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毛主席教导我们——政治挂帅、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和统帅、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毋庸置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尽力实行的抗日统一战线正确路线。为什么路线决定一切?因为路线就是方向。前进的方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决定了前进的胜负。沿着错误的方向走、坚持错误的路线,人再多、兵再强,也会最终败光。所以,我们可以说:共产党提出的、付出最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正是以为抗日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最重视的、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就是关于统一战线政治路线的工作。所以,杨冬权老师说:“在抗战时期,毛泽东最为看重的,是统一战线工作;影响最为广泛的,是统一战线工作;收效最大的,也是统一战线工作。在抗战十四年期间,毛泽东的言论与活动中,涉及统一战线方面的无疑最多。通过统一战线工作,他不但把国内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参加抗日,而且把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力量也调动起来参加抗日,甚至把日本国内、军队内、殖民地内的有关力量也调动起来参加抗日。”(杨冬权:《抗战榜样毛泽东》)我们知道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席讲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飞跃性发展。实际上,抗日战争时期,主席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核心因素,其实质内涵也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这一思想,其他任何一个党派都没有提出的时候,唯独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主席说:“中华苏维埃政府在不分党派,不问过去关系,只求一致抗日这一主张上,决不保留任何例外,决不绝人自新之路。但蒋介石若依然不肯下抗日决心,则即使放出任何空气,中华苏维埃政府亦决不为之眩动。红军数年来和蒋介石的苦战,并非私斗,而是为着抗日救国的迫不得已的自卫。正因为蒋介石可以欺骗国民,我们则只知道为国民服务,蒋介石可以抹煞公意,我们则只知道尊重人民公意,所以,如果蒋介石继续降目卖国,我们决定抗日到底。我们相信全国同胞和全国军队终会和我们一起抗日的,我们诚欢迎各党派、各军队、各界同胞、各界青年迅速加入抗日救国的统一战线。”(毛泽东:《不分党派,一致抗日(1936年1月)》)主席这段话概括了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核心内涵——调动全国、全社会一切愿意抗日的人民、党派、军队等等一切抗日因素,从而形成抗日力量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完全碾压,实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统一战线政治路线,不仅包括团结最大多数劳动群众,而且包括利用英美帝国主义走狗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争取非亲日派的买办资产阶级加入抗日统一战线。正如王稼祥同志所说:“不分党派,不问过去关系,联合全国各方面组织统一战线抗日救亡,这是中华苏维埃政府以至上的决心和诚意提出的政策,所以我们只有用一切力量和方法来求其实现。中华苏维埃政府无时无地不在预备着和一切愿意抗日者进行谈判。”(王稼祥:《集中力量,一致对外(1936年1月)》)这就是“利用矛盾,分化敌人;团结多数,孤立少数;集中优势,各个击破”,这就是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艺术!后来,毛主席后来进一步具体分析说:“在和反共顽固派斗争时,是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是有理,有利,有节。”“对于国内各阶级相互关系的基本政策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对于反共顽固派是革命的两面政策,即对其尚能抗日的方面是加以联合的政策,对其坚决反共的方面是加以孤立的政策。在抗日方面,顽固派又有两面性,我们对其尚能抗日的方面是加以联合的政策,对其动摇的方面(例如暗中勾结日寇和不积极反汪反汉奸等)是进行斗争和加以孤立的政策。”“即在汉奸亲日派中间也有两面分子,我们也应以革命的两面政策对待之。即对其亲日的方面,是加以打击和孤立的政策,对其动摇的方面,是加以拉拢和争取的政策。”“既须对于反对抗日的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主张抗日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又须对于主张抗日但又动摇、主张团结但又反共的两面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两面性较少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开明绅士,加以区别。”(毛泽东:《论政策》)在这里,主席论述了对于各个政治力量内部矛盾性的分析和利用以及对于各个政治力量特殊性的具体区分,将辩证法的核心——矛盾规律纯熟运用在了抗日统一战线之中。主席的这一系列政策,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的孤立日本帝国主义及其顽固走狗。
毋庸置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国内政治路线维护出力最多的就是东方主战场的中国共产党。英美苏等国内部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共识,唯独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林立、各阶级利害关系复杂,所以最先提出正确路线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维系国内抗日统一战线付出的精力,远远要比其他国家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内部团结付出的精力要更多。杨冬权老师精准指出:“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实际上掌握和指挥着两支奇兵。第一支奇兵是国内、国际的一切反日力量,第二支奇兵是敌后抗日根据的广大军民。指挥调度第一支奇兵,毛泽东靠的是统一战线政策;指挥调度第二支奇兵,毛泽东靠的是人民战争和游击战思想。现在人们更多地说毛泽东是一位军事家,但在我看来,特别是从14年的抗战历程看来,毛泽东这位军事家,其实不是单纯的军事家,而是一位‘政治军事家’,是一位集政治家与军事家于一身,特别是用政治统帅军事、指导军事的‘政治军事家’。他的政治,就体现在统一战线上。他在中国抗战中,下的是一盘政治(统战)、军事、经济、文化的大棋局,军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指挥的不但有军队,而且有党派、团体、各阶层人士、广大人民群众。在这个大棋局中,他用的是大战略,搞的是大包围,动用的是大阵线。”(杨冬权:《抗战榜样毛泽东》)正是因为中国极端复杂、各阶级各党派各政治力量林立的复杂局势,使毛主席不得不以惊人的政治斗争艺术来实施统一战线政策,从而利用矛盾、调动一切抗日力量,对日本帝国主义形成大包围。毛主席的抗日统一战线正确政治路线决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极端复杂的社会环境使毛主席抗日统一战线正确政治路线产生的社会基础,这就是社会历史的辩证法。中国的重生,离不开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也只有中国才能出毛泽东。
正如杨冬权老师所说,毛主席不仅是军事家,而且更是政治家,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军事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创造性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取得的最精彩理论成果;毛泽东军事科学,是毛主席创造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取得的最精彩理论成果。马克思具体讲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毛主席讲解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以及战争普遍规律的军事科学也是政治军事学。所以,我们研究毛泽东军事科学时,必须注意毛泽东军事科学是政治军事学。所以,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离不开研究这一时期毛主席的政治路线,也就是统一战线政治路线,这也是王立华老师关于《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系列精彩讲座中用大量篇幅讲解了毛主席统一战线的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原因。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首次提出的、付出最多精力推动建立的抗日统一战线政治路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日战争做出的这一巨大贡献,是国内外其他任何党派都没有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