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拉圭总统亚曼杜·奥尔西5月13日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乌拉圭前总统何塞·穆希(José Mujica)卡于当天去世,享年89岁。乌拉圭政府宣布全国哀悼三天。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乌拉圭前总统穆希卡不幸逝世向乌拉圭总统奥尔西致唁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向穆希卡亲属和乌拉圭人民表示诚挚慰问。习近平主席指出,穆希卡先生是乌拉圭著名领导人,毕生为乌拉圭人民谋福祉,深受乌拉圭人民爱戴,在国际社会享有较高威望。他生前长期致力于推动中乌关系发展,为两国友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逝世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老朋友、好朋友。

一、“世界上最穷的总统”对巴黎公社原则的致敬
穆希卡出生于1935年5月,1995年首次当选众议员,2000年当选参议员,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出任乌拉圭农牧渔业部长。2009年11月,穆希卡参加总统选举获胜,于2010年至2015年担任乌拉圭总统。
曾经是左翼游击队领导人的何塞·穆希卡被称为“世界上最穷的总统”,他外表慈祥,神态憨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和而淳朴。但这位外表普通、看似平凡的老人却被誉为乌拉圭的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总统。2009年当选乌拉圭总统后, 他拒绝住总统府邸, 依然坚持居住在首都蒙得维的亚郊外一座农场的简陋农舍里,和妻子种菜喂狗。并且他饲养的宠物狗“曼努埃拉”也与众不同,竟是一条三条腿的瘸狗。2010年穆希卡就职成为总统时还曾主动公开财产情况。官方在审计后惊讶的发现,穆希卡个人的家产大约在1900美元左右,其中最主要的财产就是这辆他的昔日战友和朋友在他从政之初凑钱给他买的、产于1987年的甲壳虫汽车。如果除去穆希卡拥有的那辆在1987年生产的大众牌甲壳虫汽车,穆希卡的财产情况完全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他所在的这座只有十几亩地的农场还是他夫人的财产。“这位浓眉农夫穿着旧衣服、趿着旧鞋从门廊缓缓走出,活像一位年迈的比尔博·巴金斯从霍比特洞穴中走出来,准备训斥一位不请自来的邻居。”英国《卫报》曾这样形容穆希卡的形象。




就职成为总统后,穆希卡每天都要处理比较繁忙的政务。但他却从始终将俭朴一一落实。有时候就连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坐在一起开会,穆希卡都不会穿得特别正式。反而他依旧穿着随意并且不打领带不带随从。就好像他不是主角之一一般。尽管穆希卡从外观形象上看去有些乱糟糟的,可是谁都无法忽视他。
总统如此贫穷,并不是因为国家贫穷。2010年乌拉圭的人均GDP为9425.53美元,排名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当全世界都说穆希卡清贫时,他却澄清说:“我不穷,说我穷的人才是真穷。说我只有几样东西也没错,但俭朴却使我觉得非常富足!”他对自己坚持的生活方式解释称:“人们叫我‘最穷总统’,但我不觉得自己贫穷。真正‘贫穷’的是那些工作唯一目的就是维持奢侈生活的人,并且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

