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老区 >> 当地特产
望城民间剪纸:刀下留情生妙品
2021-06-18 00:42:22
来源:长沙市门户网站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简简单单的红纸,折折剪剪,剪剪折折,像玩魔术般,花鸟虫鱼,英雄人物,在手指上随意翻飞。这就是剪纸的魅力,也是指尖的舞蹈。

  民间剪纸艺术是历史的活化石,长沙望城剪纸起源于何时,已无处可查。但清同治十年(1871年)的

  《长沙县志》(望城县系1951年由长沙县析出分置)记载,“元宵剪纸为灯,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或为龙灯鳖山游绕里巷”,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剪纸为衣”“焚之以荐祖”。由此可见,望城的民间剪纸早在清初就广为流传。

  我们常常看到的大红双“喜”字剪纸,属于望城剪纸中的“喜期窗花”。这一带办喜事,都流行贴各种寓意吉祥的“窗花”,一般是房子里能够贴的地方都贴,尤其是女方陪嫁的东西,连茶碗盖子上也不拉下。大红喜字各式各样,充满喜庆气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碰到喜庆之日,大户人家都要将艺人专门请到家里,一剪就是十天半个月。艺人邹易氏(1893—1985年)剪纸不用打画稿,用指甲在纸上掐掐就可以了,剪出来的人物花鸟,生动传神。一年到头被人请到家里去。1957年,她以整张红纸剪制《百花齐放图》,不画稿,繁而不乱,穿插自然,获得全县美术剪纸一等奖。到20世纪80年代,望城全县剪纸能手达3500人。

  可能受楚地巫文化的影响,望城剪纸有很多与祭祀有关的内容,如民间丧葬,要挂一些剪纸招魂幡,打醮求雨则要有纸扎,上面剪贴一些怪诞的形象,以震慑鬼魅。纸扎艺人文震坤(1913—2004年)是这方面的高手,她的作品以神话传说、故事人物和花鸟为主,她剪过山魈等各类鬼神人物300多个,这些用于祭祀和祈祝的神怪形象,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大胆而富于想象力,也闪烁着楚巫文化神秘、浪漫的幽光。令人欣慰的是,她的子孙传承了文震坤的手艺,儿子秦石蛟、小姑子秦桂英、孙子秦岭春、媳妇何梅都是剪纸能手,剪纸艺术在这个剪纸世家得以延续和发扬。

  有句老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望城剪纸以湘江为界,分河西、河东两大风格。以文震坤为代表的是河西派,剪纸与凿花,两者皆兼,先打画稿,讲究构图的平衡,受河西皮影戏影响大,动态感强,生活情趣的浓郁,富有装饰美。河东派剪纸不打画稿,信手剪来,“出手成章”。

  望城书堂、友仁是有名的“剪纸之乡”。2008年,望城民间剪纸成功申报省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望城剪纸有单用剪刀的剪纸和单用刻刀的刻纸,也有的刀剪并用。剪纸刀法自由,画面粗放,刻纸线条严谨,细巧精致。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湘绣: 一根银针绣传奇
·下一篇:无
·湘绣: 一根银针绣传奇
·青椒炒油渣
·酸菜豆腐汤
·烧辣椒皮蛋
·油淋辣椒
·曝腌鱼
·腊味合蒸
·组庵菜
·糖油粑粑和葱油粑粑
·常德钵子菜
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