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16年2月24日电(罗业健)
今天呼吁解决姓氏正体字回家的问题,正当时。因为,客观环境、主观条件都已具备。春天到了,花蕾绽放。
首先简说姓氏文字的重要性。文字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标志。姓氏文字是文明社会个人的第一标志。小小地球上约60亿人口生息、繁衍,人来人往,为什么能过着安居的生活?简言之,社会有序。有序就是每个人的姓氏文字在发挥无形而巨大的作用。社会有序就是人们用智慧制定了许多用文字写下的、人人都明白的法规,如:宪法、劳动法、安全法、婚姻法、生育法、教育法等等。姓氏文字信息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所以一个人一生中有许多写着自己姓名的证件,如:出生证、学生证、准考证、毕业证、身份证、工作证、医疗证、住院证、退休证、……死亡证。
总之,文明社会,人的姓氏文字信息起着维持社会稳定的巨大作用。可以说,个人的姓氏文字是神圣的。然而,今天的现实不容乐观。
因为中华姓氏正体字,近几十年来,遭到人为地篡改、合并、取消甚至西化,已到了难以复加、非改不可的地步。可喜的事:“文化复兴”时代已来临。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等一系列讲话,充分肯定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国家治理价值,明确中华汉字是先进文化。可以说,这是汉字复兴的里程碑。习近平开启了人们盼望已久的中华文化复兴的新时代。
另有,我国宪法赋予两大条件:(一)我国宪法上写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依据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公民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于是我们上书诉求:
在姓氏文化方面,我们主张: 遵守宪法,保障人权,维护人格尊严,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反对用简化字否定姓氏正体字,全面保卫中华汉字!
简言之,中华汉字应合法地、长久地保持正体、简体并存。反对把正体(繁体)字列为不规范字的做法。 我们摆事实,讲述有关姓氏的例子。
一、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姓氏用字,大陆媒体在报道有关习近平政务活动新闻时,基本上都采用简体字,如:
《“习马会”开启亚洲新时代》 录自2015年11月13日《参考消息》
类似的新闻报道几乎天天有,不胜枚举。但是,另一方面存在着不争的事实:自从习近平履职以来,经他亲手签署的文件上,却都签写正体字。有下列影印件为证。
另:我国台湾地区媒体报道: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握手的消息,全用正体字:习马会 注:我国台湾一直使用正体汉字,基本上不用简体字。
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总设计师邓小平掌权二十多年中,在他签署的文件上,他的签名,不管横写还是竖写,全都使用正体字,如下面影印件所示:
但是,在那段日子里,大陆媒体登载有关邓小平的政务活动消息时,正体“邓”字没有例外地全都被篡改为简体字“邓”。
另外,由含“又”的“邓”字联想到:我们的民族有二十多个姓氏用字中,竟有十四个构字部件全被一个两画的“又”字所取代。(详见附页)
三、赵被篡改为“赵”
●赵是我国传统蒙学之一 ——《百家姓》中的第一姓氏。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任我国主要领导人赵紫阳说,他从不给自己的姓打叉(×)。 ●我国文化界一代宗师、杰出的学者,优秀的宗教领袖赵朴初说,给赵打叉(×),那就不叫一个字。
简评:以上实例说明,我国主要领导人和大学者都自己带头坚持使用正体字。他们为后人树立了好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