2009年11月当选总统后,他在六年的执政时间里推出了一系列惠及底层民众的改革,使得乌拉圭经济年均增长百分之5.4。英国《卫报》称,在任期间,穆希卡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使乌拉圭成为南美洲首个堕胎合法化的国家,并确立了该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1年,穆希卡把政府分配给自己的总统官邸和两处住房,以27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乌拉圭东部共和国银行,随后这笔达到270万美元的资金便被他用于公用了——全部用于实施政府的住房计划。
据相关资料显示,穆希卡就职总统的薪水并不低,达到了每个月一万一美金。但他只留下一千五美金作为他的生活费,而后将剩下的全部美金捐给贫困地区的人们。他的生活费几乎相当于乌拉圭民众的平均月收入水平——这也许是这位曾经的共产党人对巴黎公社原则的致敬。
2013年,穆希卡受邀对中国进行访问。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论是对于乌拉圭还是整个南方共同市场,中国都是“极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乌拉圭将“寻求同中国一切可能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密切合作。
2014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将穆希卡评为年度拉美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要知道,这个杂志可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时事刊物之一。拉美地区那么多个领导人、国际社会那么多高官政要,唯独穆希卡可以骄傲地留下他的名字。
二、坚持毛泽东思想的乌拉圭共产党人和左派领袖
1935年5月20日,穆希卡诞生在乌拉圭帕索德拉阿雷纳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到来,乌拉圭政府深陷全面腐败的漩涡,使得民众生活在提心吊胆与血腥暴力之中。冷战开始以后,中国革命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美帝国主义奴役之下的南美洲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美洲的共产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乌拉圭的共产党人同样深受毛主席的游击战理论以及反帝思想影响。

1960年,受到共产主义思潮熏陶的穆希卡加入了乌拉圭共产党, 成为一个积极的革命者。古巴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乌拉圭共产党人的斗志,穆希卡积极参与了受到古巴革命启发的城市游击队——乌拉圭左翼游记运动组织(图帕马罗斯全国解放运动)的行动,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推翻乌拉圭的军人独裁政权。凭借其出色的战斗技巧和领导才能,他迅速崭露头角,并成为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
1962年,穆希卡代表乌拉圭参加在莫斯科召开“青年大会”,在回国途中,他所在的南美洲青年代表团受到中国的邀请来北京做客。到达北京以后,代表团内所有激进的左派学生代表,都向中国政府提出愿望:希望见毛主席。中国政府很快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穆希卡终于见到了毛主席,当时年仅27岁的他主动向毛主席请教了中苏论战的问题,毛主席则向他们赠送了一批革命书籍。2009年底,穆希卡对到访的中国记者余熙回忆起1962年见毛主席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毛主席就像我们自家的爷爷一样,对我们代表团每一个年轻人都非常尊重,非常亲切,同时对我们正为之奋斗的拉美人民解放运动的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穆希卡后来如此节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毛主席非常注重节俭的影响。
回到乌拉圭之后,穆希卡还曾大力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据说,穆希卡会抽出一定时间阅读孔子的文章,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中国文化。穆希卡还特别提到了一件事情,就是当时毛主席接见他的地点是在中南海的书房里,后来毛主席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会见的地点也是这个书房。
与毛主席的会面,给了穆希卡极大的触动,回国以后他常常阅读毛主席的著作。在给记者余熙赠送自己的传记时,穆希卡还专门题词: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录自于革命导师毛穆希卡于蒙得维的亚

1966年,毛主义列宁主义-图帕克·阿马鲁民族解放阵线创建,穆希卡和战友们在乌拉圭打起了游击战,并发动武装起义想推翻政府。但是当时的乌拉圭政府背后有美帝国主义撑腰,政府军武器好,资源充足,穆希卡和战友们很快被镇压,他本人被迫逃亡。
1970年穆希卡在逃亡途中身中6枪、首次被捕,1971年越狱逃走,1972年再次被捕。2018年,乌拉圭送选奥斯卡的电影是《地牢回忆》,电影聚焦的正是穆希卡关押地牢的黑暗往事。1973年,乌拉圭发生政变,国家进入独裁统治时期。三名囚犯被秘密带走,关进了特别监禁牢房,每天吃剩饭和馊菜。因为上面下达的指令很明确:不能杀死他们,但要让他们生不如死。从此,穆希卡和同伴纳托、陆索三人,堕入暗无天日的地狱生涯。在被关押了三年后,穆希卡和另外两个犯人已经神志不清,当他的母亲来看他时,他已经认不出来自己的母亲。

