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黄山归来时,旅游兴未尽取道合肥。因早有闻著名的游览景点“包河公园”,清•宋衡享誉古今诗句有曰:“孝肃祠边古树森,小桥一曲倚城阴。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因为包公祠、包公墓和清风阁而名闻遐迩。铁面无私的青天大老爷包拯,生在河南开封做官,死后葬在家乡安徽合肥包河岸边,有包公墓与包公祠供后人拜谒他的丰功伟绩。现连同周边等景观一起形成包河公园。葛崇岳诗曰:“闹市何来一翠钿?涓涓清沏出廉泉。芳菲莲韵无丝藕,亮丽葱茏映碧天”。
排得满当当的行程中,我挤出时间拜谒了一直心中敬仰的包拯。在合肥火车站边上的公交枢纽坐上一辆车,直奔风景秀丽的包河公园。一条包河,穿过历史的幽谷流淌至今千年,悠悠的河水,悠悠的时光,在这古庐州城里悠悠地流。岸边青松、红墙环绕着包公祠、包公墓,显得肃穆而庄严,祠外辽阔的荷塘别有一番风景,游人穿梭如织占地约9公顷的包河公园中,怀着对包拯的崇敬之心参观游览,享受着和平年代的和谐生活。包公祠背依环城南路,四面环水,一桥经渡,粉墙黛瓦,绿荫掩映。包河清清幽幽,河面上片片荷花在这满天的轻风微雨中欲发显得娇艳欲滴、幽香飘远。在这一片“色幽幽兮不媚,香远远兮溢清“的幽幽曼曼的意境中,更让人感觉到这祠堂主人那“出污泥而不染,含清露而涟倾”的浩然正气。随游人进入正殿,只见身着官服、头戴乌纱的包公塑像威然肃穆地端坐于正堂之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那一字排开的龙头、虎头、和狗头铡刀依然放着寒光。右侧的石碑上刻着包拯初入仕途时写的那首著名诗词:“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史册有遗训,无贻来着羞。”右侧的石碑上刻着包拯亲拟的遗嘱:“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前者是出仕的宣言,后者是流世的家训,看到这些,我的心被彻底震撼了,这样一个封建官吏,能在那样的封建时代一生恪守这样的为官做人的准则,难怪他能如此的受到历代人们的感戴和赞颂呢。
小憩时,一位热心儒雅的当地老者,如数家珍地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包公的传说:包公秉公执法,大义灭亲,铁面无私。皇上也很欣赏,便送他一节无丝藕,传说吃了这藕就能身体健壮,包公舍不得吃就把它种到了包河里,长成了更多无丝藕,给老百姓吃,老百姓为了感谢他,便称这藕为无私藕。北宋真宗年间,包拯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佑,审清妖人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为真宗找到了亲子赵桢,“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威震朝野。真宗为褒奖包拯,就把这一片土地及这条河赐给了他。包拯命人在这儿修了祠堂,挖了一口井,题为“廉泉”;这条河更名为“包河”,并在河里种上莲藕。令人称奇的是,从此这河里长出来的藕与一般的藕不一样,它不仅鲜嫩可口,而且每个藕都有七个孔,断而无丝,人们说:这是因包公铁面无私,连藕也无丝。传说:包拯晚年,仁宗封赏功臣,要把半个合肥城封给包公。包公希望他的后代能自食其力,谢绝皇上的封赏。但仁宗定要封赐,最后把一段护城河封给他。皇上金口玉言,再不领封,便有抗旨之罪。包公万般无奈,只好领封。他看到护城河里的长满藕荷,就规定后人:河藕能吃不能卖,包拯铁面藕无丝(私)。说也怪别地的藕,是藕断丝连;但包河藕无丝。包拯后人恪守包公这一遗训,并在中秋这天品尝包河藕,加冰糖,以示“冰心无私”。只是送给乡邻吃,从不卖钱。这一美德,人们竞相效法,遂成风俗。所以合肥有句歇后语叫“包河藕无私(丝)”成了家喻户晓的佳话。包河不仅有藕,还有鱼,鱼脊背特别黑,人们说它象征着包拯铁面无私,这也成了包河的特产。藕断丝连,藕竟然无丝。这“无丝”好像是在向世人昭示包大人的“无私”!望着荷塘里的荷叶荷花,我不禁问道:“现在能看看这藕吗?”老者笑了笑,摇了摇头说:“无丝藕其实只是传说,表达人们对包拯的敬仰,也是对为官者秉公执法的殷切期盼罢了”。看到我失望的表情,老者又告诉笔者“无丝藕”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关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河里的藕雪白得和小孩手臂一样,生吃又甜又脆,而且藕断丝不连,是真正的无丝藕。那时包河、莲花塘一片都是稻田,河里的水也特别清,站在岸边可以看到游鱼。“用无丝藕做成的桂花糯米藕,香甜、清脆,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必备的消暑菜肴”。为再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包河荷花美景和无丝藕的传说。包河公园与合肥植物园联手从武汉植物园及南京中山植物园引进国内最优质的荷花品种,并从中选择少丝的藕进行试验,以培植新的包河“无丝藕”。目前试验初步成功,不少荷已长叶开花,我高兴地脱口而出:“有了荷花,这包河的无丝藕就不愁看不到啦!”老者也长舒了一口气:“无丝藕,不再是传说了啊。”其实我深知,藕是不可能无丝的,只是丝的多少而已!植物尚且不能绝对“无丝”,何况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呢,怎能要求人绝对“无私”?无丝藕并非无丝。业内专家尤传楷是上世纪60年代的农大毕业生,曾主管过含包河景区在内的环城公园建设与管理。他认为,很多百姓对包公都怀有崇仰之情,但无丝藕仅是一种美好的传说,也象征着包拯公正无私,引领万民致敬。是大家纪念包公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文化象征,而不是藕的品种。但少丝一点还是可能的,植物既然可以“少丝”,人也应该尽量做到“少私”一点吧?古今宦海几官廉,戴上乌纱揽大权。包养女人贪女色,贿收金礼爱金钱。落马的那些高官、贪官们,谁“少私”了?谁“无私”了?动辄贪污受贿几百万、几千万,上亿,这“私”也未免太多了点吧。
“池中不见无丝藕,湖上难寻铁面鱼。岂是包河今逊昔,清官此日有还无?”从包公祠出来,我登上了那高耸入云的清风阁。在感受着为民做下无数好事的封建官吏留在这里的点点陈迹的同时,也感受一代清官包拯的人格魅力,俯视包河秀丽的景色让我更陶醉不已。一泓青流弯弯曲曲毫无声息地静躺在这清风阁下,簇簇绿荫横列包河两岸,把河水沾染的青青翠翠,有雨丝打在静静的水面,溅起圈圈的涟漪。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点点的荷花摇曳,岸边的垂柳轻拂着清波,秀水粼粼。忽有鱼儿跃出,搅动着一河的秋水。真没有想到,在这现代的都市中,竟有这样一块清净之地。从这里眺望,直感觉人走进了诗画之中,也走进了历史的深处。流芳千古颂清廉,执法如山明镜悬。真乃:包河一绝无丝藕,铁面孝肃三铡抬。天下无私鬼都怕,惩恶扬善先河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