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姚老庚(广西融水苗族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正文
文人咏蟹诗之哲理拾遗补阙
2014-02-20 11:28:31
作者:姚老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螃蟹是世间美味之一,我国食蟹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对蟹怀有浓厚兴趣,他们持蟹就菊,把盏临风,留下了许多有关蟹的诗文。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诗句。蟹有四名,以其横行,曰螃蟹;以其行声,曰郭索;以其外骨,曰介士;以其内空,曰无肠。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参加过黄巢起义,在《咏螃蟹》诗写到:“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中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短短四句,把螃蟹描绘得形象逼真、意趣横生。不是把螃蟹看成愚蠢的怪物,而是视为无所畏惧的勇士;螃蟹横行是它浮躁的表现,似战士奋勇拼杀,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

    螃蟹味美好吃,难怪南宋诗人陆游有赞美诗云:“蟹肥暂擘馋涎坠,酒绿初倾老眼明。”的确,蟹美酒香,刚把蟹壳掀开,就滴下了口水。无独有偶,诗人黄庭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写下这样的诗句:“形模虽入妇人笑,风味可解壮士颜。寒蒲束缚十六辈,已觉酒兴生江山”。又“怒目横行与虎争,寒沙奔火祸胎成,虽为天上三辰次,未免人间王鼎烹”诗人通过描写螃蟹的体表和横行之态,辛辣地讽刺贪官污吏,指出他们最终难逃惩罚的命运。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篇》里有“常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的诗句充满哲理。常常被人们引用它来说明,一切心术不正,行凶作恶之徒,都不得好下场,善恶到头终报!

    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薛宝钗咏蟹“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颔联“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揭示世道之险,人心之恶可谓入木三分;尾联“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其论蟹之结局又是何其清醒,何其冷静!颔尾二联,一以正,一以反,一以纯粹的讽刺,一以含悲的调侃。揭示了这人世的命运,平心而论,这命运未尝不是一幕悲剧。咏蟹即是咏人,那些政治掮客,官场恶棍,总是心怀叵测,横行霸道,最后逃脱不了灭亡的结局,从诗中我们看到宝钗对世人的讽刺与戏说。

    清代著名剧作家李渔对食蟹也有赞叹:“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真是“满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明代才子徐渭(字文长)曾作《蟹六首》,其一道:“红绿碟文窑,姜橙捣末高。双螯高雪挺,百品失风骚。喂喜朝争谷,飕闻夜泣糟。大苏无缺事,只怪传‘江瑶’”。诗人先写食蟹的器皿与调料,再写蟹肉的洁白与鲜美,接着述说蟹的新鲜,最后责怪苏东坡只咏江瑶柱,并推出了“双螯高雪挺,百品失风骚”的螃蟹形象,令人回味无穷。他的另一首《蟹》诗,更是别有风趣:“郭索郭索,还用草缚。不敢横行,沙水夜落。”全诗采用口语,逆潮流而动,结果都是机关算尽,却救不了自己的卿卿性命。寥寥数语描述了横行无忌的螃蟹,一经草缚后的狼狈相。徐渭的咏蟹诗除写实外,还有嘲讽与鞭鞑之意。其《题螃蟹诗》曰:“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东汉末年的董卓,大腹便便、颇似蟹腹,故用以比喻之。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权贵咬牙切齿的痛恨,给以辛竦与诙谐的讽刺。

    解放前,据说在上海伪警察局长宣铁吾寿日时,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画螃蟹相赠并题诗曰“看你横行到几时”,语言锵锵,落地有声,讥讽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为时已不长久了。表达了齐老独有的傲岸风骨和对伪警察局长的无比憎恨。金秋时节,菊黄蟹肥,于赏菊啖蟹之际,品味一下文人墨客的咏蟹诗,实不失为一大雅事。《说文》“螃蟹,通蠏,有二敖、八足、旁行、非蛇鲹之穴无所庇”。蟹的来由: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夹人虫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沟里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引人的鲜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被人畏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大家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是天下第一食蟹人。此是传说,并无出处。目前我们可以找到的,关于“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最早明确记载,只有东汉郭宪撰的《汉武洞冥记》。其卷三有:“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洞冥记》记怪异之事,内容多半无稽,但其字句妍华,且有些材料,亦有一定学术价值,后代文人乐于采摭征引。善苑国是西域诸国之一,据《太平御览》引用的《岭南异物志》云:“尝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维舟登崖,系于水旁,半炊而林没于水,其缆忽断,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由是可知,中国人第一次吃的螃蟹,可能是海蟹。而百足蟹也许是海蟹的文学形象,至于是不是汉武帝是否是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且故妄言之,诸位不妨故妄听之罢。

    唐代诗人李白曾诗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明末清初有两位吃蟹名家,一位叫张岱,另一位叫李渔。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有一段文字写到吃蟹,十分生动:“河蟹十月与稻谷俱肥,壳如盘大,而紫蟹巨如拳,小脚肉出,掀起壳,膏腻不散,甘腴虽八珍不及。”八珍是奇肴异馐,亦十分珍贵,居然不及区区河蟹,足见对它的评价之高。爱蟹如命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有“蟹仙”之称。每年,当螃蟹未出时,李渔就将钱储存起来,等待螃蟹上市。家人见了,都笑他“以蟹为命”,李渔也就自称购蟹之钱为“买命钱”。等蟹上市之日起,他开始吃蟹,每晚必备,从不间断一日。李渔也就将每年九、十两月称之为“蟹秋”。蟹还未上市,李渔就担心时过蟹尽,再不能品尝此美味,就命家人洗瓮酿酒,以备制作糟蟹、醉蟹之用。他将加工糟蟹的糟,称之为“蟹糟”。难怪他自言“螃蟹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与不可忘之故,则绝口不能形容之”。更有甚者,《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毕卓嗜酒成性,席间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这种人生观、饮食观影响后来许多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江总书记《满江红•纪念江上青百年诞辰祭》
·下一篇:容县真武阁漫笔趣话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家乡的糯米酒、油茶甜醉千年
·大理蝴蝶泉诗楹联集萃赏读
·源自大山恩赐的灵芝正欲破土而出
·赏读三首情趣盎然的咏蝉诗拾掇
·闲来为大苗山游客撰联请笔
·漫游广西大苗山元宝山醉笔拾掇 越调《天净沙》叠韵有寄小桥流水农家
·古代奇妙的藏头诗作趣谈
·姚翁岩前官僧唱和趣笔
·四川武侯祠蜀汉英雄何处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特稿:北京首批通讯女兵举行进藏50周年联谊会(组图
新疆尼勒克县七旬维吾尔族老党员40多年痴心收藏毛主
刘姣: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特稿: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罗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特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从太行山到上甘岭的岁月——忆秦基伟同志
山东根据地42烈士列入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抗战老兵,我们永远的战士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