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573年在唐代距今1200多年历史广西容县城东的经略台上建筑而成的真武阁,被誉为“天南杰构”,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的江南四大名楼,是目前唯一存在的全木结构的明代建筑。真武阁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黄瓦宽檐,全阁用近3000条格木构件,以杠杆结构原理,串联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约,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整体。二层楼的四根大内柱,虽承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不落地,是全阁结构中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它依靠杠杆原理,像天秤一样维持整座建筑的平衡。真武阁结构之奇巧,举世无双。全阁未用一件铁器。400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多次地震和暴风的袭击,仍岿然不动,安然无恙。
1962年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亲自到真武阁进行详细考察后说,“在木结构建筑中,乃至现代任何金属建筑中,主要依靠这种杠杆作用来维持一座建筑的平衡,是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三层,加上石台,总高近20米,是周围区域观赏的对象。登阁远望,也可遥瞰东南远处的都峤山与绣江景色。真武阁二层以上比底层收小很多,三重屋檐出挑深远而楼层很低,比一般楼阁的出檐节奏更快,有强烈的韵律感和动势,使得它不象是一座三层建筑,倒更象一座单层建筑而有三层重檐。但它又较一般重檐建筑更为从容和层次鲜明。屋坡舒缓流畅,角翘简洁,增加了舒展大度的气魄,非常清新飘逸,是充分表现中国建筑屋顶美的佳作。真武阁不以浓丽华贵取胜,而以轻灵素雅见长,灰黑色的铁黎木不加油饰,屋面为小青瓦镶绿脊,色调极清雅柔和。这是一种神奇。在古人留下的楼阁殿堂中,常常蕴藏着高深的莫测和难解的神秘……于是,各种各样的猜想在历史的长廊迂回穿梭。那么,作为“杠杆结构”而震撼建筑界人士的广西容县真武阁,究竟有多少悬疑和不解在诱惑着我们前去探究呢?真武阁,一座纯木头结构的楼阁,不含一丁点的铁器。然而,历经了400多年的风雨雷电和地震的袭击,楼阁依然完好如初。
在古人留下的历史资料,曾对容县的几次大地震有过记载 “清康熙四十五(1706年),武庙前旗杆三丈,大风拔起……所过垣墙皆塌,同时经略台东偏一柱为雷震击,状如斧折。”“清咸丰七年(1857年),地震有声,屋宇皆摇。”“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大风雨雹拔树坏民舍。”面对如此的强震和飓风的洗礼,真武阁四周的房屋、庙宇皆轰然坍塌,而唯有道教建筑的真武阁能安如泰山,巍然屹立。这其中奥妙何在呢?事实上,建造真武阁的身怀技绝的匠师们,一开始就很好解决了建筑结构内力与外力的矛盾统一,在以静求动,以动求静;虚实相间,刚柔互补;阴阳合一,适量适度中求得了整体结构的平衡与稳定。那是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气质的盛唐时代,一位同样与诗歌有着深厚情结的诗人元结来到容县任容管经略使。诗人就是诗人,即使在建造经略台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诗歌的使命。在操练军士之余,诗人更热衷于登高远望,吟诗诵词。公元759年,“天子经营天下,略有四海”的经略台在容县落成。到了明朝初年,经略台被一再扩建,筑楼阁到三层。尤其吸收了当地壮、瑶族的穿斗式木构架形式,形成全国罕见的底层架空阁楼建筑。于是,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经略台真武阁。真武阁分为三层,清一色的木质结构。呈方塔形状,坐北朝南,临江而立。