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瞬间>>正文
恽代英:为青年点亮读书的引航灯
来源:《 学习时报 》 2025年04月18日
作者:靳萌萌
浏览次数:
2025-04-21 14:59:2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以笔为剑、以言为刃,引领一代青年奔赴革命征程,被誉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恽代英高度重视青年读书问题,作为《中国青年》的主要创办人、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他通过“通信”“青年问题”等专栏陆续发表《对于有志者的三个要求》《学术与救国》《读什么书与怎样读书?》《怎样研究社会科学》《假期中做的事》等文章,对青年读书给出实用建议与指引,旨在通过读书学习,引领青年投身革命事业。

    指导青年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

    1923年10月,伴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为了呼吁青年投身实际的革命事业,恽代英在《中国青年》创刊号发表文章《对于有志者的三个要求》,建议“每星期至少牺牲六小时作时事与社会改造理论与办法的研究”,对当时的青年人产生很大影响,读者纷纷来信,急切希望能得到相关书籍的推荐,以进一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1923年12月,在《中国青年》第8期,恽代英刊发《读什么书与怎样读书?》一文。关于读什么书?恽代英认为向青年推荐图书并非易事,他秉持谨慎并负责任的荐书准则,自己尚未通读全文的书、虽已读完全文却未作任何批注的书,以及未与同类型书籍进行比较权衡的书,皆不足以向读者推荐。经过审慎的选择,恽代英向青年推荐了关乎时事与社会改造的译著,诸如《社会问题总览》《社会问题详解》等书籍。

    关于怎样读书,恽代英敏锐地指出了当时青年在读书时存在的诸多问题,批评读书时要么“不肯写一个字在书里头”,书籍崭新如初;要么“从书的第一句起,一句一句的圈到第末一句”,过于“小心有恒”,并对读书的具体方法给予了详细的指导。他主张读书时要做好符号标记,认真作记录,才有利于研究使用,避免陷入走马观花式阅读的误区。

    后来在《中国青年》第10期、11期等,又陆续刊发《研究社会政策(读书录)》《社会主义与劳工运动(读书录)》等文章,这是恽代英对自己推荐的图书所作的读书笔记。恽代英通过这样言传身教的方式,悉心地、手把手地教导青年如何读书。

    量体裁衣定制青年读书指南

    1918年7月恽代英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他了解青年的读书习惯和需求,因此常常根据不同的情况,指导青年读书。1923年夏,恽代英到上海大学任教,讲授国内政治、国际问题。当时许多向上的青年希望假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在1924年刊发的《假期中做的事》一文中,恽代英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学校中的知识太不够用”,鼓励青年利用假期认真读书,重点是学习校外新知识,推荐阅读报纸和杂志、近代中外历史及历史伟人传记、有思想的小说,如果有闲暇时间还可阅读些历史札记。同时,提醒大家读书时间不宜过长,3至4小时即可,关键是读书的效果,可以通过组织读书会的方式与同学互相监督。恽代英特别强调,读书是为了解中国社会,绝不是为“做文章讲故事之用”。假期中不仅要读书,“还要找一点有益社会的事做”,如帮助平民学校、学生联合会做些事情,进行社会调查,做到学以致用。

    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各种思潮涌动,青年们渴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恽代英认为要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广大青年当前“最要紧是研究社会科学”。1924年3月,一批有志青年咨询如何研究社会科学,恽代英撰写了《怎样研究社会科学》一文,为青年定制读书指南。他认为,社会科学的内涵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包括研究社会的构造与各种势力的关系、社会进化的原理等。关于研究社会科学的路径,他认为“最好是从历史与时事的知识入手”,因为在不了解具体事实的情况下去研究理论,难以实现研究目的。此外,还推荐了专题书目。关于时事知识,推荐择订《晨报》《向导》《前锋》等进步报纸和杂志;关于历史知识,着重指出研读近代史意义非凡,提议将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历史和鸦片战争爆发后的中国历史,列为重点阅读范畴,推荐《西洋近百年史》《中国近时外交史》等图书,这些书对青年了解当时世界和中国状况有着重要作用。

    分享行之有效的读书理念

    恽代英心系青年成长,将自身关于读书的独到见解付诸文字,热忱地为广大青年分享读书理念。

    择书“重思想”。恽代英曾言“读书重思想,不重文辞”,应选择“富有思想之著述”来读。恽代英认为,学问要自己求,境遇要自己处,青年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然后用心去读,反复品味其中的哲理韵味。尤其是读小说,他认为“择小说当如择友”,推荐看《水浒传》以及近年来出版的有思想深度的小说,期望借由这些小说,激发内心斗志。对于有志于革命的青年,推荐阅读中外历史上伟人的传记,尤其是革命伟人、政治家、社会运动家的传记,能够使人获得精神激励,同时有助于了解历史。

    读书“以我为主”。恽代英曾言“不可以书为主,而以我为主”,他认为被动看书、漫无目的看书不一定能让学问进步,容易记不住、理解不清,只有以自己为主,读书时下一番“整理功夫”,才能加强记忆、深刻理解,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具体如何做呢?“最好是每看一部书或一章书以后,要用很少的文字或言语把他的内容概括的记下来,或者是就几部书或许多报章杂志中,搜集其讨论某一问题的材料,自己下一番整理功夫,简单的有条理的叙述出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许振超:“好好干,当一个好工人”
·下一篇:无
·创办互助社和共存社的恽代英
·常武地区三大诚信人物—季札、恽代英、冯仲云
·留得豪情作楚囚——青年领袖恽代英
·恽代英 革命烈士传 34
·恽代英: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
·留得豪情作楚囚——青年领袖恽代英
·恽代英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图)
·特稿: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75——恽代英(图)
·闫西群: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75——恽代英(图)
·特稿: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75——恽代英(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恽代英:为青年点亮读书的引航灯
小小木船,见证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
延寿县中和镇党组织丨协同发力共促党建工作
戴伟国、邱燕红:“小红军”沉浸式军事体验
特稿:“小红军”沉浸式军事体验,跨越时空
特稿:湖南耒阳“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激活高
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张少林: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