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走党史”到“发掘党史”——代序言
2008-03-28 10:13:52
作者:石仲泉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造堪称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史上一个奇迹。这些创造,对后来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的发展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五,东固苏区是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东固会师后,中共赣西特委和东固区委,根据会师期间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干部会议精神,以及毛泽东关于建党、建军和根据地建设的思想,进一步建设红二、四团和扩大苏区,使赣西南的工农武装割据出现了新的局面。1929年10月后,东固区苏维埃政府辖23个乡苏维埃政府,形成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并与周边各县少数赤色区域逐步联片,成为赣西南苏区和整个中央苏区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
  1930年10月,中原军阀大战结束后,蒋介石集中兵力对各苏区红军进行“围剿”。在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连续不断地进行反“围剿”战争。前三次反“围剿”之战,东固和赣西南苏区都是主要战场。苏区人民为红军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第一次反“围剿”之战中,东固、龙冈是主战场。1930年10月底,国民党10万大军向苏区边缘集结。12月上旬,红军总部确定反“围剿”战略方针。毛泽东指出:进剿敌军“长驱直入”,分成多路,每路又分成几个梯队,各路、各梯队间的相隔距离较大,这有利于红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在这些敌军中,张辉瓒师和谭道源师为敌军的主力军。消灭了这两个师,敌之“围剿”便可基本打破。张谭两师各约1•4万余人,红军有4万余人,一次打破一个师,占绝对优势。12月底,当孤军深入的张辉瓒师进入红军设伏的龙冈地区时,预先部署在四面环山、林木茂密、中间只有一条狭长山谷的红军,利用大雾弥漫之机,发起突袭,歼敌1万人,活捉张辉瓒。随后在东固召开万人群众大会对张辉瓒公审处决,这标志着第一次反“围剿”取得完胜。
  在第二次反“围剿”之战中,东固地区既是战略方针的决策地,又是“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首要战场。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调集20万兵力,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战术,分4路向中央苏区大举进攻。我红军总部经过多次会议研究,最后在东固敖上开会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方针,利用大山隘口地形,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然后自西向东横扫。红军主力在东固附近隐蔽,5月16日至23日,接连打响白云山战斗、白沙战斗和中村战斗,俘敌1万余人,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前三仗的胜利。红军在东固及其周边的这三仗,为粉碎敌军的“围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第三次反“围剿”之战中,东固一带仍是重要战区,赣西南地方部队担任迟滞敌军前进的重要任务,赣西南苏区仍是决定胜利的主战场。1931年7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调集30万人,向越战越强的红军发动第三次“围剿”。由于红军主力远在闽西,赣西南地方武装以运动防御和游击战,向长驱直入、骄横猛进的敌军进行袭扰,迟滞其前进。8月初,红军主力千里回师集结于赣西南苏区的兴国西北地区。在实行战略退却到最后底线后,我军采取“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方针,历时近40天,6战皆捷(其中大多数战场属当时的赣西南苏区),歼敌3万余人,彻底粉碎蒋介石第三次“围剿”。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率军追歼逃敌至东固六渡坳隘口不幸中弹身亡。为了纪念这位在反“围剿”战争中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吉安、吉水两县红色区域合并建立“公略县”,县政府就设在东固镇;并在六渡坳修建了“公略纪念亭”。
  红军前三次反“围剿”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使中央苏区的范围扩大连片,而且基本形成了红军的战略战术原则。它为中央苏区走向鼎盛和红军更加强盛奠定了厚实基础,为随后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六,东固苏区发生的富田事变为我们党后来提出严格区分两类不同
|<< << < 1 2 3 4 5 6 7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下一篇: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及历史地位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