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选登 >> 第一卷 通讯员之路
56.用英雄的精神写英雄
作者:王开忠
浏览次数:
2024-11-08 15:13:4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如何写好通讯?我想除了要学习和掌握通讯的写作技能外,还需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只争朝夕的写作精神。

    我写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不断增多,接触了很多英雄人物,经常为他们那种无私奉献、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等事迹所感动。他们的高尚精神,常常激励我用不怕吃苦、只争朝夕的精神进行写作,用英雄的精神写英雄。

    1989年8月下旬,领导安排我到铁道部十九工程局参加“潘从富同志命名大会”,我带领这个局宣传部的樊景文、朱斌两位科长对潘从富的事迹进行了1个多星期的调查,深深地被潘从富的事迹和精神感染着、激励着。一种巨大的力量驱使我尽快地把他的事迹写出来,宣传出去。潘从富的事迹和精神,值得包括我们作者在内的每一个人学习,正如人民日报短评《纯朴的光华》中所说:“平凡而崇高,纯朴而灿烂,他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普通百姓来说,是离得最近的角色,也是最易学习的英雄。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我们的国家仍然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勇于牺牲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所不可缺少的。这种精神是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作为我们——采访潘从富先进事迹的作者,比读者和听众更熟悉他、更了解他,因此,更应该带头学习他。学习潘从富的事迹和精神,就要表现在我们的工作之中。

    我们以潘从富为榜样,星期天也不休息,从早到晚进行采访,研究报道主题。我们在回京的火车上一起研究稿子的框架结构。到京后,我们顾不上多天“连轴转”地工作,顾不上坐火车的疲劳,连夜动笔。为了加快写作进度,我们作了分工:樊景文、朱斌同志执笔写消息和短评,我执笔写通讯并负责对几篇文章统稿。我们又“连轴转”地干了3天,有两个晚上写到凌晨两三点钟,稿件终于脱手。

    附:痴心赤胆——记铁道部19工程局工人潘从富

    1989年7月10日22时10分,他像一颗流星陨落了,在漆黑的夜空划出一道耀眼的闪光。

    人丛中,讲台前,报纸上,电波里,回响着这位37岁铁路职工的名字——潘从富。

    中秋节前,当我们来到他生前所在单位时,干部工人争相倾诉着潘从富那一件件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事迹。

    “他真傻,舒服的工作不干,偏要干那艰苦的活儿”

    1972年底,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送别了一名20岁的青年。 潘从富光荣入伍,扑进了塞外茫茫雪原的怀抱,参加了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

    军旅生活,磨炼了潘从富男子汉的刚毅。他同战友们“一顶帐篷就是家,手牵铁龙走天下”,常年奔波在沙海荒原和冰雪严寒的大兴安岭,先后为祖国完成了辽西、沙通和通霍等3条铁路的建设任务。

    风沙撕裂了皮肤,烈日晒黑了面孔,隧道塌方在他身上刻下了四五处伤疤。1984年底,潘从富探亲时,在县城当干部的大哥见了心疼。他大哥又想到弟媳身体不好,持家困难,于1985年初,在家乡镇上为弟弟联系了一个不错的工作。

    那时,潘从富和战友们集体转业改为铁路职工不久,他这个木工班长正带领10多名新工人,在位于大兴安岭的内蒙通霍铁路吐列毛都、花吐古拉等车站,担负站房门窗的制作和安装任务。那地方“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寒冷时节,气温常达零下40多度。班里的工友们得知潘从富的大哥来信后,马上向他庆贺:“这下你可要离开这个苦地方了。”

    可潘从富心想,自己一走,这几个车站的木工活怎么办?同时,这些新工人还等着我教他们木工技术呢。他连夜给大哥写了回信,讲了自己的看法,说:“过两年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雁来雁去,塞外的荒草枯了又绿,绿了又枯。一晃两年过去了。 1987年大年三十,潘从富探亲又回到家乡。

    妻子张国芹一见面,愣了——天哪,这哪是两年前的丈夫!

    昔日胖胖的圆脸不见了,额骨突起,明显凹陷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她心里一酸,泪水涌了出来。

    “从富……你……最近干啥子活?”妻子鸣咽着问。”

    “一般的活,不重。”他笑道。

    “你骗人……”

    其实,张国芹已从潘从富同乡工友那里得知,前不久,潘从富所在单位完成通霍铁路修建任务后,调到长白山下打隧道,丈夫干的是施工中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他是“拼命三郎”,能不累吗?她一头扑到丈夫的怀里。

    见面这一夜,妻子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大年初一清早,她急冲冲跑到大哥家,请他尽快想法把潘从富调回来。

    不到10天,一张商调函送到潘从富家中:国营单位,城市近郊,环境幽静,工作轻松,待遇很好。

    望着商调函,妻子喜得合不拢嘴。

    望着商调函,潘从富却想着另一桩心事:队里正在打隧道,制模板和立模板的只有一个木工班,自己是木工班长,又是木工中唯一的党员,这时候离开,那不是临阵脱逃吗?

