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老区 >> 当地特产
浏阳花炮:历史在这里沉淀
2021-06-18 00:46:23
来源:长沙市门户网站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浏阳花炮响天下,天下花炮数浏阳。" 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

  阳春三月,我们来到浏阳大瑶镇,这里是浏阳花炮的源头。史料表明,1400年前,爆竹由大瑶人李畋发明。唐代《异闻录》记载:"李畋居中,邻人仲叟家为山魈所崇,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竹著火中,鬼乃惊循,至晓,寂然安贴。" 看来最早的"爆竹"大抵是经火烧竹子所发出的爆裂之声,纸筒卷火药爆竹发明之后,"爆竹"这个俗称也就传了下来。

  清雍正元年(1723),浏阳鞭炮被列为朝廷贡品,声势大振,从此大量进入市场;乾隆四年(1739),鞭炮制作进入商品化生产,浏阳也开始成为"湖南爆竹制造之中心地"。当时著名的爆庄有"培德厚""绥丰永""永庆祥""德丰源"等。

  据《浏阳县志》记载:"民国时期,爆庄增至81家,其中县城62家、金刚头7家、大瑶铺2家。"

  浏阳花炮博物馆,占地近千平方米的仿唐建筑,流檐翘角,雕梁画栋。进入里面的传统工艺展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展现在眼前,土纸的加工,硝石的熬制,炭末和红白泥的选择,仿佛又来到了千年前的唐宋,听到了爆竹的脆响,闻到了爆竹的清香,看到了通红的爆竹屑上飘散的缕缕青烟,不由得想起王安石《元日》里的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想起这爆竹就来自浏阳,就有了恍如梦幻的感觉。

  浏阳花炮生产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就地取材,用土纸、土硝、硫黄、炭末、红白泥土等为原料,总共12道流程、72道工序。材料并不复杂,关键就在于制造工艺。" 一纸二硝三做手",这是流行于浏阳鞭炮行业的老话,其中"做手"说的就是"手工工艺"。不过,纸和火药都有讲究,纸分爆料纸、皮子纸和雪花纸,爆料纸用来直接装裹火药,炭要杉木烧制的。

  "花炮制作工艺繁杂,一般人只能掌握其中几道。硫黄、木炭这些原料的搭配在古代是家传的秘密,掌握配方的师傅会谨慎地选择传人。"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我。

  如今,这些传统手艺已被机械化取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业人员已研制成功安全可靠、无公害的无烟烟花、冷光烟花、日观烟花、室内和舞台烟花等高科技新产品,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花炮燃放也可由传统的手工点火改为遥控点火,燃放程序全部由电脑编排操控。手工制作花炮成为一种记忆、一种文化、一种传统。

    目前, 浏阳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年产值达200亿元,占全国70%;花炮企业集团公司12家,上市公司2家,亿元企业10多家,形成了一个集生产、经营、科研、印刷、设计、包装、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对浏阳经济的整体贡献率达50%,是湖南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50大产业之一。浏阳花炮品种丰富,现有14大类5000多个品种,出口销往美洲、欧洲、东南亚等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和自治区。浏阳是全球烟花爆竹生产贸易基地、科研中心和国家命名的"中国烟花之乡"。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铜官窑陶瓷制作: 千年不灭的瓷记忆
·下一篇:无
·铜官窑陶瓷制作: 千年不灭的瓷记忆
·长沙棕叶编: 一片棕叶成一绝
·丁字湾石雕: 赋予麻石新生命
·望城民间剪纸:刀下留情生妙品
·湘绣: 一根银针绣传奇
·青椒炒油渣
·酸菜豆腐汤
·烧辣椒皮蛋
·油淋辣椒
·曝腌鱼
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