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走党史”到“发掘党史”——代序言 |
2008-03-28 10:13:52 |
|
作者:石仲泉 |
|
|
|
|
看了眼前这本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吉安市委党史办公室和中共吉安市青原区委、青原区政府联合编辑的《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书稿,感到十分欣慰。因为这个《史料选编》很翔实、材料甚为丰富,颇有学术价值。近些年来,很少看到这样的史料选编。作为地方党史机构,如果说进行宏观党史研究可能遇到的困难大些,但编辑史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地方党史研究,这应当是地方同志的强项。地方党史机构的基础工作首先就是“存史”,然后再干其他。因此,我看到这沉甸甸的《史料选编》稿非常高兴。
这几年我一直提倡“走走党史”,只要有条件,尽量走出“书斋”,去感受和体验某些重要的党史问题,努力掌握第一手原始的实际的可靠材料。从而,使对党史的了解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深化过程,即由概念党史经过体验党史,形成形象党史,再来叙述和理论党史。从我个人的体会看,经历了一番体验而写的党史,能将个人的亲历感受同文献研究相结合,不会是文山会海,而是有具体材料、生动情节的;不会是概念化的,而是鲜活的,让人喜闻乐见的。去年出版的《长征行》,按照时尚说法,是我“走走党史”的“第一桶金”。
实际上,我比较集中地“走走党史”,是从走中央苏区的赣南、闽西和赣西南开始的。这几年,我对江西的几个苏区大都走过了。就赣西南地区来说,我走了五次。第一次是2001年11月,在瑞金参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0周年理论研讨会后,从兴国到东固、富田、吉安等地进行考察,由“东井冈”然后上井冈山。第二次是2003年11月底至12月上旬的“五千里路闽赣粤”之行,走了泰和等县。第三次是2004年10月下旬在于都参加纪念中央红军出发长征70周年学术研讨会后,考察当年红军反“围剿”战争的战场旧址二到东固。第四次是2005年10月下旬在兴国参加纪念毛泽东作“兴国调查”75周年暨弘扬苏区精神理论研讨会后,到永丰龙冈考察了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主战场和活捉张辉瓒的万功山。第五次是2006年5月中下旬,从湖南始走“大井冈行”,再到吉安、青原、永丰、峡江、安福等地。因此,对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情况多少有些实际的体验。去年,青原区的同志就有要召开学术研讨会的意向,我答应过只要能抽身一定赶来参加。这一次听说,中共吉安市青原区委、青原区政府负责承办关于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学术研讨会,我实在顾不过来,只好答应为此《史料选编》写几句话,讲点看法。
我粗粗地翻了一下《史料选编》,感到收集的资料较全。它的核心部分是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事件亲历者写下的对当时历史事件的实录和回忆。这是些具体翔实、生动鲜活的党史资料。这些资料,有的是从档案文库里面辑录出来的。无论实录还是回忆,是那些党史亲历者出生入死,以鲜血乃至生命书写党史的活生生的记录。这些党史材料是原生态的,具有原创性,更具特别意义,让我们读起来是那样兴奋和震撼!
我看到上海党史工作者编写的《寻踪觅影——静安红色之旅撷英》【《寻踪觅影——静安红色之旅撷英》,乐基伟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有关中央文库的史料,见该书第138-144页。】一书上有一则史料:1930年党中央在上海(今江宁路673弄10号),设立了文件保管处,它被党内一些同志称为“中央文库”。这里保管了1920年以来党的刊物、文件、党内通信、会议纪录等珍贵文献史料,其中有大量的苏区文件和红军军史等档案。这个“中央文库”在1932年党中央从上海撤往中央苏区时,决定留在上海,并指定陈为人夫妇具体保管。不知经历了多少险恶的辗转,在数十位地下党员的艰辛努力下,“中央文库”终于在上海解放时,完整地交给了党中央。可以说,这是我党档案保管史上的奇迹。而这本《史料选编》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