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生行善为乐。心中有一座幻景浑然一体的仙山,包裹在灵秀神奇梦幻之中。她不在西双版纳,亦不在拉萨,而在充满灵异魅力的普陀山。船驶出黄浦码头,便见波翻盈尺,海阔天空。时有零星岛屿飘浮海中相伴,海鸥船尾盘旋翻飞,送了一程,又交与另一拨海鸥接力相送。鸥鸟亦如此多情好客,别说普陀人了。忽然,同行者欢呼惊讶起来,有的合掌参拜,有的口中念念有词虔诚至极,有的闭目数念珠连连祷告,“看,普陀圣山快到了”!我异常激动,遥见远山像莲花,山峦起伏,逶迤卧在大海中。普陀山是东海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南北狭长,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遮雾绕。
久已向往的普陀山呈现眼前!当阳光照耀之际,她那翠绿色的山顶在灿烂的霓霞里蔚为“彩冠”。幻彩的白云下是鸥鸟翔集,一片深蓝,蓝得近乎黑色。气势浩瀚缤纷,景象润红万千。云雾飘缈中深藏有观音圣迹、善财童子参拜观音之遗迹,有观音开大智慧之僧人遗留的真情实录。罕世林木,珍禽奇兽,圣水灵洞,怪石瀑布,贝叶经……以其神奇、神圣、神秘,处处充满灵秀、梦幻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海上雾霭陡然降临,乳白色纱幕变成了绛色,如此的动人。我意力集中瞪大眼睛,搜索寻觅着穿灰白色长衫踏海而来的观音菩萨!
普陀山金沙绵亘,风光旖旎,四面环海,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有60余种百年以上的树木1200多株。除千年古樟外,还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珍稀濒危物种普陀鹅耳枥。岛四周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岩壑奇秀,银涛金沙环绕着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迷人画卷。仿佛观音就在云雾缭绕中!游船速度降下时,舷边却飘来一阵润湿的烟雾,袅袅白烟舒卷化为层层起伏烟波,烟波的跳跃化为朵朵的雪莲。正赶上午潮,见到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万朵莲花随风起伏,海中波涛,粼粼闪光。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这就是著名的莲花洋!我在这像轻纱、飘带、柳花、雪棉的波涛虚幻悟觉中,仿佛如同身在仙境朝拜,已体解到观音的法喜甘露。不是么,宝塔倒影中隐约看到大唐大中年间在此的印度僧人燔指,亲睹观世音为之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那被阳光照射的大小石头披金装,熠熠生光,灿然生辉,极赋灵气,是否就是当年印度梵僧遗留下的宝石乎?
游船靠码头,众缓缓朝善财洞而去。这是我多年梦寐以求的夙愿,行走在弯延石板路上,绕行于松林幽径之间。山上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形成山海兼胜、水天一色的独特景观。古径通幽,松涛佳韵,洋涌莲花,船影飞龙,依山凭险,层层叠建的另一番海天佛国之妙境!真是:“松荫冉冉闲飞鹤;船影斑斑暗上龙”。攀登不久,渐行平途,路尽林茂,便到一寺见山门木匾:“善财古洞”!我拾级入洞,压注心里的欢喜若狂,默默合掌,心仪已久的目的地终于到了!斗大的烫金佛字迎接我的到来,是入月门、乃大殿,为观音宝殿。默静礼让趣入,见净瓶观音及善财童子,妙相庄严,个个屏气静心,虔诚礼敬。当我起合掌礼拜时,心就像脚下激起的浪花澎湃不止!唤起久远记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富者语于贫者曰:‘吾欲之南海云云’……几年后,贫者从南海朝礼普陀山归来,富者不由大惊:‘吾欲制舟之南海尚且不得,汝何能之之?’贫者曰:‘吾一瓶一钵足矣!’”贫者是何等的智慧,何等的心胸,何等的气魄?仿佛这位西蜀贫僧仍站在这宝殿中与我并肩礼拜。他那盛装了瓶钵和经书衣物的竹编背架,就摆放侧在他的身旁!和我一道礼拜的还有一位贫僧昌圆。光绪元年出生的他,吃住洞中,与世隔绝,一拜几年,大开智慧,黑洞洞的心智豁然开朗,一字不识的他,公然迎刃讲解佛经,比著名的大法师讲得精彩、深入、贴切、通俗、实际。成为蜀中活佛、奇僧!旧中国军阀时代,以致精通五国文字语言,悠游于翰墨诗书画领域,考县长夺冠之乐山游氏才女拜在昌圆和尚座下削发为尼。给她取法名为隆莲!隆莲终是有缘佛门龙象,成为当代比丘尼。与我同礼拜的还有另一位西蜀贫僧释宽霖。他在民国年间来此礼拜数年,修身养性,除障开慧,目不识丁的他,不但能论禅讲经说法,还写得一手好隶书。
联曰:“在天在渊,莲座四时云似海;为霖为雨,杨枝一洒物皆春”。普陀乃观音道场,自唐梵僧燔指见观音以来,不但是海内外朝圣者朝礼的理想圣地,更是历代僧人向往终生必定朝礼之道场,已蔚然成风,美文佳话连连,有蜀僧还住下来精进行持。释宽霖后来任了成都文殊院方丈,四川佛协会长,他说:“一切佛法,无关语言文字、概念之类的东西,佛法从修证中获得!若从语言文字中去求觅,那就终归不是佛法。”我是前来的朝礼观音者,对龙角般的奇石、吐着龙舌般的善财洞——毕恭礼敬。善财童子因何善财?又因何来参拜观音?据《法华经•入法界品》载:福城长者,有子五百,其一名善财。因“生时种种珠宝自然涌出”而得名。又据《愣严经》载,善度城鞞瑟胝罗居士告诉善财童子:“南方有山,名普陀洛伽,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道。”善财果依其言,来此山中,依止菩萨,亲聆教义,获证自在。善财居住闻法之地,就是此地的善财洞。该洞灵异常现不可思议,以示佛法真实不虚。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从山上原始道教、到前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旧时香客中常有纵身跃下山崖,舍身离世,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于是定海县令缨燧在岸上建亭,并亲书《舍身戒》,立碑以禁舍身。唐咸通四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不幸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遂有“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4000余僧侣。“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史称“震旦第一佛国”。信众求拜,灵验屡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信徒礼膜参拜,一步一跪拾级而上,虔诚之至,令人感悟。届时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之声,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