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应明认为,湘绣之所以选定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号国礼”,其深刻的意义在于文化。在诸多的湖湘符号中,“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的湖南湘绣,无疑是一张当之无愧的“国家级文化名片”。
如何更好做亮这一文化名片?曾应明认为,在艺术湘绣之外,日用湘绣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湘绣业界,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将日用湘绣视为是一种“下里巴人”生活用品,贬称为“粗绣”。殊不知,正是这种生活的必需品,贯穿了整个中国刺绣的全过程。
曾应明说,从民间到宫廷,出土与流传下来的刺绣产品,无一例外地不是日用消费品。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绣”是一门艺术,只有与它的载体结合,才有传承的意义与前途。
七十一年前,毛泽东主席送给苏联的湘绣“国礼”,其中四十套湘绣被面、枕套,深受苏联民众喜爱,因而在其境内掀起一个大规模订购湘绣制品的热潮,史称“湘绣对苏贸易”。1978年改革开放,湘绣行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迎来一波湘绣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全新发展模式。
“要将文化与科技融合,构建符合时代潮流的湘绣文化产业链。”曾应明说,湘绣艺术还是很受大众喜欢的,需要用人民大众喜欢的方式去展现它,用年轻人喜欢的高科技,如游戏、短视频、直播、影视等新方式,把湘绣艺术发扬光大,以“绣”为媒,将湘绣文化产业链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