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姚老庚(广西融水苗族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正文
文人咏蟹诗之哲理拾遗补阙
2014-02-20 11:28:31
作者:姚老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清末民初著名画家李瑞清,有“李百蟹”之雅号。相传他寓居上海时,以卖字为生,笔墨之暇,常光顾当时上海颇有名气的“小有天”闽菜馆。因他嗜蟹,且食量惊人,菜馆里的食客常为之瞠目。某年秋天,时近重阳,李因无钱买蟹,便画了一百幅蟹图,聊以解馋。想不到,他画蟹解馋的趣事传出后,其好友冯秋白特购阳澄湖大闸蟹三筐,在重阳节前夕匆匆赶到李家,意欲换百蟹图中的一幅。谁知李瑞清见蟹流涎,急不可待,马上呼人拿到厨房烹饪,以便下酒,高兴之余,竟把一百幅蟹图全部赠给冯秋白,令冯喜出望外,高兴不矣。从此,李瑞清就有“李百蟹”的外号。据说,大画家齐白石从少年时起就喜欢捉蟹、吃蟹,仔细观察,勤学苦练,所画蟹十分生动,活灵活现。抗战初期,齐老不与敌伪交往,对方常以买画为名,前去骚扰。齐老画了一幅螃蟹并题诗:“老年画法没来由,别其西风笔底秋,沧海扬尘洞庭涸,看君行到几时休。”挂于门上,嘲讽敌人。抗战胜利前夕,齐老又写了一首题画蟹诗:“处处草泥方,行到何时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可谓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别具一格,趣味无穷。作家梁实秋也是个啖蟹专家,他写吃蟹“七尖八团,七月里吃尖脐(雄),八月里吃团脐(雌),那是蟹正肥的季节。每逢到了这个季节,家里总要大吃几顿,每人两只,一尖一团。照例通知长发送五斤花雕全家饮,有蟹无酒,那是大煞风景的事。”这段文字一下子把人的胃口吊起来了,然后谈北平正阳楼的蟹“食客每人一分小槌木垫,小巧合用,敲敲打打,可免牙咬手剥之劳。”接着写道:“别忘了要一碗氽大甲,这碗汤妙趣无穷,高汤一碗煮沸,投下剥好的蟹螯七八块,立即起锅注在碗内,撒上芜荽末、胡椒粉和切碎了的回锅老油条。除了这一味氽大甲,没有任何的羹汤可以压得住这一餐饭的阵脚。以蒸蟹始,以大甲汤终,前后照应,犹如一篇起承转合的文章”。把美食当成了美文来欣赏,且对食蟹之法诠释详尽,形色俱备,妙不可言,又是蟹趣盎然时。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尤其青睐江蟹、湖蟹、大闸蟹,故而螃蟹别号甚多。苏轼称之为“尖团”:“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亦称内黄侯:“从来叹赏内黄侯,风味樽前第一流”。唐彦谦冠之以“蝤蛑”:“漫夸丰味过蝤蛑,尖团犹胜团脐好”。唐人卢纯尊之为“含黄伯”,他说:“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第一”。古犹如此,今何例外。名人名士的夫人受夫君感染有时也情系蟹螃。如章太炎夫人吃了苏州的螃蟹,长叹道:“不是澄湖螃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陈洁如女士知道蒋介石最爱吃螃蟹,她特制一套啖蟹铜具,笼屉蒸螃蟹,夜夜盼君归。记得那年粉碎“四人帮”时,画家黄永玉画了一幅一壶美酒和四只煮熟的蟹螃,诗画合璧,相映成趣,表达了当时人民的快乐心情。北京菜市场上螃蟹一时走悄,人们争购螃蟹,还强调要三公一母,奔走相告。回到家中鞭炮声中喜啖蟹,欢笑声里话未来,这是那特殊年代里的一大佳话。螃蟹还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每逢金风送爽时,人们便记起它来了。诗兴涌时,吟唱两首;馋瘾发时,啃嚼两口;牢骚来时,诅咒两句。吟罢,啃完,咒毕,咳!怪哉,心情真好多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江总书记《满江红•纪念江上青百年诞辰祭》
·下一篇:容县真武阁漫笔趣话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家乡的糯米酒、油茶甜醉千年
·大理蝴蝶泉诗楹联集萃赏读
·源自大山恩赐的灵芝正欲破土而出
·赏读三首情趣盎然的咏蝉诗拾掇
·闲来为大苗山游客撰联请笔
·漫游广西大苗山元宝山醉笔拾掇 越调《天净沙》叠韵有寄小桥流水农家
·古代奇妙的藏头诗作趣谈
·姚翁岩前官僧唱和趣笔
·四川武侯祠蜀汉英雄何处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漫游融水县元宝山醉笔拾掇
特稿:北京首批通讯女兵举行进藏50周年联谊会(组图
新疆尼勒克县七旬维吾尔族老党员40多年痴心收藏毛主
刘姣: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特稿:瓮安县2014年入伍新兵到猴场会址接受革命传统
罗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特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声华参观刘少奇同志纪念
从太行山到上甘岭的岁月——忆秦基伟同志
山东根据地42烈士列入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抗战老兵,我们永远的战士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