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铁穆臻>>正文
从不犯致命性战略错误,是大战略家毛泽东的特有风格
来源:毛著毛时代史Maoism研究
作者:铁穆臻
浏览次数:
2025-04-21 15:04:0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毛主席教导我们:“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主席这里说的“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失误”,就是致命性战略错误。从不犯致命性战略错误,是大战略家毛泽东的特有风格。

    致命性战略错误,就是导致灾难性损失的战略错误,例如嬴政和李信在第一次伐楚之战中导致秦国20万军队全军覆没的根本战略性失误、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误、拿破仑侵略俄国犯的导致拿破仑帝国一蹶不振的战略性错误、博古为首的“三人团”在第五次反“围剿”和湘江之战使红军惨败的根本战略性失误、徐向前在西路军征战中犯的导致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战略性错误、斯大林由于防御时的保守主义和撤退组织不力导致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城下的灾难性战略错误……非致命性战略失败,就是没有导致灾难性损失的战略失败,例如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败、李世民第一次和薛举交手时轻敌冒进导致的失败、成吉思汗在十三翼之战被札木合击败、拿破仑在马伦哥之战前由于部署不周导致马伦哥之战初期法军陷入被动、拿破仑在阿斯佩恩-埃斯林之战被卡尔大公击败、斯大林在哈尔科夫之战由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导致苏军战败、粟裕在南麻-临朐之战战败……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领导秋收暴动,开始了他长达49年的军事生涯。秋收暴动失败之后,毛主席果断决定撤离长沙。以“文家市决策”为标志,从此,毛主席迅速成长为职业军事家——特别是从不犯致命性战略错误的大战略家。土城之战没打赢,存在不存在主席的失误?存在,但是并不是致命性战略失误,因为红军主动撤离了战场、主力没有遭到灾难性损失、战略上也没陷入敌人灾难性合围。解放战争初期,“三路四城”战略目标没有实现、大同-集宁战役没打赢,是不是失误?是,但是也不是致命性战略失误。因为解放军主力并没有遭到大幅度损失……纵观战略家毛泽东长达四十九年的军事生涯,他自从成为职业军事家之后,确实从来没有犯过一次根本性战略错误。

    毛泽东不仅自己不犯根本性战略失误,而且可以用他如炬的目光发现别人的根本性战略失误。例如美军介入朝鲜战争之后,已经有了22年战斗经验的毛泽东立刻感觉到了美军大规模反扑的可能。于是,1950年7月20日,“会谈中,毛泽东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朝鲜同志怎么看——美国人是否将在朝鲜长期参战。在此,毛还加了这么一句话:美帝国主义是最凶恶的帝国主义,他们是不会完全撤离朝鲜的,为了赢得胜利,他们会向朝鲜投入很多自己的军队。”毛泽东精准讲道:“金日成是否想过这样一问题,如何撤退,从哪里开始后撤,命令部队停止向敌人进攻,以便保存自己的主力。”(《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什特科夫致斯大林电:前线状况和中国参战问题(1950年7月20日)》)但是,金日成和斯大林对毛泽东的提醒并不在意。8月28日,斯大林甚至这样告诉金日成:“联共(布)中央祝贺金日成同志及其战友在伟大的朝鲜人民解放斗争中,在金日成同志领导下取得的辉煌胜利。联共(布)中央毫不怀疑,外国干涉者将很快地被趁出朝鲜。”(俄罗斯对外政策档案馆,全宗059a,目录5a,案宗4卷宗11,第155页。)毫无疑问,这是斯大林的一个致命性的冒险主义错误。由于斯大林和金日成的冒险主义错误,朝鲜战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军直逼鸭绿江,金日成在请求苏联出兵遭到拒绝之后,不得不请求中国出兵支援朝鲜。预测美帝出重兵,毛主席料事真如神!

    作为毛主席亲手栽培出的指战员,在红军时期就有“红军之鹰”和“红军之狮”称号、在建国后都主持过军委日常工作(彭先林后)的林彪和彭德怀的军事生涯也具有相似特征。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和彭德怀都是率领一路野战军的司令员。四平没打下来,并没有影响林彪指挥的东北我军在整个夏季攻势取得了辉煌胜利、特别是在运动中痛歼了陈明仁匪军大量有生力量从而取得了巨大战果的重要胜利;榆林没打下来,并没有影响彭德怀指挥的西北我军保持战略主动地位、可以继续在机动中歼灭敌人。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我在前文提到过,彭德怀21日就决定设立防线、22日就做了兵力增加以及改变作战方法的预测,所以后来即使由于撤退不及时导致我军出现短暂的被动,也没有使志愿军出现像第五次反“围剿”、仁川登陆那样根本性的战略失败。正如徐焰将军所说:“面对突然出现的严重局面,被截断的志愿军部队大都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由于敌军‘特遣队’兵力不多,敌步兵又普遍缺少近距离攻击搏斗的勇气,主要依赖火力进行封锁拦截,突围坚决的部队都获得了成功。只有第180师由于领导不力而自身出现混乱,全师1.1万中损失 7000多人。”(徐焰:《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正确而辉煌的运筹帷幄》,第205页。)“这次战役的主要特点是,中朝军队为防止因敌登陆而陷入两面作战,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前发起了进攻,志愿军在两个阶段的攻势中确实都获得了胜利,在最后撤退时,志愿军几十个师的作战部队中也只有一个师严重受损。战役结束后,双方又都转入了战略防御。因此,战役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徐焰:《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正确而辉煌的运筹帷幄》,第208页。)徐焰将军的评价,毫无疑问是客观的。

    从不犯致命性战略错误,是毛泽东比同世纪其他任何军事家都要高明之处。

    纵观中国历史,不犯致命性错误的军事家不多,典型如王翦、刘邦、李世民、朱元璋——但是他们都没有像毛泽东那样形成完整的军事理论、他们指挥的战争也都不像毛泽东指挥的战争那样百分之90都是以弱胜强的战争。

    国外历史上,不犯致命性错误的军事家更是罕见。欧洲四大战争巨人之中战绩最辉煌的拿破仑就犯了三次致命性战略错误——远征埃及、远征俄国、滑铁卢战败。最终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西方战神拿破仑,根本无法和“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东方战神毛泽东相提并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下一篇:无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中共中央发言人评民盟三中全会及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言》——炮打米高扬谣言的
·将帅协谋——第五次战役期间中共军队战役方针的及时调整和战略方针的根本转变
·研究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必须坚决反对杨奎松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翻案不得人心——对程美东关于皖南事变的历史虚无主义文章的批判
·毛主席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从李捷老师雄文说开去
·学习李老好榜样,捍卫主席理直气壮
·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回顾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人民军队开创农村包围城市
·北上VS南下——两条道路、六次会议和中共命运大转折
·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独特贡献不容忽视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从不犯致命性战略错误,是大战略家毛泽东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德对人才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恽代英:为青年点亮读书的引航灯
小小木船,见证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
延寿县中和镇党组织丨协同发力共促党建工作
戴伟国、邱燕红:“小红军”沉浸式军事体验
特稿:“小红军”沉浸式军事体验,跨越时空
特稿:湖南耒阳“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激活高
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