    潘从富对妻子讲明情况后说:“国芹,我向组织张不开这个口哇!”

    知心者知音,知音者知心,通情达理的妻子沉默片刻,轻轻地点了点头。

    对潘从富的行动,也有人不理解:“他真傻,舒服的工作不干,偏要干那艰苦的活儿。”

    潘从富笑道:“舒服的日子谁不想过?要是筑路工都当逃兵,那铁路谁来造?”

    “他太偏心,给国家那么多,给妻子儿女却那么少”

    在四川老家,潘从富的妻子张国芹身体瘦小,患贫血病,既要拖带儿女,又要下地干活,几次累昏在地头,躺倒在床上。她多么盼着丈夫多回家几次,每次在家多住几天啊!
但是,有时因为队里施工忙,潘从富连法定的一年一度探亲假都“弃权”了。他感到自己欠了亲人一笔“感情债”。每次探家,他都“负荆请罪”,逼着妻子多休息,自己包下全部家务。遇到农忙时,白天忙不过来,只要夜里有月光,他也下地去干活,恨不能把一天当成两天用,来弥补一下自己的“过失”。

    可是,当家里忙和队里忙“打架”的时候,潘从富又总把心偏向后者。他参加工作17年,探家不到10次,竟有4次提前归队。

    1987年2月,潘从富探家还不到20天。 6岁的儿子潘兵在楼梯上,不慎掉下来摔伤了,潘从富陪他住进了医院。这时,单位发来了“归队”的电报。原来,隧道施工中又遇到了“拦路虎”,领导不得不让他这个技术能手回来处理难题。和潘从富一起休假的同乡王学泉对他说:“队里不知道你孩子受伤住院,我先回去,向领导说明情况,你在家里照顾几天孩子吧。”

    潘从富摇摇头,叫妻子照顾孩子,第二天就登上了北去的列车。

    事后,王学泉感慨地对人说:“他太偏心了,给国家那么多,给妻子儿女却那么少。”

    潘从富一心扑在工作上,还“连累”了孩子。

    1988年“五一”劳动节,张国芹带着儿子潘兵来到工地,探望潘从富。

    5月1日早上,在隧道里干了一个通宵的潘从富,带着妻子和儿子到附近的镇上买菜。返回时,一辆汽车突然从盘山道上驶来,将潘兵撞倒,造成左大腿粉碎性骨折。为了不耽误施工,潘从富把儿子送进离工地不远的一家医院治疗。他只陪儿子在医院住了3天,得知隧道开挖遇到塌方,便让妻子到医院看护孩子,自己匆匆赶回工地。

    今年6月,由于孩子两次接腿,又缺少一块骨头,伤情恶化,医生估计孩子的腿可能致残,让人捎信给潘从富,请他无论如何也要抽空来商量治疗办法。潘从富得知这个消息,正准备请假回去一趟,可隧道的作业面上又发生了塌方。他又一头扎进洞里。10多天后,塌方被制服,潘从富才赶回家中。在床上爬来爬去的潘兵见到他,指着自己受伤的腿,可怜巴巴地说:“医生叔叔、阿姨们说我要变成瘸子了,爸爸,快帮我把腿治好吧!”

    听了这话,这个有岩石一样刚强性格的硬汉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抱起儿子嚎啕大哭起来:“孩子,爸爸对不起你呀!”

    其实,这能责怪他吗?潘从富不是天生的“苦行僧”,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他是那样地热爱生活,渴望欢乐。他多次对工友讲:“要是天天和老婆孩子在一起该多好啊!”可是,他更热爱工作,热爱火热的施工现场。他把本应享受得到的天伦之乐,夫妻之情,父子之爱,无私地献给了铁路,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他这把‘斧子’总是没命地朝前砍,从不往后缩”

    1986年底,铁道部19工程局2处中标承建了辽宁省 “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观音阁水库前期工程(本)溪田(师付)铁路改线任务。

    坐落在长白山麓、太子河畔的八盘岭,峰峦起伏,云雾飘绕,像一头不可征服的巨兽,阻挡着铁路的去路。潘从富所在的1段1队,承担着这座全国屈指可数的6350米长隧道的掘进任务。

    八盘岭石质破碎,地层多变。开工不久,出口方向就遇上了频繁的塌方。如不及时用混凝土灌注好洞门,就难以向前掘进。灌注洞门的首要工作是立模板。队领导考虑到本队职工技术薄弱,人力不够,就用4000元钱聘请地方木工来立模板。可对方认为这项工作既艰苦又危险,给钱太少,甩手走了。

    被人誉称为“潘大斧子”的木工班长潘从富找到领导拍着胸口说:“这活,我包了!”

