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罗炳辉为乡苏干部改名字(组图)
作者:赖光耀
浏览次数:
2025-05-19 09:01:0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罗炳辉军长

攻打苦竹山指挥部——四都汤屋村汤氏家庙

    在长汀县四都镇的革命斗争史册中,镌刻着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其中就有共和国过早陨落的将星、建国后被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的罗炳辉军长。在四都还流传着罗炳辉为乡苏干部改名字的故事。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四都的苦竹山,是闽西最大的反动民团的武装据点。以钟水楻、龙古头、七佬、林佬等几个大地主和恶霸西洋狗,劣绅告化妹,土匪头子积鬼子等,以及一批从外乡逃来的地主、恶霸、土匪和反动民团头子,在苦竹山拉起了一支拥有400余人的反动武装。他们与民为敌、四处作恶,疯狂报复、残害革命群众。

    红军和苏维埃政府以及地方武装,已经形成共识:必须彻底铲除这个危害苏区群众的反动民团。

    1930年6月中旬,为了剿灭盘踞在苦竹山的反动民团,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率领红十二军101团,由长汀地方武装四都赤卫独立二连、六连配合打援,从四都汤屋村出发,开始了攻打苦竹山的战斗。他们首先攻打中坪村,消灭了中坪地主武装大头鬼、沙和尚,缴获套筒枪、单响枪各一支,土造大炮两门,然后又阻击磜下、腊口赶来增援的敌人。

    在罗炳辉的指挥下,红十二军101团勇敢善战,迅速将苦竹山外围的敌人全部打垮,活捉土劣告化妹。

    红十二军101团,在前方与反动民团激战。后方的汤屋村,也动员起来了,人人为前方消灭民团做贡献。当时后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障后勤供应,要想方设法让101团及地方武装的战士们吃饱饭。

    负责后勤保障的是汤屋乡苏维埃政府的干部汤水生妹。汤水生妹无论是下田犁耙耕种,还是上山打猎、割松脂,农村里的活没一样能难得住他。他虽然没有文化,但擅长精打细算,再复杂的事情经他手后,都能安排的井井有条,处理的清清楚楚。人人都夸汤水生妹,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

    这次攻打苦竹山战斗,汤水生妹作为汤屋乡苏的干部,积极主动地配合四都区苏,认真做好攻打苦竹山战斗的后勤工作。尽管当时的生活很艰苦,没有什么菜,大部分都是当地老百姓送来的腌菜干、萝卜干等等。但是他想方设法,尽量做出各种各样的菜,千方百计让战士们吃得饱、吃得好。

    当时稻子还没有收割,粮食十分紧张,老百姓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家中仅有的粮食都贡献出来了。汤水生妹想,红军战士在前方攻打苦竹山,不吃饱饭怎么行?这时他突然想到自己家里还有两个去年的老南瓜,于是他立刻回家把两个像磨盘一样的老南瓜拿来。水生妹将南瓜洗净,切成小块,加入大米,焖煮成了两大锅南瓜饭。南瓜饭香气扑鼻,既当饭又当菜,又节约了米,真是一举两得。南瓜饭送到前线后,战士们马上就被南瓜饭吸引了,红军战士吃过后,都夸南瓜饭太好吃了。

    汤水生妹动员村民都将去年的老南瓜都拿出来,汤水生妹又做了好几餐南瓜饭。除了南瓜饭以外,汤水生妹还将芥菜杆切碎,下锅拌入大米,焖煮成芥菜杆饭,前线的战士们一个个都吃得饱饱的,上战场消灭敌人的劲头更足了。

    汤水生妹还发动群众到山上采摘野山笋,这种野竹笋跟手指一样粗,用开水焯过后,然后加入咸菜,煮成咸菜笋,又成为红军战士人见人爱的土菜。

    在汤水生妹的操持下,既解决了粮食紧张的困境,又让战士们吃饱了肚子,使艰苦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有一天,罗炳辉军长吃完饭后,对着汤屋乡苏主席说:“你们做的饭真好吃,我不知不觉又多吃了一碗,照这样吃下去,我一定会更胖,变成大胖子的!”

