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市开福区,有个叫捞刀河的小镇。它因为一个捞刀的传说而神化,更因为一种刀剪的技艺而名扬天下。
捞刀的传说有两个版本,将传说与技艺结合起来的这一版本,更有意思。话说关羽打下长沙后,摆筵庆功,周仓多喝了几碗,扛着青龙偃月刀,跟在关羽马后。走到一条河边时,马受惊而腾跃,后蹄将刀踢到河里。这落刀的地方就叫"落刀嘴",刀捞起来后,发现碰缺了口,义子关平请来远近闻名的磨刀剪好手罗铁匠为关羽磨刀,整整磨了三天,终于把刀磨好。此后,这条河叫捞刀河,罗铁匠住过的地方叫"罗汉庄",捞刀河刀剪技艺也扬名四海。
初夏,雨过天晴,捞刀河镇罗汉庄村静谧安详,清澈的捞刀河水静静地绕村而过。像罗铁匠那样的磨刀、打铁声如今几乎听不见了,但捞刀河刀剪技艺却有着500多年的真实存在。
清同治《长沙县志》载,早500年前,捞刀河地区就有生产"三刀"(菜刀、剪刀、剃刀)的作坊数百家,所产刀剪采用"镶钢锻打"工艺,锋利无比,而且精巧合缝。清初已经小有名气。
捞刀河刀剪品牌遐迩闻名,可上溯到清朝乾隆年间。相传,长沙城小古道巷口,一位叫董彦章的刀剪工匠开了一家叫"董同兴"的刀剪店。当时学院街的试考棚距"董同兴"刀剪号不远,每届全省院试,不少考生都要买把剪刀作为礼物带回家。到民国时期,"董同兴"已成为经销刀剪商店的代名词,盛极一时。
新中国成立后,捞刀河刀剪更是声名鹊起。"1964年,全国产品质量检查大评比,捞刀河剪刀荣获第一名,北京王麻子第二,杭州张小泉第三。这就是当时的中国三大名剪。"刀剪的辉煌,让曾供职于长沙市捞刀河刀剪厂的彭建军至今引以为荣。
到 20世纪70年代,捞刀河刀剪风靡全国,当时全镇有二三十家小作坊日夜生产,仍供不应求。
捞刀河刀剪制作工艺复杂,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需经过30多道工序。20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沙市捞刀河刀剪厂在五百余年传统工艺上,不断创新,因刀剪造型独特、刃口锋利,不卷不崩,被誉为"钢火之王",如今被誉为"中国刀王"的阳江十八子的创始人李辉曾在捞刀河刀剪厂学习,"捞刀河"品牌刀具更是远销日本、韩国及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2016 年,捞刀河刀剪制作技艺由市级非遗项目成功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公示名单。
然而,捞刀河刀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钢火”逐渐暗淡下来。2004年,捞刀河刀剪厂一度宣布停产,现在,捞刀河镇会打刀的人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