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一名高知孕妇在北医三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因为先后三份官方声明的出现,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先是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请求医院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调查结论;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事件经过,并指出死者家属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医疗秩序;16日,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声明力挺院方,质疑中科院理化所发声明的程序合理性,并表示相信法律会给纠纷双方一个交代。(详见今日快报封10版)一起普通的医患纠纷,因为公函的介入而演化成舆论热点。看似偶然,实则与任何一起医患纠纷的“病灶”都一样:院方坚信自己无错,患者家属怀疑一切,几乎都是“本能反应”。将法律甩在一边去解决医患问题,往往是两败俱伤。只有法律树立起绝对权威时,分歧才能弥合。由此审视,这起医患纠纷,各方都需冷静和反思。(《现代快报》1月18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单位人逐步成为社会人,遇到维权问题往往只剩了个人、家庭、亲友或律师的帮助,处于势单力薄、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法制社会,我们必须尊重法律相信法律,然而法律也不是万能的,加上社会浮躁、腐败失信、人性自私、麻目不仁,处事与公正公平存在现实距离,蒙冤受屈、执行难困境等现实难题仍有发生,一些小问题累积成了大难题,法院头疼,当事人无奈,这就导致现在医疗纠纷、社会矛盾等不断的原因。
单位帮助职工维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受到质疑的,也是稳定人心体现关心、团结凝聚单位力量的举措。当然帮助维权不是跟着医闹,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相对公正的原则,作为单位如果连职工遇到困难,都不愿出面帮助,这个单位还有组织吗?还有什么凝聚力可谈吗?就是个体老板也懂得一点怜悯吧。反倒是,对单位职工遭遇不幸,无动于衷,才是真正的冷血和失去民心。出具公函只是帮助职工维权的理智手段之一,何况只是一种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表示。难道让他们组织人员去打架不成?
不管网友怎么说,这次医疗事故已经发生了,无论是死者为大,还是尊重法律都不矛盾。医院为病人服务,出了事必须承担法律风险,再多的理由都难逃责任和过失。而从这次“舆论战”中许多不实情况看,似乎有些势力在搅浑水的情况,让人十分心寒,医院及医生组织、病人及单位等都被网友绑上了舆论战车,弄得硝烟四起,让人们看得云里雾里,这种网上暴力不仅助长了社会的分离,也加大了社会的矛盾和愤怒,对建立法制秩序和信守文明都是不利的。一次次撕裂了社会群体,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团结、聚合和信心,应强化职业道德机制,优化职工维权渠道,通过此事要反省,不能再认为维权是职工个人自己的事情了,让维权者叫天不应叫地不宁,非得把事情捅上了天,有关部门才出面协调和干预,其后果难以预料、不堪设想的。只有正视维权中可能发生的大问题,才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维权乱象和网上恶斗,不要再任由这种丑恶现象继续下去了,有关部门该联合出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