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及历史地位 |
2008-04-16 11:15:15 |
|
作者:本站 |
|
|
|
|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陈毅、曾山等开国元勋曾经运筹惟幄的胜地,是与井冈山根据地同时创建起来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称之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贺龙式”、“李文林式”的红色割据。
(一)东固革命根据地历史概况
东固革命根据地以青原区的东固为中心,位于吉安、吉水、泰和、永丰和兴国五县交界地区,面积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东固革命根据地于1927年9月开始创建,到1935年3月前后经历了三个时期。从1927年9月到1930年2月,是独立存在时期,历经创建、巩固、发展阶段。从1930年3月至1931年11月,是融入赣西南苏区时期,毛泽东在此转战游击,领导指挥攻打唐云山旅、打吉安和三次反围剿战争阶段,并由此奠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基础。从1931年12月至1935年3月间是融入中央苏区时期,并形成中央苏区的版图。东固革命斗争历史一直延续到主力红军长征,时间长达七年之久,与赣南、闽西根据地一起,构筑成中央根据地的三大基石。
1、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形成。1927年,在北伐革命影响和吉安党组织的领导下,吉安农民运动蓬勃发展,2月,赖经邦在东固涧东书院成立了第一个党小组领导开展革命运动,并先后成立了九区农协和农民自卫队来开展革命活动,从此揭开了东固地区革命斗争的序幕。周边的永丰、吉水等地区的农民运动也轰轰烈烈兴起,为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暴动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正当各地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开展时,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27年8月,在吉安制造了“八.六”惨案,杀害许多共产党组织负责人和革命群众,封闭工会、农会等革命组织。赖经邦、刘经化、曾炳春等共产党员在群众的营救下脱险,几经曲折回到了家乡东固,继续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1927年6月底至8月下旬,方志敏被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礼送出昌,秘密来到吉安、吉水、莲花等地指导农民运动,他反复强调只有斗争才能生存,号召群众要自己起来闹革命。这一思想对赖经邦等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27年9月,经过二十多天的秘密准备,赖经邦在东固敖上村的段蔚林家中秘密主持召开了12人的党员大会(史称敖上会议)。会议强调了党的活动转入农村的重要性,提出了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动农民举行暴动,建立革命武装等问题。随后建立了东固地区的革命武装——东龙游击队,并争取了段月泉的“三点会”绿林武装参加革命,准备发动武装暴动。11月初,通过吉安城地下党送来的情报,东龙党支部和革命游击队得知吉安城国民党驻军调防,城内空虚的这一有利时机后,立即发动了著名的东固暴动。11月12日,赖经邦和段月泉率领160名武装暴动队员,成功夜袭富田大土豪。13日,又胜利攻打吉安永和圩土豪。18日出击吉水水南反动自卫队,接着又打回富田和东固。东固暴动的节节胜利,拉开了东固地区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的序幕。不久,根据中共赣西特委决定,东龙游击队与永吉游击队合编为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以东固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2月,成立了中共东龙区委,初步形成了东固革命根据地。此后,随着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根据地得到大发展。1928年,以东固为中心的五县交界地区成了革命的红色区域。当时,中共江西省委给中央报告:“永丰、兴国、于都三县交界处已形成割据”,这正式宣告了东固割据的局面,标志着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2、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1928年2月,在东固养军山成立了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七纵队,不久又成立了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九纵队。1928年9月,根据特委决定,七、九纵队和并正式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李文林任团党委书记兼团长。红二团的成立,标志着江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