近人体的阳气,可以进入人体补充人的阳气,阳气足,百病除。在“三伏天”施灸同时利用”天之阳(太阳),地之阳(艾灸),补人之阳 三重合力 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手足发凉、和女子宫寒、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