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中师范大学,有这样一座雕像——长袍书生手持书卷,神情平静,目光却饱含革命热情。
他,就是被周恩来称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的恽代英。
1913年,18岁的恽代英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预科,自此走上革命道路。
他曾应陈独秀之邀翻译《阶级争斗》,使其成为党创建时期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也曾创办互助社、利群书社与共存社,帮助青年学生了解政治、思想潮流。1921年,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到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教官。
1931年,恽代英不幸牺牲。刑场上,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慷慨就义。
恽代英的一生,光辉而灿烂。
“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
华中师范大学团委老师王涛介绍,1930年4月,恽代英被中央派到上海沪东工人运动第一线,动员工人罢工,准备建立工人武装。
那时,恽代英已被国民党重金悬赏四处缉拿,但他坚决执行党的命令,立即奔赴斗争一线。他说:“眼前,是蒋介石用血手制造的人间地狱。要摧毁这座地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为此而献身,也是死得其所!”
没想到,一语成谶。
恽代英来到沪东后,每天到工人群众中工作宣传党的思想。5月6日,他又带着一包宣传单匆匆往工厂去,碰到英国巡捕拦路巡查,高度近视的恽代英一时没看清,直接闯进了搜查警戒线内。
脱身已经来不及了。恽代英机警地将传单扔在路旁,为了不让人认出来,他还故意和巡捕扭打起来,弄伤自己的脸。
被捕后,恽代英坚称自己是武昌电话局的失业工人,他在狱中当伙夫、做苦工,倒煤、种菜,面容憔悴,与平时判若两人。国民党一直没有认出他的真实身份,最后以“煽动集会罪”判处他5年徒刑。
“尽管如此,恽代英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他带领狱友要求改善生活环境,向狱友讲述南昌起义经过和经验教训,还编写了解释共产党十大政纲的通俗读本。”王涛说。
在狱中,恽代英曾对狱友说:“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留得豪情作楚囚”
1931年初,恽代英的革命挚友林育南等人在上海龙华监狱被杀害,恽代英悲痛万分。
他写下一首《狱中诗》,既悼念挚友,也表明自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诗中说——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当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出卖了恽代英。
蒋介石闻讯,立即派军法司司长王震南到狱中劝降恽代英,许以高官厚禄。他还特意让王震南带去一张恽代英在黄埔军校时的照片,试图勾起他的回忆。但不论如何软硬兼施,恽代英始终严词拒绝。
“你难道不考虑后果吗?”王震南问。
“你说的是什么后果?是杀头、枪毙?对共产党员来说,这是随时准备着的。”恽代英回答。
劝降不成,蒋介石下令将恽代英枪决。
1931年4月29日中午,监狱里正在开饭。阴暗的通道中突然响起沉重的脚镣声,狱友们朝过道望去,只见一群狱卒押着恽代英朝监门走去。
恽代英神色坦然,举起手铐向狱友们告别。他昂首挺胸,走向刑场,口中还在高唱《国际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