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走党史”到“发掘党史”——代序言 |
2008-03-28 10:13:52 |
|
作者:石仲泉 |
|
|
|
|
中的很大一部份史料,就是来自于这个浸透了无数革命烈士鲜血的中央文库。在此,我不能不对那些革命战争年代的党史档案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特别是对我党的党史档案工作创建者周恩来、瞿秋白表示深切的怀念。——是他们两位制定了我党中央第一个《文件处置办法》。他们还在末尾加了一个总注:“如可能,当能最理想的,是每种二份,一份存阅(备调阅,即归还),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并在“将来”两字旁边打上了着重号。这是何等的眼光!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了何等的自信!
正是有了这个中央文库,才使我们生活在今天的党史工作者能够去研究那一段被称之为中央苏区的辉煌历史。
由此,我想谈一个问题,即如何借助于党的文献史料的发掘去深入研究中央苏区,当然也包括被称之为中央苏区的“根基”——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中央苏区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2005年10月在兴国研讨中央苏区和苏区精神时,我讲过:从时间来说,它占民主革命的近1/4;从内涵来说,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从意义来说,在那里所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不管怎么样,也是新中国的最初雏形。包括东固、赣西南在内的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一片神奇土地,有极为深邃的历史价值和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对它的历史价值,包括其红色资源尽管有相当高度的认识,但作深度的研究、开发、利用和宣传还是有限的。从新世纪开始,这个情况在不断改变。比如,我所知道的,在赣州市的所属地区已召开过四次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聚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对其历史价值进行再认识,作新的挖掘。今年,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办公室和东固地区所在地的中共吉安市青原区委、青原区人民政府,又开始把研究发掘的触角伸向著名的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为东固、赣西南苏区)。这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也可说是对中央苏区历史作深度研究的一个重大努力。
近几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江西地方史》(第一卷)都对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作了一定论述。不少党史工作者发表著述对东固、赣西南苏区这段历史做了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的研究。但是,我两到东固、五到赣西南地区的感觉,这些年对东固、赣西南苏区的研究和宣传似比较薄弱,与这里的革命先烈对中国革命的流血牺牲和对党的历史所作的贡献不那么相称。据说,在1988年,江西和吉安地方党史部门专门召开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学术研讨会,曾有一个好的发展势头,但不久陷入停顿状态。我对东固、赣西南苏区这一段党史没有什么研究,但五走这个地区的部分市县乡镇使我多少有点感想。借此机会,不揣冒昧,讲讲我对被陈老总誉为“东井冈”东固苏区的初步认识(赣西南苏区包括的范围太大,其党史很丰富,有些县我还没走,不敢奢谈)。
两到东固,参观了那里的反“围剿”战争纪念馆,看了目前还保存完好的若干革命旧址,听那里的干部和老表讲述了他们知道的当年苏区时的一些情况。在研究以赣南、闽西为主的中央苏区那段历史的过程中也涉及到东固党史。因此,我也在思考如何认识东固苏区在中央苏区时期的作用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的地位。这里,将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提出,与同仁们共同研讨,一起来推进东固、赣西南苏区和中央苏区党史的研究。
东固苏区的历史作用,可以从多个视点进行分析,作这样那样的概括。在我看来,是否能讲这么几点:
第一, 东固苏区救援从井冈山下来一直没找到落脚点的“朱毛红军”,帮助他们摆脱了最危难的时刻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