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湖南耒阳“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者:谢俊清
浏览次数:
2025-04-21 13:58:2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中红网湖南耒阳2025年4月16日电(谢俊清)湘南腹地,青山叠翠间,耒水汤汤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红色蝶变。作为湘南起义的主战场、井冈山会师的出发地,湖南耒阳以“建红色阵地、讲红色故事、传红色基因”的“三红”工程为抓手,让沉睡的红色记忆化作振兴引擎。如今,李树一、黄龙飞等革命先烈就义前的慷慨诗句仍在空中激荡,伍若兰编制的草鞋却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新的光彩‌。

    全域布局:红色矩阵织就教育新图景

    沿着“一核两翼三带”的战略脉络,耒阳构建起全域覆盖的红色教育网络。培兰斋党性教育基地运用声光电技术,让烈士英名在光影中流淌,年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修缮一新的谭冠三故居化身为“时光隧道”,通过红色文化志愿者的深情讲述重现将军策马高原的场景,半年吸引研学团队86批‌。在欧阳海学校,《红色耒阳》校本课程将英烈家书改编为音乐剧,学生们用童声演绎的《井冈兰》诗朗诵,让革命浪漫主义在新时代的校园生根发芽‌。

    当数字化浪潮遇见红色基因,历史穿越了时空——VR技术复原的梁氏宗祠湘南起义指挥部里,青年们目睹场景复原亲历决策会议;烈士陵园红色文化长廊前的“党史答题擂台”,耒阳一中的学子们为破解“八千子弟上井冈”的路线图展开脑力激荡‌。在灶市街道彭桥社区,“党史故事进社区”的微宣讲现场,老战士颤巍巍捧出军功章,太平乡寿州村“湾村明白人”用方言快板唱响《十送红军》,150余场“红色故事七进”活动让红色故事化作春雨,浸润着耒阳的每寸土地‌。

    多元叙事:文化传承绽放时代新光彩

    “谢维俊的家书字字千钧,让我们看见铁血背后的柔情。”在谢维俊故居的朱漆回廊下,由党史专家、革命后代和文艺骨干组成的“红色故事七进”宣讲团,将尘封档案化作沉浸式剧场。在文体会议中心湘南起义诗歌朗诵会现场,黄龙飞的《与妻书》情景剧中飘落真实的家书复刻件时,观众们争相拾取这穿越时空的精神信物,现场一片庄重肃穆。微电影《背着孩子上井冈》以动漫形式再现历史,少年郑效峰背包上的补丁化作记忆符号,让所有耒阳人看到这位开国将军的不懈追求和崇高理想。

    在“百战归来”史实采集项目里,红色文化志愿者翻山越岭,为100多位参战老兵记录口述史的过程,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接力。当96岁的谢老颤巍巍戴上儿子当年的八角帽,数字化建档仪记录的不仅是120分钟影像,更是一个家族的百年守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的“戎耀耒阳”老兵服务项目品牌,50支专业分队如同星星之火,在抗洪堤坝上筑起“迷彩长城”,在花椒田里传授“云修剪”技术,200余场服务书写着新时代的鱼水情深‌。

    实践转化:红色动能催生治理新范式

    “红网格化”管理模式让378个村(社区)焕发新生——湾村明白人化身“红色管家”,在古樟树下的“红色驿站”里调解邻里纠纷;“红色积分”将烈士墓维护纳入考评,村民用积分在“红色超市”兑换的不仅是粮油,更是对精神的礼赞‌。农业农村局巧打“红色产业牌”,仁义邝鄘村“小面条”生产线上,印着湘南起义标语的包装袋日均发货2万件;长坪谭湖村“主席红”朝天椒生产基地里,“军创直播间”的无人机航拍镜头,正将火红的椒田变成网红打卡地‌。

    在双拥领域,“鹊桥工程”架起军地连心桥,23对新人婚纱照里的坦克实景拍摄,让硬核浪漫刷屏朋友圈;随军家属“岗位储备库”不仅实现百分之100安置,更为幼儿园送来会讲红色绘本的“兵妈妈”‌。当红色研学专列驶入耒阳西站,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发现:这里的红色基因不仅镌刻在纪念馆,更流淌在非遗传承人指尖的剪纸里,飘香在红军食堂的“五角星米糕”中‌。

    【记者手记】‌

    从培兰斋斑驳的青砖到“云上耒阳”跃动的数据流,耒阳的红色传承如同一部流动的史诗。这里既有对初心的坚守——当93岁老战士轻抚数字化复原的战友照片时,浑浊泪水中映照的正是信仰的传承;这里更有对创新的拥抱——即将开馆的耒阳党史陈列馆将用动漫、剧本杀重构红色叙事时,历史正以青春姿态完成跨时空的对话。千年古城用实践证明:红色基因从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永远奔涌的时代脉搏。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下一篇:无
·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特稿:谷雨
·特稿: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革命精神——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召开九届三次会员大
·特稿:缅怀余渊烈士
·特稿:祭英烈、传基因,春日共赴成长之约——德方育华学校2025年春季社会大课堂
·红色头条: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今年首次出访,这些重要成果值得关注(组图)
·中红网-卢彦名、李现总:赋能学科高质量发展 探寻红色文化时代价值——“中共党
·中红网-杜凡:首届“红钥匙杯”党建赋能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比武成功举办(图)
·《开国上将李达诞辰120周年》纪念封和纪念邮简在京首发(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湖南耒阳“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激活高
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张少林: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特稿:参观陈潭秋故居纪念馆
特稿:谷雨
赵林: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革命精神——上虞区
特稿: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革命精神——上虞区
特稿:缅怀余渊烈士
“清洁家园促健康 老区生活亮起来”公益捐赠
滕文生:历史上儒学在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传播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