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衙大门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欺寸心无愧,不鄙斯民”。主簿衙正厅楹联:“扪心自惭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典史衙又名巡捕衙,位于大堂东南侧,为典史办公之所。典史没有品级,掌管一县缉捕及狱囚。典史衙大门楹联:“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三堂庭院,前檐匾额写着“清、慎、勤”三个大字,出自三国魏司马昭训诫官吏之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之者,何患不治乎。”明清皇帝倡此“三字”,多置于衙署,以警戒官吏做到清正廉洁,慎重处事,勤于政务。与二堂相对的屏门上匾额:“天理、国法、人情”此匾所置之处,是知县进大堂审案时必经之地,抬头即可见到,以警示官吏办案,施政要顺应天理,执行国法,合乎人情。其中大多都是为官从政,为人处事的自勉警世之言,像“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勤补拙,俭养廉”,“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等众多匾联无不渗透古代官员的廉政思想。
内乡古县衙的楹联,单从文字上看并没有什么典雅之词,浅显易懂,明白如话。以文采而论,也谈不上什么奇妙的,但站在从政为官者的角度来评判,堪称古今为官者施政、立身、处世的箴言。这些楹联的底蕴,在现实生活中,很值得人们去掂量掂量。在今天整治侈靡之风之际,如果我们能从这些楹联和建筑瑰宝中汲取营养,受到启迪,那么就能克服浮躁、懒惰、官僚、争利等不良作风,也就能认真、扎实地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克己奉公;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多学善思,谦虚谨慎;襟怀宽广,任人唯贤。领导作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都涉及了,可称当时官吏作风建设的高度概括矣。一管之窥,聊资一哂也。诚请诸君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