阁顶塑有龙头,雕有麒麟,平添出豪放、潇洒的风彩。在纵横交错的3000多根铁黎木的相互支撑中,没有一粒金属钉,巧妙的结构令古往今来的游客叹为观止。然而,这仅仅是让你惊讶的开始。登上楼阁,你会发现,这是一座无墙无壁的楼阁,四面来风可以在这里自由飘荡。那么,没有了墙体,楼阁的重量靠什么来支撑呢?聪明的古人想到了柱子。眼前,这20根柱子均称有序的排列在我们眼前。柱脚落在白石圆墩上,石墩根植于2米深的沙土。在直立的20根柱子中有8根直通顶楼。而二楼4根吊柱的底部虽然紧靠木板地面,却不落地,离地板约3厘米,手指能从悬空柱子的底部穿过。于是,答案显出了端倪。原来,从楼底直通顶层的8根大柱已承担了全楼的重量,另外4根悬空的柱子则是依靠穿过檐柱的横梁与从四角伸出的斗拱、瓦檐相互支撑,以楼角的檐柱为支点形成了重心平衡,达到增加楼层的稳定性。试想,为了打破下大上小传统型的塔形构图,真武阁的匠师们费了多大的心思,硬是将楼阁的底层全部架空,把巨大的体量支撑在落地的20根木柱上。此种逆反思维,如果没有高深的力学知识,实在是难以完成的!真武阁高妙的创意无处不在。真武阁共三层,按照古代建筑的常规,每层斗拱均无多大差异,然而真武阁则不然,每层斗拱花样翻新,如底层是如意斗拱,二层为插拱,三层为带有下昴的斗拱,让人新鲜且大开眼界。二层楼挑檐,在三层楼也挑檐,看似“重檐”,但决非“重檐”;说是一座三层建筑,其实倒更像是一座单层建筑所拥有的三层重檐。此外,纵观局部处理,也是凹凸得当,明暗有序,虚实交织;建筑上的圆柱形、立方形、锥体形、平行六面形,无处不在。造型上的清新飘逸,色调上的清雅柔和,构思上的巧夺天工,无疑都增强了楼阁的节奏和艺术内涵。真武阁是一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楼阁,以其顶天立地的气势,精湛绝伦的建筑技巧,雄伟壮观的形态,为世人钦佩,被誉为“天南杰构” 。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略台始建于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诗人元结到容县都督府任容管经略使,在容州城东筑经略台,用以操练兵士,游观风光。明朝初年在经略台上建真武庙,明万历元年(1573年)将真武阁庙增建成现在三层楼阁的真武阁。
400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5次地震,3次特大台风,仍安然无恙。是唯一一痤没有进行重建而完整保留至今的名楼。1962年,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亲自到容县详细考察真武阁后,发表研究论文,将经略台真武阁杰出的建筑艺术公之于世。无数专家、学者、游客纷纷慕名前来研究、参观真武阁。华南工学院教授、古建筑学家龙庆忠题词称赞为:“天南奇观”;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题词评价为:“杠杆结构,巧夺天工”;著名教授商承祚题词迁赞誉为:“天南杰构”;美国教授劳伦斯•泰勒题词称赞说:“这座建筑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知识、科学、精神上的完美结合”。经略台真武阁的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有幸观赏真武阁,是一年前一个夏日的黄昏。一个人会后偷闲信步踱到容县县城绣江边,绕过一道嵌有古碑的围墙,忽地便看到那座早已如雷贯耳的楼阁,正蹲在古砖台上,如巨鹏展翅欲飞。在砖台上对着这座古阁一直静坐到天黑,总觉得真武阁像极了一位修行极深而又深藏不露的得道高士,不论众人如何议论、夸奖,兀自蹲在那里,思索着自己将如何展翅高飞的方向。一场火灾,引出一座真武阁,容县人总喜欢自豪地对外人说: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笔者听了总觉得容县人过于自谦,那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名气确实大,气势相当盛,可惜都或垮塌或毁于兵火。如今重建的那三座名楼,再气派也只能算是“复制品”了。真武阁则于1573年建成后挺立至今安然无恙,是真正的古迹!登上真武阁,俯首只见绣江波光粼粼,轻舟悠然来往,经略台就筑在绣江北岸突出的弧形半岛上,两侧沿江有堤相护。向下俯瞰,江岸10里长滩尽收眼底;举目远眺,远处都峤山巍峨耸立雄姿宛在面前。
