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天”、“夫”这四个汉字,颇值得玩味。
这四个汉字,都涉及到了“人”字,后三个字也是以“人”字为基本构架创造的,在“人”字上加一横为“大”,加两横分别为“天”,为“夫”。在甲骨文、金文中,“人”是一个象形字,但也有会意的成分,说它是象形字,它描画的并不是人的完整形象,而是抽象出人的主要躯干,象征人的形体。“大”也是象形字,也有会意的成分,它像张开双臂双腿、顶天立地的成年人,《説文解字》云: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才也。凡大之屬皆从大。“天”是会意字,却有象形的成分,它在甲骨文写法中,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是人头,其本义是“人的头顶”,《说文解字注》中说: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夫”是象形字,但也有会意的成分。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说文》解释道: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上象征簪子的“一”做标志。
“夫”这个字出现在甲骨文中,是四千年以前,那时间,成年男子的头发上是否会插一根簪,是否会束发加冠,不得而知,查找甲骨文所存的字中,没有“簪”这个字,对簪的描述最早见于周代,汉以后愈多。想来,四千年以前的男子,还是披头散发的原始模样,而那时间,冠戴者,除了少数贵族,普通大众男子是不可以戴冠的。那么,“夫”字就得重新理解,重新解释。笔者认为,“夫”的本意是成年男子,也含有高大、伟岸的意思,从字面上看,“夫”字是“天”字出头,是堪称伟丈夫的“人”太能了,能到了顶破天的程度,故而称作“夫”。倘若果真如此,那么,它就是一个会意字,而不是象形字。
从古代造字法来看,“大”、“天”、“夫”这三个汉字,都包含有天人合一的意思。人能够顶天立地,故而有人乃“大”;天在人的头顶,所以“天”为最大;而人大到了极致,就顶破天,成为伟丈夫了,因此为“夫”。
“大”这个汉字,分别读作“da”、“dai”、“tai”,但其无论读作哪一种,与什么字搭配组词,“大”的基本含义始终不变。“天”除了具体所指天空之外,其引申义是至高无上(《说文》),不仅字形里有“大”,同时也含有“大”的意思。“夫”字前两段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这里再说说“夫”字的特殊运用。“夫”字在古汉语中,常常作为发语词来使用,例如“夫天地者”、“夫复何求”等,笔者理解,那是一种强调词,意思是:“大人啊,您听好了”,“夫天地者”,翻译成白话就是“大人啊,您听好了,这个天地”;“夫复何求”,翻译成白话就是“大人啊,您听好了,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还想要什么呢”。笔者这样去理解古文中的虚词“夫”,不知君以为然否?欢迎批评切磋。
“大”、“天”、“夫”这三个汉字,不仅体现了古代造字的先贤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想。正如一位现代伟人所说:人是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创造出来。古代先贤在造这三个字的最初,其出发点,就是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本质属性,着眼于人的自我意识,着眼于人的劳动创造,以人为中心,为圆心,为奇点,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把人作为自然之物,与天地共生,与天地共存,与天地和谐,与环境友好,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而食,凿井而饮,最终成为地之主宰,天之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