    他带领8名木工,冒着不断下落的碎石,夜以继日奋战在隧道里。他们连续奋战4天4夜,终于提前完成了立模板任务。

    在这次突击中,由于隧道塌方没有进度,每人每月仅拿到20元的基本工资,一分钱加班费、一分钱奖金都没有。可潘从富没发一句牢骚,没吐一句怨言,干劲一点不减,和潘从富朝夕相处的一位木工向我们这样夸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他这把‘斧子’总是没命地朝前砍,从不往后缩。”

    “去年7月,潘从富带人在隧道里立模板,由于太劳累,胸膜炎发作,烧到39度,支持不住,栽倒了。工友们把他送到医院,可他只在医院里呆了1天,烧还没退,又偷着跑回工地。”

    给我们讲这件事的那位木工,扳着指头数了数说:“这座隧道开工以来,老潘带病、带伤工作,少里说也有10多次!”

    生死关头,更显英雄本色。

    潘从富每次在洞内排险,一个人能干的,他就包下来;需要两个人干的,他总是走在前边。今年6月初,隧道又塌方了。处长宋福成担心出事,来到最前边指挥抢险。潘从富见后,将宋福成拉到后边说:“还是我来指挥。”

    宋福成听了,鼻子一酸,泪水涌出眼眶……

    一个星期天,潘从富和全家人一起吃午饭。妻子呆呆地望着丈夫,泪珠又滚出眼眶:“从富,我求你以后再遇到塌方别傻乎乎地冲在前头了。”

    潘从富回答道:“你不往前冲,他不往前冲,还施不施工?再说,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党员不冲谁冲?”

    1989年7月10日。

    这天傍晚,队里安排上次抢险时负伤未愈的潘从富回辽阳办事。当他准备动身时,忽然得知距离隧道出口1400米处又发生了大塌方。他对队长说:“等处理完这次塌方我再走吧。”

    入夜,潘从富带着木工班的同志进洞了。他又像往常一样,抢在别人的前头。他和木工兰建明承担了最关键、最危险的立支撑木任务。潘从富站在“死亡地带”,一根一根地将工友们从身后递来的方木立好。

    潘从富刚要向后撤出,忽然发现有一根支撑木长出了2厘米左右,将附近的一根支撑木顶松动了。不行,这根支撑木不加固好,会影响施工质量!他双手向下伸去,就在他刚刚弯腰时,“轰隆”一声巨响,近10立方米岩石从他头顶上方塌了下来……

    八盘岭上阴云低垂,太子河水轻吟如泣。潘从富,这位在隧道中带头战胜过260多次塌方的赤胆英雄,再也没有站立起来。

    “他很穷,可又很富”

    潘从富离去了,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家。

    摆放在屋里的遗像前,没有鲜花,没有香火,只有两杯辽宁名酒“凤城老窖”和一盒“石林”牌香烟。

    他妻子张国芹用哭哑的声音告诉人们:“从富爱喝酒,也爱抽烟,可他平时总舍不得买。偶尔买的烟,都是二三毛钱一包的;买的酒,都是一块出头一瓶的。现在走了,就让他喝两口好酒,抽几支好烟吧……”

    她哽咽了,在场的人眼睛也都湿润了。

    两间屋内,除了一只破木箱、一个高低柜、一张双人床和锅碗瓢盆以及简陋的铺盖外,别无所有。陪同我们的潘从富生前所在工程队队长柏林成,指了指半新的高低柜和双人床说:“这两件好一点的家具都是借别人家的。”

    按说,这位培养了60多名徒弟、长年奔波在塞外干着超时间超强度体力活的6级木工,每月拿上三四百元也不算多。可由于队里担负施工的八盘岭隧道经常塌方,进度缓慢,效益很低,他多数月份只能拿100多元的工资,有时,月收入只有六七十元。而他,却要负担4口之家的生活。

    潘从富参加工作17年,穿的外衣全是发的军装和路服,自己没买过一件。今年5月,妻子见他整天穿着黄胶鞋,为他买了一双30多元钱的皮凉鞋。当她拿给丈夫试穿时,潘从富不住地说:“太贵了,太贵了。”直到牺牲,他都没舍得穿。