    罗炳辉问乡苏主席:“这饭菜是谁做的?”

    乡苏主席说:“是汤水生妹做的。”

    罗炳辉军长对乡苏主席说:“带我去看看她,我要代表全体战士好好感谢她!”

    乡苏主席带罗炳辉来到厨房,指着一男子说:“他就是汤水生妹。”

    罗炳辉一看,大吃一惊:“他,他不是男的吗?他叫汤水生妹?”

    乡苏主席笑一笑说:“对,他就叫汤水生妹。”

    罗炳辉说:“明明是一个堂堂男子汉,怎么叫汤水生妹?”

    乡苏主席对罗炳辉说:“罗军长有所不知,我们这儿有一个风俗,如果生了男孩,从小体弱多病,就要为男孩取一个女孩的名字,女孩命硬,能保佑男孩健康成长。”

    罗炳辉听了笑一笑:“哦,这里还有这种风俗?”

    乡苏主席说:“我们这里除了有叫水生妹的,还有叫长生妹、樟树妹、观音妹的,都是男的。”

    罗炳辉对汤水生妹说:“你这汤水生妹的名字容易让人误会,以为是为女同志。你现在是革命队伍的人了,为了不让人产生误会,最好把这名字改掉。我帮你改一个名字怎么样?”

    汤水生妹腼腆地笑着说:“好,罗军长,你帮我改一个名字。”

    罗炳辉想了一想说:“希望我们红区,永远红,久久红,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天下一片红,我们就可以永远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我看呐,你干脆就叫汤永红吧!”

    汤水生妹说:“好,这个名字好,罗军长,我从今往后就叫汤永红了。”

    从此,汤水生妹就改名叫汤永红了。

    1931年,42岁的汤永红因为在后勤工作中表现突出,被上级安排到红山,担任赤卫队的司务长,专门负责赤卫队的后勤工作。

    1934年夏,各地流窜到苦竹山的残匪不甘失败,在武平钟绍奎的支持下,又开始作恶,多次下山抢掠四都、濯田的老百姓及袭击汀西县河流游击队的运粮队伍,抢夺红军粮食,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福建省委书记刘少奇决心彻底拔掉这个反动堡垒,开始了第五次攻打苦竹山。保卫大队决定利用夜色掩护发起最后进攻,他们挖暗道,接近土围子,把棉被泼上水绑在桌子上作挡弹墙,堵敌人的枪眼,再用炸药将土围子炸开,敌人溃败而逃,最终将团匪一网打尽,拔掉了这个被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称为“闽西最反动的土围子”。

    汤永红就在这次配合红军攻打苦竹山的战斗时,为红军送饭途中,在红山中坪被敌杀害,英勇牺牲,时年45岁。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陈毅三度长汀行
·下一篇:无
·特稿:陈毅三度长汀行
·中红网:英雄精神熠熠,家国情怀滚烫——重庆志愿军前辈赴京津圆梦之旅(组图)
·中红网-陈瑞生:父爱如山(组图)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锻造宣讲先锋——漳州市红色讲解员专题培训圆满收官(组图
·特稿:红土铸魂 红色印记 童氏宗祠:缅怀“双童”烈士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特稿:《红土铸魂汀州革命先辈》之二 博士将军涂通今
·特稿:《红土铸魂汀州革命先辈》之二 博士将军涂通今
·《开国中将王近山诞辰110周年》纪念邮简在京首发
·中红网-陈瑞生:父子重逢(组图)
·寻根扎西:一场跨越时空的信仰传承——记海巢会长重走长征路与扎西会议的精神回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赖光耀:罗炳辉为乡苏干部改名字(组图)
特稿:罗炳辉为乡苏干部改名字(组图)
张鸿祥:陈毅三度长汀行
特稿:陈毅三度长汀行
走进夏明翰故居
“大河奔流·红色血脉——黄河流域红色文化
党的七大:在全党开启自我批评之风
抗美援朝精神: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
全民族抗战中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四川:推动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实处见效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