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皖南突围中的新一团
2009-12-16 13:31:35
作者:张铚秀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12日清晨,雨雪飘洒在山山岭岭。趁着天边闪现出亮光的时刻,我们发起了绝路求生的战斗。战士们带着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猛烈地向敌人发起连续进攻,使敌人遭到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袭击。特别是三营的勇士们,发扬近战歼敌的作风,冲到敌阵最近的地方,短兵相接,面对面持枪对刺,肉搏相拼。敌人的防线终于被我们冲开了,反扑过来的敌人也被打下去。这是一次冒险的战斗,但我们的战士勇敢、顽强,令人敬佩和自豪。他们在困境中,迸发出预想不到的力量,一个人能够顶几个人,几个人能够打垮几十个敌人。有的战士子弹打光了,就拉响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战士刺刀拼断了,便举起铁锹向敌人砍去;有的战士孤身闯入敌阵,夺过敌人的枪弹击毙敌人……正是这种英雄的壮举,保证我们的队伍突出了敌人重重包围圈。
    不幸的是,我们的新政委雷耿同志光荣牺牲了。那是战斗发起后。队伍向前推进两三公里路的时候,我同他站在一个山头上指挥战斗,一串机枪子弹突然从敌人那边射过来,雷耿同志身中数弹倒下了。我抑制着内心的悲痛,从战士手中接过机枪,愤怒地向敌人猛烈地打过去。雷耿同志是位经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在延安抗大我们是同学,毕业后又同时被派往新四军。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为国为民战斗到最后一息,他的鲜血在皖南的土地上。象许多牺牲了的亲密的同志和战友一样,他的英雄形象,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将化成继续战斗的力量。
    突围战斗持续打了几天几夜后,我们由大康王的西南方向继续突围,经铜山、小河口,再过青阳以东境内,在铜陵、繁昌之间的顺安以北的团洲附近过江。两年多前,我们挺进的选遣支队就在这个地区战斗过。那时也是孤军深入,虽然国民党制造困难、阻力和磨擦,但我们是公开合法的身份,同群众一接触,我党我军的团结抗战反对投降的主张,便受到一切爱国人士的拥护,敌后游击战争深得人心。然而,现在的形势和两年前不同了。蒋介石丧心病狂,施展阴谋搞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要将新四军皖南部队置于死地而后快。所以,我们突围出来的行踪,完全可能引起敌人的注意,这就不能不考虑到来自敌人的追击和搜索。现实的处境,使我联想自己刚参加红军后在井岗山反“围剿”和在长征中摆脱敌人多路大军围追堵截的经历,战斗实践和领导同志的教育,使我懂得了一点在不同的情况和条件下怎样对付强敌:陷入被动而力争主动,全局失利争取局部有利;还有“十六字诀”的战法。眼前我们突出了敌人的包围,但还没有彻底跳出险境,随时都会碰到敌人的“围剿”。下象棋的人都懂得“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我同随团的支队供应部长孔峭帆、政治处主任李彬山、团特派员温华桂等同志研究以后,针对所处的形势,确定我们的指导思想:要保存力量,隐蔽行动,千方百计找到主力。具体的行动方式是:不走大路走小路,不走平路走山路;有山上山,不走现成的路;白天不走夜晚走;少走有人的村、庄,多住无人的荒山;对着指北针方向走,逢山爬山,逢水过水。这样做是敌人逼出来的。事后证明,这是突围成功胜利到达江北根据地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同敌人直接的正面战斗减少了。但是,我们的苦头也吃尽了。凛冽的寒风夹着飞雪,高山密林中飘洒着冰冷的雨点。无休无止的奔波转移,雪片、雨点和汗水浸透了衣裳,脚上蹬的鞋子露了趾头,通洞的鞋底磨破了脚板,饥寒交迫。大自然带来的困难,对于经受过锻炼、过惯了艰苦生活的新四军战士来说,并不可怕,我们挺得住,熬得过去。可是,疾病的袭击,却是极大的威胁。战伤、冻伤、患各种疾病的同志不断增加,队伍逐日减员。我们路经泾县、南陵地区时,遇到了突围出来的县委和地下党组织的同志,便请他们设法把突围中的伤员、打散的同志妥善安置。在南陵、宣城乡下,在泾县的山村农家,我们万分感谢地方党组织和当地的亲人。他们经受着苦难的生活,还惦记着自己的子弟兵。有的乡亲,冒着生命的危险,掩护救治了许许多多的伤员和失散的同志。听说,我团丁麟章政委负伤后,就是由群众为他治愈后突围出来的。人民是战士的母亲,她养育了我们成长,她又象巍然的高山和莽莽丛林,时时刻刻保护着自己的儿女。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让革命旧址成为历史丰碑 永远耸立在人民心头——记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文物事业发展历程
·下一篇:新四军后代向我馆捐赠革命文物
·封一(组图)
·封二、封三(组图)
·高层微妙关系使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失利
·与蔡长雁同志发表的《试论曹甸战役与皖南事变之间的关系》一文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略论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
·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分
·爱国主义进校园 铁军精神育后人——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铁军精神进校园”巡展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5•18国际博物馆日
·先辈浴血奋战九死一生 后代寻迹思源继承遗志——“皖南事变战地行”寻访活动纪实
·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再次“拥抱”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地址: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罗里村 邮编:242546
电话:0563-5901022 传真:0563-5900315
E-mail:N4A19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