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末期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词赋家、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扬雄,远祖在今山西南部,据传乃是王侯世家。晋“六卿”之乱,祖上杨侯受韩、赵、魏的逼迫,举族南迁楚国境内的巫山地区。楚汉相争,扬雄的先人扬季来到蜀郡(今日成都)郫邑(今日成都市郫都区),成为自耕农的普通平民。到了扬雄幼年之时,家道更加穷困潦倒,到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地步,甚至与乞儿为伍。扬母年近五十才生下扬雄,扬父不久又一命归西。年幼的扬雄与双目失明的老母相依为命。为了生计,他七八岁便参加生产劳动。家境虽然贫寒,但是他胸有大志,以圣人之业己任,一心研读圣人之书,非此无所嗜好。扬雄从小敬仰前辈乡贤大辞赋家司马相如,五岁时便能背诵他的代表著《子虚赋》,并以司马相如为榜样,从小树立起了雄心壮志。在远亲林间翁儒、特别是道学高人严君平的辅导下, 十五岁时便作出了千古绝唱、脍炙人口的《蜀都赋》。由于家境贫寒,老母又需要媳妇伺候,媒婆便给扬雄介绍了一个比他要大一半的寡妇,而且还有一个孩子。扬雄对那寡妇却十分喜爱,直到她人老姝黄他飞黄腾达之时也不离不弃。

饥寒交迫的扬雄直到38岁这年才交了好运,蜀人杨庄将扬雄所做新赋《绵竹颂》诵之于汉成帝,成帝大为震惊,立即下令召见,拜为黄门侍郎。之后长期与杨庄、王莽为同僚。杨庄的性格复杂多变反复无常,既诚实又狡猾,既小气又大方。当杨庄看到扬雄交了好运,且还有上升之势时,他便生了后悔之心,便千方百计地阻挠扬雄继续得势,并不断地在成帝面前说扬雄的坏话,成帝好几次差点要杀扬雄头的时候,杨庄又想方设法地保护扬雄大难不死。二人既是朋友又是仇敌,30余年间的恩恩怨怨从未了断。扬雄在成帝朝供职约五年余中,主要是出入侍从,以文赋服务于封建帝王。他接受成帝诏命,似乎不是为了仕宦腾达,只是为了求得在生活有保障后,随心所欲地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他自己奏请既不愿作地方官,也不愿作朝官,只希望做个有奉禄的专业文人和学者。这倒也符合成帝招置文学侍从的需要,于是“有诏可不夺奉,令尚书赐笔墨钱六万,得观书于石室”。皇帝下令永不夺俸,让他终身享受政府津帖;给学术事业费(笔墨钱)六万,还特许在石室金柜(国家档案馆)看书。扬雄如愿以偿,成了一个由皇家供养的专业作家和专职研究员。这样过了一年,扬雄写了《绣补》《灵节》《龙骨》诗铭三章。成帝读了非常满意。从此,扬雄获得更多的机会出入侍从,以文学服务于皇帝。王莽篡权后,扬雄为中散大夫。但他不愿趋炎附势,同流合污。所以甘愿寂寞,不参与朝政,在天禄阁校书,同时自己埋头著书。尽管如此,扬雄还是没有逃脱厄运。由于杨庄之子杨固为了讨好王莽,伪造了一道“符命”(即谶纬)进献给王莽,不料却坏了王莽的计划而被流放,同时牵连到扬雄,跳楼自杀未遂。后得免,复召为大夫。晚年失意的扬雄专著《太玄》,著成无疾而终,享年71岁。

由知名作家张仕芳与远山根据扬雄生平事迹,合著的长篇历史小说《扬雄外传》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并于2025年4月18日下午在北大纵横举行了作者面对面活动。北大纵横创始人、北京纵横联合投资公司董事长、北大兼职教授、北京大学首届工商管理硕士(MBA)、全国劳动模范王璞先生主持了本次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原国家民政部中国社会出版社社长兼中国社会报社社长和民政部影视制作中心主任(正厅级)浦善新,原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院院长、中国著名书法大师林中阳,原中国电影文化发展中心影视部主任、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铁道兵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东方电影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著名作、编剧、导演远山,北京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顾问邓丽梅,中润海天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策划人何晓凤,中润海天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执行总监、新锐导演何翔宇,中润海天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制片人、知名作家、编剧张仕芳,以及北大纵横组织者、知名导演柴金龙等。

首先由王璞先生向来宾介绍了北大纵横自开办以来,已先后开办了作者面对面622期,为推动全民读书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同时介绍了长篇历史小说《扬雄外传》这本书和两位作者。

中国社会出版社社长,也是长篇历史小说《扬雄外传》责任编辑浦善新介绍了该书的出版情况及发行情况,并全面阐述了扬雄思想。

作者张仕芳讲述了长篇历史小说《扬雄外传》的创作经历,远山作了补充,则重点阐述了同名电影《扬雄外传》的拍摄构想。

中国著名书法大师林中阳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扬雄则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的典型人物,还现场展示了他为电影《扬雄外传》题写的片名。


参加活动的来宾纷纷发言,远山逐一回答了他们的各种提问,活动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