古人建真武阁的奇想由何而来?据过去的《梧州府志》记载:“经略台在永安门外,唐经略使元结建,台乘高阜,三面临江,揽绣江而控大容,为前贤游览胜地,今改建真武阁。”后人考证得知,容县古经略台建于唐乾元大历年间(公元758年~779年),因主持建造的唐代诗人元结时任容管经略使而得名。当时的经略台,台长约50米,宽约15米,高约4米,四周砌砖石,中间分层以夯土压实,土上堆砂约1米厚,坚实稳固。建经略台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操练军士,同时也是朝会习仪和观赏风景的场所。经略台上军士们的操练声、文人雅士的谈笑声回响700多年后,明万历元年,真武阁才在经略台上立了起来。明代人为什么会想到要在古经略台上增建真武阁呢?据清代容县《县志》记载:“容俗民居缉篱编茅,往往不戒于火,谓南山耸峙,实为火宿,祀北帝,所以镇离火也。”原来,当时容县一带的民众多居于茅草房中,极易发生火灾。一场大火后,道家认为:是因为容城南面正对着都峤山,而南方星宿称朱雀,赤帝,为火神;北方星宿称玄武,黑帝,为水神。容县县城中易发火灾,正是因为南面那火神在作怪。为此,依照道教“仙人好楼居”之说,要在北面的经略台上建一座奉祀真武大帝的真武阁,以镇火灾。古人的迷信,如今看来确实可笑,但正是因为这迷信,我们才拥有了一座堪称一绝的楼阁杰作!一座奇阁,引来一位专家。如今天南地北慕名而来的游人,一上真武阁,总会围着那4根不着地的柱子赞叹不已,却很难品味出真武阁真正的妙处。记者也未能免俗,围着真武阁三番五次地转,嘴里喊“妙”,却说不清究竟妙在哪里。还是听听我们的建筑大师是怎么评说的吧——1962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来到广西,听说容县有一座真武阁结构奇特,楼上有4根承重的柱子悬空不落地、柱脚离楼板有3厘米多,十分好奇,立即赶到真武阁一探究竟。在梁思成眼里,真武阁的价值既不在于它所立的经略台和唐代著名诗人元结的关系,也不在于它近400岁的“高龄”,而在于它那“罕有的结构方法”。经略台上耸立着的真武阁,飞檐灵动,屋脊塑有鳌鱼、狮子、鲤鱼、仙鹤等吉祥物,中央塑有火球,两侧各有飞龙喷水,作势欲扑。这显然是为“扑南方火神之火”而专门设计雕刻的。在观察了真武阁柱网布置的格局后,梁思成上到中层,果见“四根很大的金柱,柱脚却离楼板面约3厘米多,悬空不落地。但因信脚离楼板极近,乍看并不给人以悬空的印象;然而一经指出,就不能不使每一个上楼的人为之惊叹”。看着这四根悬空金柱上面沉重的荷载,梁思成“乍看确是颇为费解”,“更上一层楼,到了上层,就更令人为脚下的悬空柱捏一把汗了,柱头上承托着大梁一道,上面还有二梁,更上则立脊瓜柱以承托巨大的脊檩。同中层一样,从柱上也伸出枋子三层,穿过檐柱成为斗拱以承托上层檐。想到瓦上还有那么多条很大很重的梳璃正脊、垂脊、戗脊和脊上附加的花饰,还有那大面积的‘望板瓦’,板瓦与筒瓦等等,就更加感到这四根柱上的荷载实在不轻,因而悬空的柱脚更显得神乎其神。接下来,梁思成一根根柱梁观察,分析它们之间相互支撑、承托、荷载的关系,认为真武阁建造者的主要手段是:“利用斗拱结构,将很长的拱身穿插通过檐柱,尾端插入金柱”,“以檐柱为支点,把长拱当作杠杆使用。杠杆较长的一端挑起较轻但面积较大的檐部荷载,较短的一端挑起较重但集中在较小面积内的金柱、梁架和部分屋顶、楼板的荷载,以取得平衡”。“可以说这些杠杆‘挑起了’荷载的绝大部分‘担子’”。以专家眼光进行一番审视甚至是挑剔的考察后,梁思成由衷感叹: “在许多其他建筑中,虽然也利用两种方向相反的推力相互对抗以取得平衡,但一般都是固定不动的。在真武阁两个相反的推力却都来自构件本身的内部,像一把天平一样,是‘活’的而不是‘死’的,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从这一意义来说,我们可以说它是建筑结构中的一个绝招。”真武阁的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摘星辰于尺五,为一邑之具瞻”于是,梁思成给了真武阁4个字的整体评价——天南杰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