在整个军政府时期,穆希卡被关了整整14年,这14年暗无天日的生活足够摧垮一个人,但是却没让穆希卡放弃信仰、放弃希望、放弃斗争。
1985年,乌拉圭军政府垮台,监狱里的大量政治犯被释放。穆希卡出狱后仅仅休养了一年,就带着满身伤疤踏入政坛。然而,当时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陷入低谷,继续武装革命非常艰难。在当时的环境下,穆希卡毅然决定放弃军事生涯,转向政治领域,和一些左派人士一起组建了一个合法的政党,叫做“人民参与党”,后来改组成乌拉圭国内赫赫有名的政党“广泛阵线”。他在自己的从政之路上一路奋斗,1995年当选众议员,之后历任参议员、农牧渔业部长,并最终在74岁高龄当选乌拉圭总统,并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和进步的思想赢得了许多乌拉圭人民的喜爱。


2013年9月,穆希卡在联合国大会发表了一场长达45分钟的长篇演讲,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力度为子孙后代保护地球。他深入反思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这种生活方式对全人类、环境和家庭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他呼吁人们回归简单生活,把生活建立在人际关系、爱、友谊、冒险、团结和家庭的基础上,而不是被消费主义束缚。
他坦言,当今社会普遍过着一种奢侈浪费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对自然环境构成威胁,更对人类的前途带来了深远的危害。这种背离简约和节制原则的文化,完全违背了自然的循环规律。更为严重的是,它剥夺了人们自由享受人际关系的机会,让人们无法深刻体验爱情、友谊、冒险、合作以及家庭等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价值。这种文化还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阻碍了人们去尽情欣赏和感受自然美景,而这些恰恰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宝贵体验。


卸任总统后,穆希卡继续担任参议员直到2020年退休并离开政坛,他选择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与夫人共同在破旧的小屋与菜地间穿梭,亲手烧菜、洗碗、拖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与普通百姓无异的日常。


2024年11月,被视为穆希卡“得意门生”的亚曼杜·奥尔西赢得乌拉圭总统选举,并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就职。这次选举中,穆希卡乘坐轮椅,亲自前往投票站投票,体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生活是一场美丽的冒险,一个奇迹。”穆希卡说,“我们太注重财富,却忽略了幸福。我们只顾着一些琐事,不知不觉间生活就从你身边溜走了。”在接受乌拉圭媒体BÚSQUEDA采访时,穆希卡说他要把人生的“最后阶段”奉献给他的农场,几十年来他和妻子一直在这里种植菊花。

三、穆希卡用自己的方式坚持信仰和践行“为人民服务”
尽管有人认为穆希卡的这种选择某种程度上是对革命事业的妥协甚至是背叛,但他当时的艰难处境又有多少人能够体谅。他后来的所作所为也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背叛自己的信仰,他依然非常崇拜毛主席、坚信毛泽东思想。也许,他有太多外人无法知道的无奈!
“真正的穷人是那些需要无数物质才能活下去的人。”这句话贯穿了穆希卡的一生。穆希卡这样一位从不炫耀、不张扬的总统,让整个西方媒体集体“震惊”:怎么会有领导人不贪、不拿、不装?这种“惊讶”,恰恰暴露了整个西方体制在道德上的破产!也是这位老共产党人的本色!
乌拉圭总统亚曼杜·奥尔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称,“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宣布穆希卡去世。感谢您给予我们的一切,以及您对民众的深爱。”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称赞穆希卡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形容他是“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的榜样”。巴西外交部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人道主义者之一”。智利总统博里奇则对穆希卡为消除社会不平等所做的努力致敬。
5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中方如何看待穆希卡对中乌关系发展的贡献?林剑表示,穆希卡先生是乌拉圭著名领导人,深受乌拉圭人民的爱戴。他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为推动中乌关系发展和互利友好合作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穆希卡先生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属和乌拉圭人民表示诚挚慰问。
穆希卡对“人民”两个字的有着特殊感情,在他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在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光彩照人!
沉痛哀悼穆希卡同志,乌拉圭人民不会忘记您,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左翼人士不会忘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