    潘从富虽穷,却不愿伸手向国家耍一分钱补助。近两年来,队里两次给他救济他都谢绝了。

    潘从富虽穷,却是那样慷慨大方。他听说有个地方发水灾,带头向灾区捐款。他每次回老家探亲,带来腊肉、香肠,没有一回不是和工友们分着吃。

    潘从富虽穷,却公私分明。他当木工17年,经手的木料多达2500多立方米,许多是做家具的上等料,他一根未拿。去年3月,他家迁到辽阳,住进平房。由于附近潮温,夏天蚊蝇多,左邻右舍都请人做了纱门,而他这个木工班长的家却一直没有装上纱门。妻子儿女催了几次,他都讲“等以后再说”。可是直到牺牲,两个夏天快过去了,他也没有把纱门做好……

    潘从富去世后,人们清理他的遗物,看到那只伴随他东奔西走的破木箱里,除了几件补了又补的衣服外,还有一张张荣誉证书和一个个闪光的立功奖章。它们记载着:潘从富3次立功, 7次受奖, 14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文明职工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和“学习雷锋积极分子”!

    19工程局2处党委书记钟振帮感慨地说:“他很穷,可又很富。”

    8月25日,铁道部19工程局在辽阳隆重召开潘从富同志命名大会,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和“无私奉献的好工人”光荣称号。党政工团联合号召全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广大职工开展向潘从富学习活动,并把每年7月定为向潘从富学习活动月。

    一个普通人的奉献精神,教育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人民日报》短评
    纯朴的光华

    潘从富,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工人,然而他的事迹,却使无数人为之动心,为之垂泪。

    或许,他的事迹谈不上惊天动地:在隧道施工260多次塌方中,总是站在最前面,用瘦弱的身躯挡住死亡的威胁;在17年的铁路生涯中,在最普通的木工工作中倾注高度的责任感,且始终如一;在艰难拮据的生活中,勤勤恳恳,默默无怨……

    潘从富的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着,然而这价值又是这样的不平凡。浩然正气,令人景仰。潘从富的生命放射着纯补的光华,人们从这里领会到了共产党员的真正涵义:为人民无私地奉献。

    与潘从富相比,有些人追求享受、贪图安逸,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劣,奉献与贪婪,是如此泾渭分明!

    无数个潘从富是我们社会的厚重基石。财富,在他们手中创造;国家,靠他们的脊梁支撑。平凡而崇高,纯扑而灿烂,他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普通百姓来说,是离得最近的角色,也是最易学习的英摊。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我们的国家仍然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勇于牺牲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是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所不可缺少的。这种精神是椎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向潘从富同志学习,让无私奉献的精神蔚然成风!

    《中国青年报》短评
    时代的呼唤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时代的主旋律。潘从富,这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止,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为时代的主旋律谱写了生动的一章。

    潘从富的事迹,集中到一点,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两次放弃到安定、舒适的环境工作,甘愿在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扎根;他处理隧道塌方260多次,每次都冲在前面,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生活比较贫困,宁肯节衣缩食,也不要组织多次给的救济;他廉洁奉公,经他手的木材有2500多立方米,他从没有拿公家一块木板为己所用。他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本色。

    潘从富喝没有显赫的功绩和惊人的壮举,但他的事迹却在人们心中产生了强烈震撼。人们经过深刻反思,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刻也离不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特别在改革开放创条件下,这个传家宝更不能丢。现在,我们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大多数人的生活还不富裕。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核,应该长期坚持和发扬下去。

    事实上,这种精神教育和激励了我们几代人,从雷锋、王进喜、张秉贵,到罗健夫、蒋筑英,为我们树起了一面面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旗帜。遗憾的是在一段时间里,这种精神被人为地淡化了,追求享受、贪图安逸、见利忘义的思想抬头了。正因如此,党和人民殷切地呼唤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回归。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57.第三部分 使用多种“武器”
·下一篇:无
·57.第三部分 使用多种“武器”
·58.缩小“光圈” 选好“聚光点”——小言论写作体会之二
·59.揭批谬误 澄清是非——小言论写作体会之三
·60.从“众人”的角度上“来信”——读者来信写作体会之一
·61.赋“小”题材以“大”意义——散文写作体会之一
·62.要有真情实感——散文写作体会之二
·63.立足实践 敢于创新——边缘文体的写作体会
·64.第四部分 注意知识修养
·65.基础知识要不断扩大
·66.要了解国内外形势
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