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两河口会议。会议通过了在川陕甘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发展了六月十六日提出的北上战略方针,确定了新的战略重点和战略行动方向,内容更明确、更具体化了。
首先是改变了战略重点。把战略重点从四川移到了甘南,以甘南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实现“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的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守国的胜利”。
其次是战略行动作了新的部署。把实现北上战略方针的枢纽,从茂县、北川、威州一带,移到了松潘、平武地区。沿战略行动方向,向北推进了几百里。
第三是两个方面军在党中央、中央车委的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统一的战略行动,共同执行中央军委制定的《松潘战设计划》。
这些发展和变化,是和当时的形势、敌我双方的战略意图、兵力部署和我军的处境紧密相关的。当时敌人集中九十多个团的兵力,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向我进逼。敌胡宗南部二十七个团固守文县、平武、松潘、江油地区,堵截我军北上;杨森、邓锡侯部约五十个团,由南向北筑垒推进;刘文辉、李抱冰部约十五个团、在西南的康定、泸定一线、筑垒扼守大渡河右岸;薛岳、郭勋祺部在绵阳、新津集结重兵,向西推进。敌人的整个部署,是企图阻止我军进入岷江东岸和嘉陵江流域,并防堵我军再渡大渡河向南,以此将我军封锁和困饿于川西北广大草原。在这种形势下,我军要突破敌人防线,按照原定计划建立以四川为中心的川陕甘革命根据地已不可能。为实现中央确定的北上战略方针,打破敌人的封锁,我军必须集中全力在众北方向选择一个突破点,方能得到生存和发展。从各方面情况来看,选择松潘为突破点比较合适。一则,松潘离甘南比较近,历史上就是由川西北进入甘南的通道;二则,出松潘,可以避免大部队过草地遭到不应有的损失;三则,四方面军主力处在岷江西岸,离松潘不远,有一举突破的可能。因此,中央在两河口会议上作出新的决定的同时,也制定了新的战略行功计划,即《松潘战设计划》。
《松潘战设计划》,是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第一次统一的战略行动。它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迅速、机动、坚决地消灭松播地区的胡敌,并控制松潘以北及东北各道路,以利北向作战和发展。”具体部署上,在岷江东岸留岷江支队,王树声为司令员兼政委,钳制川军和吸引胡东南部向南,以便配合岷江西岸主力部队顺利地进到松潘及其东北地带。岷江西岸为我军进攻松潘的主力部队,分三路北进:右路军陈昌浩为司令员兼政委;中路军徐向前为司令员兼政委;左路军林彪为司令员,彭德怀为副司令员,聂荣臻为政委,杨尚昆为副政委。同时,还部署有何畏为司令员兼政委的懋功支队,周纯全为司令员兼政委的后方警备部队,配合主力部队行动。
按照上述计划,各路部队开始集中和行动。岷江支队于七月中旬到达松潘县城东南的塔子山,与敌人对峙,吸引胡宗南主力,以掩护兄弟部队向松潘方向运动,为红军主力突然、勇猛地进攻松潘创造条件。右路军的四方面军一部,经与胡敌激战,攻占了离松潘十多里的要点——毛牛沟。中路军和左路军也进到黑水、芦花、毛儿盖地区,准备由西向东突袭松潘县城。这时,党中央与中央军委领导机关,也按预定计划进到黑水、芦花一线。七月十九日,中央军委又制定了《松潘战役第二步计划》,遂后,组织了前敌总指挥部,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叶俞英任参谋长。重新调整了松潘战役的兵力部署,决定组成五个纵队和一个支队。七月下旬,各部队按预定计划,继续向松潘方向推进。
松潘,位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