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的摄影记者抓到了这样一个镜头:樊鼎是广东春运一线执勤的军人,雷云是春运列车员,这个新年,刚刚新婚的他们注定无法团圆。因为一趟临客列车的机缘,他们在广州东站的月台上有了30分钟的短暂“团圆”。过去六年,这对夫妻半年才能见上一次面。在他们的字典里,“异地”“分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词。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萨伊寒和男友是异地恋,年前,她坐8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去看男友,也只能在他站哨的两个小时里见到。(《现代快报》2月5日)
临近新年春节,看到这样的新闻,不免让人们感动。然而,他们中有一个共同的角色——军人,当人们万家团聚的时间,我们还有一部分军人坚守的边防线,坚持在岗位上,坚守在高山海岛上,坚守在战位上,他们坚守换来了亿万人的安宁,他们无愧最可爱的人,回家过年,对他们来说,军营就是自己的家。正如今天人民日报评论所说“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在笔者长征的过程中,更是深深感受到这种力量,不少战友扎根边陲,不仅自己在这里奉献,而且妻子孩子也跟着来了。那一次我上红其拉甫的途中,正好有一个军嫂带着6岁女儿上塔什库尔干去看孩子爸爸,军嫂本来也是内地的教师,后来辞了工作,到那里去当个代课老师。6个小时的车程,小女孩晕车,吐得一塌糊涂不算,关键孩子特别不好受啊,可是他们是军人的孩子,走进军营到爸爸身边看爸爸是一种情怀。吃再大的苦也要去。
有着昆仑女神之称的姜云燕,17岁的时候听到三十里营房医疗站的事迹,千里迢迢还错到了格尔木,终于辗转找到了叶城的昆仑女神吴凡英,“吴阿姨,我要当兵,上昆仑山照顾边防战士。”先从编外女兵干起,每天打扫卫生、做饭、洗衣被,端屎倒尿一类脏累活抢着干,工作量相当于五六个人的总和,换药打针什么的也悄悄学会了。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姜云燕为兵服务堪称典范。最后经过特批成为一名军人,现在还是一位军嫂呢。这就是一位女孩子的追求,她把青春献给了大山,献给了高原,获第三十九届“南丁格尔奖”。无愧新时代的“昆仑女神”,他曾坚守全军海拔最高、环境最苦、保障最难的医疗站13年,真情奉献雪域昆仑成为海拔4500米以上高原工作时间最长的女军人之一。
还有一个是我的泰州老乡叫孙龙珍烈士,她于1959年随生产建设兵团支边来到新疆吐鲁番,1962年主动要求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执行“三代”任务。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前苏联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战斗中,为了保卫祖国领土,捍卫民族尊严,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带着六个月的身孕参加了这次战役,不幸中弹牺牲。1969年8月被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革命烈士”称号,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并于同年为其修建烈士陵园立碑纪念。现在的“孙龙珍民兵班”成为她的传人。
说到这里,还不能不说说春节军人的事儿。人民日报最近搞了五个征稿《回家》,我有感而发也写了一段:每逢佳节倍思亲。谁不想家,谁不想妈妈。当人们从四面八方大潮奔涌回故乡过年的时候,无数的军人却从家中赶回军营,因为他们的“家”在战位上,上边防、到哨卡、下海岛、越大洋、飞苍穹担负战备、值班、巡逻等任务,甚至应对突发事件,义无反顾,为祖国守岁,为人民站岗,枕戈待旦,夜以继日。
“一家不圆万家圆”、“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些耳熟能详的铿锵豪言,道出了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正是有着小家庭的牺牲奉献才有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宁。此时此刻,我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团圆幸福之时,不能忘记那些还在军营里和战位上默默坚守的解放军武警官兵,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